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去一单位办事,聊天中问及一名职工近期事故案例学习情况,该职工对每起事故发生的前后过程说得头头是道,记忆颇为深刻。但当笔者问其如何通过这些事故案例更好地预防事故和汲取教训时,他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很明显,这位职工在学习中,错把事故当故事,没有真正领悟出学习的真正内涵与本意。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目的是从思想上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让职工们明白事故发生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2.
煤矿发生事故,除了环境和设备诱发的原因外,更多的是人为事故,即责任事故.要克服人为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在对当前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一般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邱海涛 《采矿技术》2012,(4):57-59,79
对某露天矿山1992~2009年所有工伤人员进行调查与统计,分别从受伤人员工龄、原因、发生时间规律、不安全行为等对伤亡事故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矿山事故中轻伤人员所占比例大,工龄在15a以上的职工发生事故的概率最高,物体打击事故占总事故的很大比例,事故主要诱发因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提出在加强职工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增强职员的安全意识,从而降低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袁胜强 《当代矿工》2012,(10):37-37
安全事故,是任何一个单位都不愿意发生的,任何一个人也不愿意让自己成为事故的受害者。事故发生后,一系列的事故救援和事故原因调查等工作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结束,但工伤职工以及工伤职工家属的安抚工作,会在事故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事故单位相关领导的一项主要工作,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到工伤职工本人的康复治疗,还会影响到本单位其他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如何做好工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企业领导需要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和谐企业创建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2016,(9):237-239
为了深入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探求煤矿事故发生机理,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通过介绍PII分析法,研究了PII分析法在煤矿事故致因分析中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实际瓦斯事故案例,应用PII分析法从新的角度分析研究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原因,得出由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近年发生的68起瓦斯事故,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及工作重点和科研方向,从而减少和杜绝瓦斯事故,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和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金启 《当代矿工》2006,(4):24-24
有许许多多血的教训和重大安全事故告诉我们,一些安全隐患都是由于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不小心忽视了工作细节,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细节是决定安全生产成败的关键。大家知道,煤矿职工的作业地点在百米井下,职工的人身安全生产就是从一点点的小事做起的,如果不注意安全生产中的小细节,或者根本没有把小细节放在眼里,往往就是不注意的小细节中留下安全事故隐患,随时就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事故的当事人、责任者,在总结事故教训时,总是十分后悔地说“:这次事故,我要是事先…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事故调查显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安全行为能力的不足则是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根源因素,对煤矿职工安全行为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预防人因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将煤矿企业职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3个层次,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力的概念,对煤矿职工的安全行为能力进行了定义,并提出煤矿企业人因事故模型;通过分析职工安全行为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煤矿企业职工安全行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煤矿企业有效评价人的安全性,预防人因事故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1997年6月8日,枣庄矿业集团公司陶庄煤矿发生一起采煤工作面撤架冒顶伤亡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给死者家属带来了痛苦,而且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大大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影响了矿区的稳定。这起事故的发生也暴露了对现场生产安全管理不严、措施不力和职工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防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基于煤矿职工“三违”行为是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一重要原因,通过调查分析了煤矿职工出现“三违”行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治煤矿职工“三违”行为的具体对策,以期通过综合应用这些防治对策能进一步规范煤矿职工日常行为,更好的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1998年1~8月份,平煤集团公司共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周起。其中,发生在星期六、星期日的事故为26起,占发生事故数的32%,事故率明显高于其它生产日。1998年1月份,平煤集团公司共发生轻伤以上事故4起,仅星期六、星期日就占3起,占当月事故发生数的75%;8月份,平煤集团公司发生轻伤以上事故10起,星期六占5起,其中3起死亡事故全部发生在星期六。为何出现"星期六"现象?原因不外乎以下3点:一是领导放松管理,只注重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安全生产;二是职工存在着安全生产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的思想--双休日领导不检查,职工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2.
杨鹏斌 《煤》2014,(7):69-70
煤矿事故的发生90%以上是由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专家指出,每1 000次违章就导致1起事故。使职工的操作素质和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三违"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涛  吴红霞 《现代矿业》2013,29(7):43-46
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是一个灰色关联系统,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钢铁企业生产事故的关键因素。根据2008-2012年全国钢铁企业发生的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影响因素统计资料分析可知,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企业管理不严格,职工劳动纪律松弛;教育培训不够以及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监督管理不够等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关键因素的控制和管理,可以预防或减少钢铁企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科学,日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能调动企业的物质力量,而且是开发企业精神力量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煤炭行业频繁发生的事故,不仅使一些职工伤残甚至失去生命,而且给企业带来了重大损失,给职工家庭造成的精神创伤更是无法估量的。值得注意的是,煤炭企业管理者以及大部分职工都认为安全管理很重要,也不是企业没有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什么伤亡或非伤亡事故依然频繁发生?这些现象进一步说明,就物质抓物质,  相似文献   

15.
小心≠安全     
在分析安全事故时,我们常常会听到事故责任者十分惋惜地说:我十分小心,尽到责任了。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事故发生了呢?笔者认为,是事故责任者没有完全掌握本工种的操作技能和缺乏安全防护知识,也就是说“小心≠安全”。 生产实践中,有些职工常以“小心”从事来代替学习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科学作业程序。如安排一些同志学习安全常识,进行必要的素质提高,有人却满不  相似文献   

16.
摩擦撞击火花及其事故预防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钟千鑫关键词摩擦撞击火花,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1概述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给国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发生该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作现场瓦斯积聚和煤尘飞扬严重,其点火...  相似文献   

17.
根据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性质和特点,对安全意识薄弱人群的不安全行为及心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安全意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顶扳事故是煤矿井下"五大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如果一旦发生顶扳事故,立即启动《煤矿井下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能有效防止顶扳事故的扩大,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9.
煤矿发生事故,除了环境和设备诱发的原因外,更多的是人为事故。"安全积分"管理以正向激励为导向,变罚款为积分,引导职工自主保安、"我要安全",以对职工最少的罚款获得矿井最大的安全效益,全面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煤矿人因事故关系因素的动态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煤矿1983~2002年期间发生的293起轻伤以上事故统计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影响该矿井下事故发生的发展局势中的“人的素质”因素进行动态灰色关联分析,根据受伤群体的年龄、工龄、文化程度等3大因素中14个子因素分别对影响该矿井下事故发生的关联系数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事故引发或受害群体的各年龄及工龄段、各种文化程度的职工与事故发生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