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T-10托卡马克实验中,重离子束探针(HIBP)法被用于测量空间电势分布随送气量的变化。在中性粒子发生电离的区域观测到一个强电场。还发现了电势与气体流动力学和MHD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白人骥  赵杰 《核技术》2000,23(6):366-370
用氦离子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了InP(InGaAsP)/InP结构。结果发现,PABME外延层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和很快的光反应特征。用慢正电子湮没方法研究了这一外延层。测量结果说明这些特性与等离子体造成的缺陷及缺陷随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安全运行,探索和优化聚变实验的性能以及详细研究等离子体物理,聚变研究主要依靠等离子体诊断,近几年,等离子体诊断技术取得了许多进展,这不仅是新的革新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公认方法的改进和精心运用的结果。磁约束等离子体具有许多自由度,并受许多边界条件的影响,因此,了为完全表征聚变等离子体的特征,需要测量大量相应的等离子体参数,一些参数,如磁场、电流、温度和密度,有十分明显的要求。但有一些参数却更难捉  相似文献   

4.
K边多道X光连续谱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用于测量等离子体X光连续辐射谱的K边多道x光连续谱仪的原理、构造和标定问题。最后给出一些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中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及其热等离子体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几个方面总结介绍了固体废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与常规处理方法相比较,采用热等离子体特种废物处理技术其先进性和优越性得到进一步显现,成为特种废物处理领域最有发展前途,最引人关注的高科技处理技术之一。文章还简单介绍了作者在实验室热等离子体技术工作中的一些实验结果以及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引进、吸收、消化、发展国外等离子体炬和在研制等离子体炬新型电源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6.
边缘和芯部等离子体的同时控制对优化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性能是重要的。边缘等离子体密度、温度和空间电位等通常采用朗缪尔静电探针测量,而旋转速度可用马赫探针测量。好的加料技术对于获得高性能等离子体也很重要,在HL-1M装置上已开展了8发弹丸注入和分子束注入(MBI)加料实验,它能使等离子体产生中空的温度和电流密度分布,并容易获得高密度和良好的约束。本文主要介绍在低杂波电流驱动(LHCD)、多发弹丸注入和MBI三种典型放电中边缘等离子体参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静电堵漏会切装置中等离子体密度与磁场平方成正比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密度定标律是正确的。测得的最大平均密度为5.6×10~(11)cm~(-3),约束时间为3~5ms。用多栅分析器测量了电子和离子能谱。实验中发现存在两种离子温度,典型结果为80eV和140eV,阳极区的电位下降约-184V,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等离子体物理实验中,注入弹丸的大小和速度对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密度扰动等均有影响,测量弹丸的速度有助于研究弹丸注入等离子体的深度、弹丸的消融及其对等离子体的作用。8  相似文献   

9.
详细描述了HL-1M装置反磁磁通测量系统,介绍了各种杂散场的补偿方法和测试结果,以及1995和1996年有关改善能量约束实验的反磁测量结果。比较了相同放电条件下欧姆放电和此类放电的能量约束特性,发现此类放电能量约束时间明显增加,等离子体电流分布剖面发生明显变化,给出了L模能量约束时间随密度的定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HL-1装置主机在工程调试和等离子体放电中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文中详述了场形和变压器芯柱伏秒数的一些测量结果,并阐述了主机的工作状况和一些技术性能。目前该装置正在B_t=2.3T,I_p=135kA参数下进行。运行情况表明:HL-1装置主机有着较好的技术性能,基本上满足了物理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HL-1装置主机在工程调试和等离子体放电中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文中详述了场形和变压器芯柱伏秒数的一些测量结果,并阐述了主机的工作状况和一些技术性能。目前该装置正在B_t=2.3T,I_p=135kA参数下进行。运行情况表明:HL-1装置主机有着较好的技术性能,基本上满足了物理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锆与H2MBP生成萃取界面污物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TBP的降解产物磷酸一丁酯(H2MBP)与锆在30%TBP正十二烷/HNO3体系中产生界面污物的现象;进行了锆浓度,H2MBP浓度以及硝酸浓度对界面污物生成的影响,并对界面污物固体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一个静电堵漏会切型等离子体约束系统和实验方法,给出了电子注入、堵漏电极作用,等离子体约束性能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讨论。得到的等离子体参数为:密度n=2×10~(10)cm~(-3);寿命τ=2ms;电子温度Te=50eV;等离子体电位φ_p=-68V。证明了密度与磁场的定标关系,堵漏电极的作用是明显和有效的,主要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该装置将开展等离子体积累与加热、电势屏蔽、静电堵漏轴对称串级镜端塞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氢-钛等离子体喷枪的工作原理和电极结构.在假定迴路电阻可忽略,迴路电感远大于加速电极电感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分析了喷枪出口的等离子体速度和各种参量间的关系.叙述了测量速度的方法和一些实验结果.利用这种喷枪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粒子数为10~(17)数量级,速度为2.5—4×10~6厘米/秒.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一个静电堵漏会切型等离子体约束系统和实验方法,给出了电子注入、堵漏电极作用,等离子体约束性能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讨论。得到的等离子体参数为;密度n=2×10~(10)cm~(-3);寿命τ=2ms;电子温度T_o=50eV;等离子体电位φ_p=-68V。证明了密度与磁场的定标关系,堵漏电极的作用是明显和有效的,主要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该装置将开展等离子体积累与加热、电势屏蔽、静电堵漏轴对称串级镜端塞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吴晶  缪蔚冰  叶德富  林好学 《核技术》2000,23(11):792-795
报道20例次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99mTc-人免疫球蛋白(HIG)关节显像结果,其中16例与^99mTc-MDP显像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所有病人^99mTc-HIG显像均为异常,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即关节囊的放射性增高。它与临床的符合率明显高于^99mTc-MDP显像;每个病人临床总分与其显像总分之间呈显著性相关(P<0.01,r=0.93);临床累及且显像阳性的关节,其摄取放射性的多少与  相似文献   

17.
现在认为在高约束(H模)工况中存在于等离子体边缘的输运位垒对全域能量约束是重要的。最近,在几个偏滤器托卡马克中已对在电子和离子密度和/或温度中的位垒宽度和高度作了详细测量。评论了这些结果,重点是在平台高度和宽度的定标上。许多实验观测理想气球稳定性很好描述了极限平台压强梯度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极边缘是在‘第二稳定’工况。在几个实验中注意到在电子和离子的温度和密度中平台宽度△之间的判别。所报道的一些定标是JT-60U上的△Ti=3.3√ερi,pol和DⅢ-D上的△Pe/R∞βpol,ped^0.4。在许多实验中,△Te与等离子体电流无关。评论了充分发展的H模式平台的理论模拟。概述了最近对平台参数及其定标的若干预计,并将它们与实验相比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氢原子束探针的研制。该探针的特点是中性束的等效流强小,结构较简单,使用了特殊结构的探测器。文中给出了模拟等离子体中离子密度测量结果,数据表明,随着放电电压增大,离子密度增高,有外加磁场放电比无外加磁场放电时的密度大。实验数据由电压波形存贮器配上微处理机系统进行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氢原子束探针的研制。该探针的特点是中性束的等效流强小,结构较简单,使用了特殊结构的探测器。文中给出了模拟等离子体中离子密度测量结果,数据表明,随着放电电压增大,离子密度增高,有外加磁场放电比无外加磁场放电时的密度大。实验数据由电压波形存贮器配上微处理机系统进行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和验证TOKAMAK等离子体转动机理,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新经典及其推广的等离子体转动理论模型,编制出计算程序ROTATE CODE。采取新的抛物线分布函数双指数调节的参数拟合公式,结合HL-1M的实验测量数据,进行理论模拟计算和比较研究。在HL-1M常规运行参数下,计算结果直观地预言主离子与杂质离子的环向转动速度和极向转动速度的径向分布,在边缘区与Mach探针的实验测量结果合理地相符。这些工作为设计光谱测量仪器精度提供理论依据,对实验方案的制定和测量数据的分析有参考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