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11):1733-1738
在Hypermesh中建立TY型自卸车车架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了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强度与刚度分析,并通过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对车架部件进行柔度灵敏度、模态灵敏度和质量灵敏度的计算,基于相对灵敏度分析的结果确定优化设计变量,在保证车架刚度和低阶模态频率的前提下,对车架结构进行轻量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车架的强度、刚度和低阶模态频率均有所提高,避免了应力集中现象,车架质量减少70 kg,验证了该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车底盘开发设计过程中副车架与摆臂前安装点动刚度偏低的问题,建立以副车架为主体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模态贡献量诊断方法研究了影响副车架动刚度的主要模态成分,并通过模态分析根据主要模态成分的应变能分布判断影响副车架动刚度的主要区域。通过优化这些区域的结构,最终实现了副车架动刚度的提高,从而达到了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某矿用三轴重型自卸车推杆频繁发生断裂的问题,基于4节点的SHELL63板壳单元和10节点的SOLID92三维实体单元,分别建立车架主体结构和推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分析自卸车在弯曲工况、弯扭组合工况和制动工况下推杆的静态强度和刚度及整车模态振型和模态频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以白噪声为基础仿真实际路面谱,完成车架结构的响应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得出的最大应力位置和推杆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异常断裂位置相吻合,找出了该车推杆裂纹过早出现的原因,提出了车架结构改进设计方案,使用效果表明改进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运煤敞车的结构简化、单元选取、边界及约束处理等建模技术进行阐述.应用ANSYS对运煤敞车空车和重车进行计算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该敞车空车和重车模态振型基本相同,但同振型的空车模态频率均比重车高.与试验模态相比,车体刚体振动的模态频率与试验结果误差相对较大,而弹性振动的模态频率较接近,这为车体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合理的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5.
车架是微型客车的主要部件.其动态特性及静刚度对整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某微型客车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自由模态计算和弯扭刚度分析.验证该车架是否满足设计及工程要求.并对车架结构的进一步设计开发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商用车振动系统中,对乘坐舒适性影响最大的是驾驶室悬置和前后主悬架。这两个参数对整车模态频率的分布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研究整车频率分布与两者的关系,本文在整车多体动力学振动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驾驶室隔振系统模型和悬上质量(驾驶室和车架)隔振系统模型,并且提出以振动能量分布来识别振型的方法,确定整车振动系统中各阶模态来源。最后提出频率继承率的概念,并以此评价识别出的对应模态间联系的密切程度。模态来源与频率继承率将为后续的优化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某农用三轮摩托车车架的梁单元模型进行了强度、刚度和模态分析。在此基础上,以车架在极限工况下的强度、刚度和质量为约束条件,以主要梁管的截面尺寸为设计变量,以车架的第1阶固有模态频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获得了最佳的结构截面尺寸参数,使车架在满足强度和刚度使用要求且不增加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第1阶固有频率,改善了农用三轮摩托车的振动特性,从而为其车架结构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机械强度》2017,(2):489-492
首先,建立对标车架有限元模型,对对标车架进行了模态、刚度性能仿真,并对对标车架进行了模态、刚度试验,验证了该车架有限元建模方法可用于新款车架的开发;针对新开发车架一阶扭转模态、弯曲刚度性能不满足要求,进行了车架优化设计,从增大梁截面与增加内部加强件两方面分别提出改进方案;应用普氏分析法,选用最佳优化方案,完成车架结构集成性能开发。  相似文献   

9.
辛勇  叶盛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7):2402-2407
以国产某SUV车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架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分析,并进行模态分析和模态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材料轻量化部件,并将这些部件的钢材料替换成铝合金,得到钢-铝混合轻量化车架。针对钢-铝混合轻量化车架刚度和模态性能的减弱问题,采用基于折中规划法的多目标形貌优化方法对部件进行优化改进,提高了车架的刚度和模态性能。设计结果表明,使用钢、铝材料结合多目标优化方法设计的钢-铝混合轻量化车架相比原钢质车架在保证一定的刚度和模态性能条件下,质量减轻了6.7kg。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验证轮毂驱动智能车车架的强度和刚度,采用CATIA软件建立车架三维模型,运用ANSYS软件建立以体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模态分析理论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车架在4种常见工况下的最大等效应力和应变,以及前十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样车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为进一步优化车架的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