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4,(4)
给32只美利奴育肥羔羊饲喂大麦秸秆和浓缩料,并分别添加棕榈油(CTRL组)、亚麻籽(+LS组)和单独的槲皮素(+QCT组)或混有亚麻籽的槲皮素(LS+QCT组),来评估其对肉品质的影响。屠宰后,用背最长肌胸段来研究脂肪酸含量,在冷藏条件下将背最长肌切片来测定脂质的稳定性。亚麻籽增加了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20:5n-3;22:5n-3;22:6n-3)的含量,但与槲皮素一起使用时共轭亚油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此外,添加槲皮素可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添加亚麻籽可以降低肉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表明,在饲喂亚麻籽日粮时,添加槲皮素无论是从营养上还是从商业上(保质期)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0)
研究旨在为人类生产高营养价值的猪肉,包括脂肪酸(主要通过喂食鱼油获得长链n-3脂肪酸)和硒。选择母猪48头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畜产品和植物饲料中添加牛油、植物饲料中添加豆油或与亚麻籽油(CLA,硒、维生素E和维生素C)混合添加、植物饲料中添加牛油、植物饲料中添加鱼油。屠宰前饲粮添加鱼油饲喂49或28 d。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饲粮处理对生长性能、胴体和肉质特性没有显著影响。饲粮中添加鱼油时,皮下脂肪中具有高水平的EPA、DPA、DHA(高达3.74%)。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蔗糖和葵花油对奶山羊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脂肪酸(FA)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萨能山羊1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基础日粮不添加油脂和蔗糖(CON组)、基础日粮中只添加葵花籽油(SO组,含量为3.7%DM)、基础日粮只添加蔗糖(SU组,含量为5.2%DM)和基础日粮同时添加葵花籽油和蔗糖(SO+SU组,含量分别为3.7%和5.2%DM)。蔗糖和葵花油代替了日粮中的大麦。分别在试验第18、36、54天检测牛奶产量和组成,第18、54天对瘤胃发酵参数和乳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采食量、牛奶脂肪、蛋白质和乳糖含量没有受到影响。与CON组相比,SU组的产奶量显著升高(P<0.05),而SU和SO组4%乳脂率校正奶产量极显著增高(P<0.01),乳糖率也远超过对照组(P<0.1)。试验显示,CON组瘤胃乙酸极显著增高(P<0.01);与CON组相比,SU组和SO+SU组戊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SU组和SO+SU组瘤胃p H趋于下降(P<0.05),而SU组具有最高的瘤胃丙酸浓度(P<0.01)。饮食对瘤胃丁酸、异戊酸和氨态氮浓度没有影响。与CON和SO+SU相比较,SU组的乙酸与丙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SO组没有变化。与CON和SU组相比较,饲喂葵花籽油极显著增加了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P<0.01)。与对照组相比,大部分脂肪酸不受饮食中蔗糖的影响。与CON或SU组相比,SO组和SO+SU组乳脂中总反式脂肪酸-C18的比例、总CLA和C18系列含量有所增加。说明用蔗糖代替大麦粒可以提高奶山羊产奶量,并改变瘤胃发酵模式。此外,蔗糖并没有改变瘤胃脂肪酸生物氢化路径,奶山羊饲喂不饱和脂肪和糖的组合时,并没有改变乳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
试验选取羔羊32只,并饲喂含有棕榈油(对照组;棕榈油32 g·kg-1TMR)、全亚麻籽(+FS;亚麻籽85 g·kg-1TMR)和单独或混合添加槲皮素(+QCT,添加棕榈油34 g·kg-1和槲皮素2 g·kg-1TMR;+FS+QCT,添加亚麻籽85 g·kg-1和槲皮素2 g·kg-1TMR)的全混合日粮(TMR)。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对羊肉脂质过氧物无显著影响。槲皮素组的鲜肉冷藏7 d后,其氧类固醇显著降低(P<0.05),但熟肉曝光储藏后对其挥发性脂类衍生物无显著影响(P>0.05)。感官评价表明,亚麻籽对肉的香味有不利影响,这可能与脂肪酸组成发生变化有关,槲皮素可能会降低羊肉的嫩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试验旨在评估日粮补充挤压亚麻籽、毛蕊花糖苷和维生素E对Lacaune母羊产奶量和奶品质参数的影响。选取母羊44只,从分娩后第40±2天开始试验,试验期为98 d,将试验动物均分为4组,每组11只羊。对照组不添加挤压亚麻籽和任何膳食补充剂,另外3个试验组在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挤压亚麻籽(L组)、挤压亚麻籽-毛蕊花糖苷(LVB组)、挤压亚麻籽-毛蕊花糖苷-维生素E(LVBE组)。所有动物分别饲喂等能量的饲粮。700 g浓缩饲料和自由采食草地干草;同时对母羊体重、体况、产奶量和奶质量参数进行测定。LVB组、LVBE组添加毛蕊花糖苷显著提高了产奶量(P<0.05)。L组、LVB组和LVBE组添加挤压亚麻籽提高了乳脂水平,并提高了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降低了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同时还降低了n-6/n-3值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指数,形成了更好的脂肪酸组成。LVB和LVBE组奶品质的提高可能是由于添加毛蕊花糖苷降低了胆固醇水平,提高了维生素A、E含量,同时降低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水平,增加了抗氧化性。因此,从化学和营养角度分析,添加挤出亚麻籽和毛蕊花糖苷均能提高奶产量和乳品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8)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全脂菜籽或菜籽油对牛奶产量和牛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3组产奶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3的拉丁方阵。对照组(CTL)日粮干物质中添加醚提取物2.3%,两个试验组日粮干物质中添加醚提取物4.2%,分别添加脂肪含量相同的全脂菜籽粉碎物(RC)和含DM2.2%的菜籽油(RO)。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组的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牛奶产量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的乳脂和乳蛋白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饱和脂肪酸(FA)含量极显著降低,乳脂中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其中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时,牛奶中体内合成的FA含量降低,直接利用的FA含量增加。与饲喂RO组相比,RC组牛奶中乳脂饱和度较低,结果表明,碎油菜籽对瘤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
试验通过检测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肉品质和消化道发育情况、回肠CP消化率,探究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粗蛋白质(CP)需求量的影响。试验选取720只1日龄肉鸡。设置2×2方阵设计,包括按照标准CP水平设置的对照组(CP 100),在标准基础上降低2%CP含量的试验组(CP 98);不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及添加枯草芽孢杆菌0.2 g·kg~(-1)组(0.8×10~9cfu·g~(-1),将肉鸡随机分配到各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肉鸡。育雏料、生长期饲料和育肥期饲料均按照标准制定,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然而,随着日粮中CP水平下降,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肉鸡胴体品质(P<0.05)。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然而,随着日粮中CP含量下降,肉的保水力显著下降(P<0.05);空肠隐窝显著变深(P<0.05),回肠CP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改善空肠形态,减缓日粮中CP含量减少的不利影响。因此,益生菌的使用可改变胃肠道形态特征,提高CP的回肠消化率,提高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亚麻籽对奶牛乳品质及乳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胎次及泌乳天数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9头,采取自身对照,试验前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间饲喂基础日粮加膨化亚麻籽3%,连续饲喂15 d,记录产奶量,并分别于试验前后测定乳成分及乳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与试验前相比,日粮中添加膨化亚麻籽对产奶量以及乳蛋白、乳脂、乳糖、SNF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乳汁中MUFA、PUFA和n-3 PUFA的含量(P<0.05)。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8)
亚麻产品可以增加牛奶和血浆中抗氧化物浓度,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造成的氧化损伤。试验旨在探讨亚麻粕对注入葵花籽油(SO)奶牛抗氧化状态的影响,即奶牛皱胃中增加了ω-6脂肪酸(FA)时,饲喂亚麻粕对奶牛的影响。8头瘤胃造瘘管的泌乳荷斯坦奶牛被分配到一个双4×4拉丁方,包括2×2因子。CO组为正常饲喂奶牛,无亚麻粕和SO;FM组为饲料中添加亚麻粕137 g·kg~(-1);CO+SO组在饲喂正常饲料情况下,静脉滴注SO 250 g·d~(-1);FM+SO组在饲料中添加亚麻粕137 g·kg~(-1)基础上,静脉滴注SO 250 g·d~(-1)。日粮干物质摄入量和产奶量相近。饲料中添加亚麻粕可提高乳脂率,增加血浆中饱和脂肪酸浓度,且有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的趋势。饲料中添加亚麻粕或滴注SO对血浆抗氧化性指数无显著影响。滴注SO可提高抗氧化能力和二烯烃生成速率,降低血浆中共轭二烯烃生成。饲料中添加亚麻粕可减少瘤胃中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但牛奶和血浆中的TBARS产量不受影响。SO对瘤胃内容物、牛奶和血浆中TBARS生成物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亚麻粕且绕过瘤胃滴注ω-6 FA 250 g·d~(-1),对奶牛和牛奶的脂质过氧化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7)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单独添加或综合添加过瘤胃(RP)蛋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及可代谢蛋白(MP)对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6组,试验期9周。奶牛随机分配到6个试验组中,2周作为1个变量周期:MPA组,根据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2001)标准,在饲料中添加调节MP到243 g·d-1;MPD组,不添加MP,MP含量低于标准量54 g·d-1;MPDM组,在MPD组的基础上加入RP蛋氨酸;MPDL组,在MPD组的基础上加入RP赖氨酸;MPDH组,在MPD组的基础上加入组氨酸;MPDMLH组,在MPD组的基础上加入RP蛋氨酸、RP赖氨酸和RP组氨酸。试验结果表明,与MPA组对比,MPD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产奶量、乳成分(乳脂肪、乳蛋白和乳糖)及能量校正的牛乳(ECM)、ECM饲料利用效率、牛奶和血浆中的N均降低。在MPD基础上补充RP赖氨酸可使乳蛋白率、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增加,且牛奶中N元素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补充RP组氨酸可使DMI、牛奶浓缩蛋白增加,且乳脂肪、乳蛋白和ECM显著增加;补充3种RP氨基酸时,增加了乳蛋白率,使DMI和乳脂率有增加趋势,也提高了乳脂肪、乳蛋白含量和ECM及ECM饲料利用效率。与MPA相比,MPD组牛奶中N的含量有降低趋势,且血浆中必需氨基酸(除赖氨酸和蛋氨酸)浓度均降低。补充RP赖氨酸、RP蛋氨酸和RP组氨酸提高了血浆中蛋氨酸(除MPDM组)、赖氨酸和组氨酸浓度。饲喂MPD的奶牛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血浆生长素含量高于MPA组。MPD组牛奶中总饱和脂肪酸浓度有高于MPA和MPDMLH组的趋势。MPD组的多元不饱和脂肪、牛奶中奇链与支链脂肪酸含量与MPA组相比,有降低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饲料中缺乏MP的奶牛,在饲料中添加组氨酸和添加3种RP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均有提高牛奶产量和牛奶组分含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8)
为研究亚麻籽(FSM)对豁眼鹅生产性能、蛋品质、孵化率和蛋黄及其子代腿肌中脂肪酸的影响,进行35d的试验。将288只雌性豁眼鹅(28周龄)随机分为4组,在饲粮中分别添加FSM0(对照)、50、100和150g·kg-1体重,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与对照组相比,含有FSM组的产蛋总数(线性,P=0.04)、饲料效率(线性,P=0.04)线性增加,FSM组蛋黄中棕榈酸(线性,P=0.02)和饱和脂肪酸(线性,P=0.05)含量线性降低,但C18:3n-3(线性,P=0.04)、C22:6n-3(二次,P=0.05)、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线性,P=0.01)、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线性,P=0.01)随FSM含量增加而增加。花生四烯酸浓度(P=0.05)和n-6/n-3(P<0.05)随FSM含量增加线性降低。在35d试验结束后,将各组连续6d产的种蛋进行收集孵化。含有FSM组的1日龄肉鹅腿肌中C16:0(P=0.03)和总饱和脂肪酸(P=0.04)线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FSM组的C18:3n-3含量增加(线性,P=0.01),而C20:4n-6含量下降(线性,P=0.01)。随FSM含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度呈线性增加(P=0.04和0.01),n-6/n-3线性降低(P=0.02)。因此,在饲粮中添加FSM 150 g·kg-1可以提高产蛋性能,且对繁殖性能无影响。此外,饲喂FSM可以增加蛋黄中在n-3脂肪酸的浓度,且在后代中的沉积与添加量有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8)
枯草芽孢杆菌是消化道内一种短期微生物,对动物不致病,能形成孢子耐冷热环境。作为动物饲料益生菌,可提高饲料消化率和动物免疫力。试验探讨了枯草芽孢杆菌孢子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两项试验中,哺乳期奶牛均在饲料槽中饲喂,每天喂1次料。试验1中,18头荷斯坦奶牛在泌乳后期(产奶246±75 d)饲喂枯草芽孢杆菌C-3102(菌落形成3.0×109·d~(-1)孢子)或安慰剂,共39 d,在此过程中,有10 d的空白期,28 d进行饲喂后进行评估。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饲料摄入量无显著变化(18.3 kg·d~(-1),P=0.91),产奶量无显著变化(25.3 kg·d~(-1),P=0.66),乳中固体物浓度和含量、总消化道养分消化率和反刍活动均无显著变化。试验2选取20头奶牛(产奶161±72 d),牛奶体细胞数(725 000个·mL~(-1)),试验为期16周,随着时间推移,随机分组设计的相关变量重复进行调整适应。枯草芽孢杆菌显著增加了产奶量(25.3和23.6 kg·d~(-1),P=0.02),显著增加乳蛋白质含量(0.816和0.763 kg·d~(-1),P=0.01),乳中总固体物含量增加(2.718和2.566 kg·d~(-1),P=0.05),牛奶总能量显著增加(60.7和56.5 MJ·d~(-1),P=0.02),牛奶尿素氮含量有降低趋势(19.3和20.8 mg·dL~(-1),P=0.06)。牛奶中体细胞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哺乳期奶牛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孢子作为益生菌,饲喂16周对饲料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3)
试验旨在探索日粮中添加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产奶量的影响,并与添加重组牛生长激素(rbsT)的奶牛产奶量进行比较。选择8头高产泌乳后期的荷斯坦奶牛(平均泌乳天数为255±26.4 d),随机分配到4组,设计4×4拉丁方阵,试验期21 d(7 d适应期,14 d采样期)。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单次静脉注射组(rbs T组)、饲喂缬氨酸40 g·d~(-1)组(V40组)和饲喂缬氨酸80 g·d~(-1)组(V80组)。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酒糟113.4 g·d~(-1)DM。CON组、rbs T组、V40组和V80组的干物质摄入量分别为21.3、22.0、22.8和21.5 kg·d~(-1),组间差异较小,V40组干物质摄入量高于V80组。牛奶产量分别为22.0、26.1、25.2和24.9 kg·d~(-1),3.5%标准乳量分别为22.1、25.4、24.4和24.3 kg·d~(-1),能量标准乳量分别为22.7、26.1、25.1和24.9 kg·d~(-1),rbs T组、V40组及V80组与CON组相比,各项均增长且幅度相近。乳脂率分别为3.51%、3.36%、3.32%和3.38%。CON组含量高于V40组,其他两组含量适中且相近。乳蛋白率分别为3.20%、3.12%、3.15%和3.13%,CON组含量高于rsb T组、V40组,V80组含量适中。瘤胃丁酸含量分别为1.19、1.24、1.44和1.74 mol·100 mol~(-1),V40组和V80组含量高于CON组和rsb T组,且V80组含量高于V40组。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分别为1.781.99、1.55和1.45 ng·m L~(-1),rsb T组浓度高于V40组和V80组,CON组适中。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浓度分别为60.4、106.1、65.9和58.3 ng·m L~(-1),rsb T组浓度高于其他各组。研究结果表明,与饲喂重组牛生长激素相比,饲喂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产奶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1)
试验旨在探讨石榴籽油和亚麻油,尤其是共轭亚油酸(CLA)、共轭亚麻酸(CLNA)和油酸(VA),对山羊泌乳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养分消化率和乳脂肪酸(FA)含量的影响。24头泌乳中期马哈拜斯山羊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ON组),在干物质(DM)基础上,试验1组饲粮中添加石榴籽油25 g·kg-1(PSO组),试验2组饲粮中添加亚麻油25 g·kg-1(LSO组)。各组山羊的采食量、产奶量和4%脂肪校正后的产奶量相近。PSO组和LSO组山羊的乳脂含量显著增加(P<0.01),脂蛋白比极显著增加(P<0.0001),而乳蛋白质、乳糖和非脂肪固体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添加植物油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无显著影响(P>0.05)。与CON组相比,PSO组和LSO组中乳脂肪中VA比例极显著增加(P<0.001),C18:1极显著增加(反-9+反-10,P<0.01)。PSO组中,顺式-9、反式-11CLA(瘤胃酸)浓度极显著增加(P<0.0001)。与CON组和LSO组比较,PSO组乳脂肪中顺式-9、反式-11、顺式-13和C183CLn A(石榴油酸)极显著增加(P<0.0001)。饲料中添加油时,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浓度显著增加(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浓度极显著增加(P<0.0001),n-3 PUFA浓度极显著增加(P<0.0001),n-6/n-3 PUFA比例极显著降低(P<0.0001)。试验结果表明,PSO组和LSO组山羊的乳脂肪含量增加,奶中CLA和VA含量增加,且能降低n-6/n-3 PUFA比例,减少对采食量、产奶量和养分消化率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2)
试验旨在探究石榴、银杏、甘草3种中草药的组合(NPGL)和发酵中草药(FPGL)0.4%添加到饲料中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饲料中添加NPGL或FPGL可降低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和背标厚,提高生产性能。FPGL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更高。随着水分的增加,NPGL和FPGL均可降低背最长肌(LDM)的脂肪含量,且NPGL组中胆固醇含量较低。饲料中添加NPGL和FPGL均可增加LDM中n-3脂肪酸含量,降低n-6/n-3。两组均显著减少新鲜猪肉和储存2、3周猪肉中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NPGL和FPGL可提高n-3脂肪酸水平,减少脂肪和TBARS,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
试验挑选40头羔羊,随机分为4组,日粮中添加油亚麻籽和向日葵油,及不同水平的淀粉,中剂量组淀粉含量约为35%,高剂量组淀粉含量约为50%;淀粉的瘤胃降解率中降解率组约为70%和高降解率组约为80%。检测不同饲料对羊羔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中脂肪酸(FA)组成的影响,重点评估了瘤胃中降解产物,5周后进行屠宰。各组间动物性能和胴体品质无显著差异。与中降解率组对比,高降解率组中肉的剪切力显著降低(P=0.04),而肉中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与高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t10-C181含量。t11-C181 FA含量(占总FA 0.7%)、c9,t11-C182 FA含量(<0.3%)仍保持较低水平,C183 n-3仍保持较高含量(1.74%),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烘干石榴籽浆(PSP)的添加水平对幼龄山羊的肉品质、肌内和皮下脂肪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将32只马哈巴德山羊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组:对照组和PSP5、PSP10、PSP15 3个试验组,对照组不添加PSP,3个试验组PSP添加量分别为50、100、150 g·kg-1DM。在84 d的饲养结束后进行屠宰,分别取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样品。试验数据表明,随着PSP添加量的增加,背最长肌脂肪含量呈线性增加(P=0.01),剪切力、滴水损失、需氧细菌总数和肌肉脂质过氧化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饲料中PSP含量的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01);n-6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增加(P<0.01);n-3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增加(P<0.001);而n-6/n-3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料中PSP含量的增加,皮下和肌内脂肪中反型异油酸(P<0.01)、共轭亚油酸(P<0.001)和石榴酸(P<0.001)的浓度极显著增加,且呈线性相关。因此,PSP在幼龄山羊饲料中的添加量达到150 g·kg-1DM时能提高肉品质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2)
为确定过瘤胃鱼油补充剂对产后奶牛的生产和再生产变量的影响,试验选取荷斯坦奶牛46头,分为两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添加剂n-3[n-3;过瘤胃鱼油;1%的干物质摄入量(DMI);n=23]或n-6(对照组,烘烤黄豆,1.8%DMI;n=23),试验期为两个连续的哺乳期。在产犊到产犊后2个月期间的日粮中添加补充剂来评估其对卵泡生长和发育成熟的影响,排卵发生在受精日。试验对体重(BW)、牛奶产量(MY)和成分、干物质摄取量(DMI)、能量平衡(EB)、皮下脂肪厚度、血浆脂肪酸组成、游离脂肪酸(NEFA)、葡萄糖和尿素浓度、卵泡活性、胚胎死亡率和生育率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BW、MY、DMI、血浆游离脂肪酸、葡萄糖和尿素不受饮食的影响。n-3添加组大卵泡(直径≥10 mm)数量有增加趋势(P=0.06),并且在受精后21 d,不育或早期胚胎死亡率降低,n-3组的13.5%与n-6组38.8%比较(P=0.09),在受精后35 d或90 d对受孕率没有影响。表明卵巢变量与生产和代谢参数没有关联,尤其是n-3 PUFA的补充。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DHA或EPA是否能提高哺乳期奶牛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8)
研究高浓缩甘蔗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大豆油(SBO)对奶牛的牛奶质量和代谢反应的影响。试验选取8头泌乳中期(体重574±19.1 kg,产奶122±6.9 d),平均产奶量22.5±1.22 kg·d~(-1),随机分配到4×4拉丁方阵中。试验为期21 d,包括前14 d适应期,15~21 d采样期。根据SBO占干物质(DM)的比例不同,分为空白组(0%)、低剂量组(1.57%)、中剂量组(4.43%)和高剂量组(7.34%)。随着SBO的添加,干物质摄入量呈二次方趋势降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干物质摄入量最低。牛奶和能量校正乳产量均受SBO添加的影响,但中剂量组轻微减少,而高剂量组大幅下降。乳脂浓度呈线性下降,空白组含量为3.78%,而高剂量组为3.50%。高剂量组瘤胃中潜在的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从55.7%下降至35.2%,瘤胃中的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部分消化率速度呈直线下降到1.39%·h~(-1),而空白组为3.13%·h~(-1)。从高剂量组可知,瘤胃中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受影响较大,为2.25%·h~(-1)。空白组和高剂量组瘤胃pH从6.42升到6.67,氨氮从28.1下降到21.4 mg·dL~(-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下降,血清葡萄糖、脂肪酸和β-羟丁酸不受SBO影响。然而,随着SBO的添加,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肪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线性增加。SBO添加量从4.43%到7.34%过程中,干物质采食量、能量校正乳产量、纤维消化率和瘤胃发酵程度均下降,因此在奶牛饲料中添加SBO 1.57%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9)
试验旨在研究3个月每天等摩尔饲喂有机硒和无机硒对瘤胃内容物脂肪酸组成、瘤胃细菌和原生动物的影响。12只羊饲喂含有干草1 380 g·只-1DM和大麦450 g·只-1DM的基础日粮,基础日粮中含硒0.16 mg·kg-1DM。将羊随机分成3组,包括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无机硒0.4 mg·kg-1DM(Na2SeO3,ISe)、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有机硒0.4mg·kg-1DM(酵母硒,OSE)。测定瘤胃内容物(TRC)中脂肪酸(FA)含量、细菌数(BF)和纤毛原虫数(PF)。OSe组的TRC中C18:2cis-9,trans-11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α-亚麻酸浓度(C18:3 N 3;LNA)极显著增加(P<0.01)。ISe组BF中肉豆蔻酸(C14:0;P<0.05)、棕榈酸(P<0.01)和中链脂肪酸(P<0.01)含量下降,长链脂肪酸(P<0.05)、硬脂酸(C18:0,P<0.01)、花生酸(C20:0,P<0.001)和山嵛酸(C22:0,P<0.01)含量升高。OSe组BF的辛酸(C8:0,P<0.001)、二十碳四烯酸(C20:4 n6,P<0.01)、二十碳三烯酸(C20:3 n3,P<0.01)浓度增加。ISe组PF的十二碳六烯酸(C22:6 n3)和tricosylic酸(C23:0,P<0.05)含量下降。添加OSe可以增加LNA的含量(P<0.01),降低棕榈油酸的含量(C16:1,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OSe可以通过瘤胃微生物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特别是瘤胃纤毛虫,使多不饱和脂肪酸氢化成更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