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矿井毛煤赋存条件的变化及入洗原煤硫分逐年增高的现状,分析了金鸡岩洗选厂近年来外销商品煤硫分偏高的原因,提出了通过合理配采、优化入洗配比、增设压滤机等降低硫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太原选煤厂入洗原煤来自不同煤矿、不同煤层,其可选性不同.为满足不同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该厂利用现有的煤炭资源,兼顾可选性、灰分、硫分指标和回收率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将入洗原煤以不同配比进行方案的可选性试验,由可选性曲线比较得出配比入洗最佳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21,40(5):199-201
为了分析肖家洼煤矿选煤厂末煤入洗率与产品结构、经济效益的相关性,根据原煤煤质资料、洗选工艺、产品质量、商品煤价格等信息,建立了产品数质量模型、经济效益模型。通过经济效益模型可以分析出选煤厂末煤入洗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作为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和洗选生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东露天煤矿9号煤层筛分浮沉试验报告基础上,对各粒度级、密度级硫分组成进行分析,并结合选煤厂洗选工艺,利用产品结构优化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硫分测算,在以满足市场需求前提下,结合当前售价和硫分优惠政策,分析了所生产商品煤的洗选成本和收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选煤厂配煤系统存在的原煤配比值稳定性差、难以满足配煤现场生产需求、对人工经验依赖性较强等问题,设计了基于RBF神经网络智能预测配比模型。在分析原煤智能配比模型及原则的基础上,给出配煤优化方案,对选煤厂180组配煤典型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并完成自学习与预测。对采用原煤智能配比模型的精煤灰分、精煤硫分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原煤智能配比模型能够将精煤的灰分、硫分控制在目标值的设定范围内,振荡较小,能够满足选煤厂配煤实际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斜沟煤矿选煤厂入洗原煤煤质、产品定位、洗选工艺的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对可实施的三种洗选方案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1)保证洗混煤发热量20.934 kJ/g的情况下,尽量多洗选灰分11%气精煤;2)将末原煤中的气精煤全部洗选出来,精煤灰分11%,在保证洗混煤可顺利装车的情况下,煤泥尽量多掺入洗混煤中;3)单洗选洗混煤一种产品,保证洗混煤低位发热量20.934kJ/g。得出生产灰分为11%的气精煤,同时生产低位发热量为20.934 kJ/g的洗混煤,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李家壕选煤厂的生产概况,指出其存在精煤回收率偏低、混末煤与煤泥的灰分及水分偏高等问题,从块煤和末煤洗选的可行性论证以探究末煤洗选工艺方案的确立,即对原选煤工艺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工艺改造方案,并与原洗选工艺进行经济技术对比。李家壕选煤厂全部入洗该矿原煤,选煤厂设计能力为6.00 Mt/a,主要处理不黏煤和长焰煤,通过比较确定优化的选煤工艺为:200mm~6mm重介浅槽分选,-6mm粉煤不分选,煤泥压滤回收。即建议降低重介浅槽入料分选下限至6mm以提高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8.
安太堡露天矿商品煤生产计划优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原煤与商品煤在洗选回收率、煤质方面的回归关系;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系统目标,将原煤数量、商品煤煤质、洗选工艺能力、回收率作为约束条件,利用线性规划实现了商品煤生产结构和效益的优化模型。可以按商品煤质量要求计算不同煤种的加工方式,实现煤质均衡控制和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阳泉一矿选煤厂商品煤硫分偏高,尤其是末原煤长期得不到有效洗选的问题,对现有工艺提出优化方案——将跳汰系统改为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系统,实现末原煤全部入选,并在末原煤入选前增加破碎环节,将入料上限控制在6 mm左右。预计优化方案实施后,末精煤硫分可以控制在1. 65%以下,每年可产出末精煤1. 50~2. 00 Mt,由此产生的利润在1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随矿井采深增加、原煤煤质变差,选煤厂跳汰洗选工艺面临的产品品质控制压力不断增加。为了提升选煤厂生产效益,根据矿井生产的原煤煤质情况,从经济性、选煤厂洗选工艺以及9、10、12号煤层煤质等方面出发,对配煤入洗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对不同的配煤方案进行比选,得出矿井12号煤与10号煤层按照7∶3方式进行配煤,并对选煤厂采用的跳汰工艺进行简单改造后,不仅可以满足跳汰工艺生产需要,且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煤泥水药剂添加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金鸡岩洗选厂入洗原煤煤质变化较大、灰分和硫分超标等问题,通过对药剂(聚丙烯酰胺)的优化选型、加药系统的技术改进及加药制度的调整,实现了闭路循环清水洗煤和药剂成本降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杜凤涛 《现代矿业》2020,36(5):251-252
阳煤寺家庄选煤厂为适应阳煤集团商品煤产量达550万t/a的发展需要,寺家庄选煤厂优化了生产工艺,通过对原煤准备、主洗、煤泥水系统、压滤、浓缩和产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具体表现为增加设备和提升设备功率,使选煤厂生产能力从设计的6.0 Mt/a扩能达到洗选产品煤量54266万t/a,基本满足了产品煤产量要求,提高了商品煤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官地矿选煤厂在原煤洗选过程中由于煤质变化导致的末精煤灰分高和浮选尾矿跑粗等问题,提出多段式逐步分级的分选工艺。通过采用分级筛对溢流中夹带的粗颗粒进行回收,改变脱泥筛安装角度,增加脱泥筛喷水面积,有效保证了官地矿选煤厂的原煤洗选效率和脱泥效果,同时提高精煤的精度,降低灰分。  相似文献   

14.
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煤炭部所属选煤厂入洗原煤灰分的提高(从1970年的26.9%提高到1980年的35.3%),主要是由于煤层顶底板矸石混入量增加的结果。最终不仅降低了商品煤产量,而且降低了商品煤的质量。十年来,商品煤产率降低了10.4%,灰分从12.9%提高到15.4%;精煤产率降低了8.1%,灰分从9.3%提高到10.3%。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动力煤全粒级洗选产生大量难于处理和利用的低发热量煤泥难题,以宁东矿区选煤厂的金凤、红柳、双马分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动力煤全粒级洗选工艺的煤泥水处理系统现状,提出了煤泥减量化生产技术。原煤通过弛张筛干法深度筛分,脱除6 mm粒级粉煤后再洗选,对于宁东矿区的三个选煤分厂,煤泥量下降33~70个百分点,洗末煤发热量提高438.57 k J/kg。煤泥减量化生产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但可以降低选煤厂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商品煤的发热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同时也为其他动力煤选煤厂全粒级洗选工艺的完善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薄春丽  王大卫 《中国矿业》2021,30(10):141-147
针对选煤厂在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原煤破碎机破碎能力不足、大块手选皮带溢煤停机、岗位工人数量不足、劳动强度较大、洗选设备磨损严重等一系列制约生产的问题,同忻选煤厂研究并实施了大块原煤预排矸工艺技术改造。在大块原煤预排矸工艺中,200~50mm粒级大块原煤进入重介浅槽分选机进行分选,50.0~1.0mm粒级末煤采用两段重介两产品旋流器主再选,1.00~0.25mm粒级粗煤泥采用TSS煤泥分选机进行分选,0.25~0mm粒级细煤泥采用加压过滤机和板框压滤机联合脱水回收。结果表明:块末分级入洗新工艺提升了选煤厂的生产能力,提高了洗选设备的开机率,降低了煤泥水系统的运行压力,同时降低了捡矸岗位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商品煤质量,提高了分选效率,并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贺建明 《山西焦煤科技》2012,36(9):27-29,44
针对煤炭高效洗选加工过程中遇到的资源保护性开发及矿井原煤实际无法分运、分储的问题,以沙曲选煤厂入洗4#、5#煤为例,通过原煤的煤质分析,结合选煤厂现有生产条件,提出不同原煤"仓上混装、仓下配洗"的方案,现场实施后不仅精煤灰分稳定,而且精煤产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其他选煤厂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优化产品结构稳定煤炭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层高低硫分最优化配采,达到降低原煤硫分,调节煤炭灰分和发热量,实行自动配煤装车,满足用户对商品煤质量的需求。既可保证煤炭质量,又合理利用了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9.
四台选煤厂由于原煤煤质变差、矸石差率增大、煤泥含量增高等原因,导致选煤厂洗选工艺、洗选设备不能适应煤质变化,原煤洗选能力不足,极大制约了选煤厂的生产。四台选煤厂通过扩能技术改造、优化工艺、更新及新增设备,提高了洗选能力,适应了原煤质量变化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李成琼 《煤炭技术》2007,26(1):87-89
为了适应新集一矿原煤煤质、煤量的变化和市场对商品煤的要求,煤电一厂在原有洗选工艺的基础上,增设块煤动筛分选环节;从而减轻了手选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商品煤回收率,增加了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