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柿竹园多金属矿露天采剥和地下开采作业同时进行,存在诱发山体滑坡或崩塌问题。根据矿山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确定露天采剥境界为+648m,最终边坡角范围为40.65~46.62°,其中44.94°处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F值最低,为2.252。选取合适的岩体力学参数及各因素安全影响系数,运用极限平衡法对最终边坡角44.94°处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Slide软件计算分析,得到不同剖面的安全系数计算值和边坡稳定性Slide分析云图,最终得出在考虑了露天爆破振动、地下开采、地震、地下水和塌陷区矿岩等因素的情况下,+648m采剥露天边坡角44.94°是稳定的,不会发生滑坡灾害。通过与现场数据进行比较,证明数理分析得出的露天采剥境界及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是合理的,对于类似矿山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及现场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棒锤山露天铁矿为例,应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软件的分析计算方法,分别就应力应变,X和Y方向的位移,以及安全系数对采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定量化分析结果,为今后的边坡灾害防护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下采空区等原因的影响,近北庄铁矿露天采场边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开裂等失稳现象。采用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元法,结合露天边坡的实际情况,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安全系数低于边坡安全储备系数,有滑坡的可能。通过削坡减载处理,使边坡安全系数高于边坡安全储备系数1.10,确保采场安全生产,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MIDAS三维数值仿真分析程序对某深凹露天铜矿边坡进行了三维模拟,并对该矿现状和终了时刻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边坡在三维状态下的最大剪应力分布、安全系数、潜在破坏形态以及危险区域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边坡三维状态下开采现状和开采终了时刻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35和1.40,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分析结果与矿山实际相符,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可为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露天采场边坡安全隐患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某露天矿山边坡为例,对高陡露采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合理的治理方案,同时为该露采矿山的安全稳定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其它相同类型矿山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贵定石灰石矿露天采场西帮边坡构成要素、滑坡统计及原因分析,系统介绍边坡稳定性研究的成果及评价,并指出了维护边坡安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结合露天矿山转地下开采边坡工程实例,基于强度折减法,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出开挖前和每次开挖后边坡的位移、滑动面和安全系数,分析该边坡在地下开采的情况下的稳定性。该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长山壕露天金矿西坑扩界的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SRM二维强度折减版建立边坡模型,分析边坡在无节理、自然状态以及加固情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系数,得出节理为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固时延伸锚杆长度直至贯穿潜在滑移面,以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露天矿山排土场边坡的力学特性,对比分析了排土场边坡与采场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概述了排土场与采场边坡的生产现状。针对当前稳定性分析和监测技术以及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为基础,边坡内外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边坡失稳判据和复杂因素作用下边坡失稳的灾害演变规律的思路,以完善边坡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应用FLAC-2D分别对研山铁矿露天采场东帮含水状态的边坡与采用防渗墙处理之后的边坡,就稳定性开展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防渗墙进行处理之后的边坡稳定性有所改善,对矿山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大型露天采场滑坡,对层状结构岩体边坡滑坡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矿山资源需求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增长,露天矿山的开采量呈上升趋势,为保障矿山稳定性,提高爆破开挖安全性,应对爆破所产生的振动效应展开分析研究。露天矿山受锚边坡受到爆破振动效应易产生滑坡等问题,阻碍矿山开挖进程,对开挖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极大提升经济成本,因此,基于矿山边坡稳定性展开受锚边坡锚固长度优化展开研究对边坡加固具有较强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矿山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一步围绕矿山受锚边坡展开研究分析,了解在爆破施工振动效应在受锚边坡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结合传播模型展开锚固长度优化分析,依托于某露天矿山工程实例展开计算核验。  相似文献   

13.
露天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对于采矿安全非常重要,为深入研究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4种关键因素(水平地震加速度、最终边坡角、内聚力、内摩擦角)下的边坡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内聚力、内摩擦角、水平地震加速度、最终边坡角;两种方法在不同水平地震加速度条件下算得的边坡安全系数差距较大,另外3种因素下算得的安全系数相近,这与两种计算方法的假设条件以及计算原理有较大关系,同时与重力加速度的取值精度以及模型形状的复杂性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最大限度地回收境界外矿石,对露天边坡上的残留矿体采用平硐追脉开采,开采完成后形成了残采边坡,破坏了边坡岩体结构.使边坡岩体内应力重新分布,影响了边坡的稳定性。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大型数值模拟分析软件,通过建立石人沟矿追脉开采露天高边坡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残采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平硐追脉开采对石人沟矿露天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残采边坡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某露天矿山东帮边坡稳定性较差,已有12个区域出现大面积滑坡或垮塌,导致东帮边坡部分平台不连通,给矿山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基于此,以边坡安全系数控制值为边坡稳定评判标准,采用极限平衡法、Geo-Slope软件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分析边坡整体与局部的稳定性,并对不稳定区域进行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东帮边坡整体滑坡的概率较低,但局部稳定性较差,需采取防护措施;边坡结构参数经优化后,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为最大限度地回收境界外矿石,对露天边坡上的残留矿体采用平硐追脉开采,开采完成后形成了残采边坡,破坏了边坡岩体结构,使边坡岩体内应力重新分布,影响了边坡的稳定性.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大型数值模拟分析软件,通过建立石人沟矿追脉开采露天高边坡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残采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平硐追脉开采对石人沟矿露天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残采边坡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露天转地下开采后,在进行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过程中,过渡采场的稳定对维护露天边坡的稳定至关重要。采用FLAC~(3D)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过程中的采场地压显现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崩落法采场底部结构中的应力较开采前增大了2 MPa;充填法二步骤开采矿柱时,采空区两侧及顶板应力突增2 MPa。采用钻孔应力计等仪器对310#矿房回采过程中采场的稳定性进行了为期56d的现场监测,监测期间采场应力变化幅度较小(3.0~4.2 MPa),监测区域平均收敛速率仅为0.086~0.20mm/d,采场整体较稳定,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终了边坡稳定性是露天矿山日常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所以在矿山开采设计阶段需对设计终了边坡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本文运用GeoStudio岩土工程系列软件,以某水泥原料露天矿山为例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对终了边坡参数选取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大冶铁矿东露天转地下开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圈定了地下开采时容易发生位移的区段,分析了首采段开挖对露天边坡的稳定性影响,为工程现场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充填采矿优化设计中充填体力学参数中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开展了地表岩移可靠性分析和采场稳定性评价。首先,基于某铁矿山超大采场阶段嗣后充填3种回采模式的优化设计方案,设计了充填强度正交实验,运用FLAC3D软件对矿山充填回采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岩移计算;其次,应用有限元正交设计算法,分别得出该矿各中段地表岩移的失效概率、可靠度指标和安全系数,开展了不同优化设计的采场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矿体自下向上3个回采阶段可靠度依次降低,其中-250m中段地表发生剧烈沉降和变形;3个回采方案中,点柱式回采方案采场安全性最好,能满足岩移控制要求,适于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