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邓琦  龚平 《标准科学》2014,(12):42-44
本文在简单介绍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的基础上,从宣传推广、品牌培育和挖掘以及监管保护等7个方面,提出了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标准体系建设、技术创新、绿色品牌效益等方面总结了广东省罗定市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分析了罗定市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找准品牌定位、培养品牌意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与提高电子商务化水平等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品牌已经成为市场取胜的关键。品牌是否具有特色和信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地理标志由于涉及了品牌建设的地域特色,并与商品的质量、信誉等要素密切相关,因此借力地理标志,是打造特色品牌的重要手段,对于具有广阔地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加快推进地理标志的建设与保护,无论对于建设特色品牌,还是树立品牌的信誉,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昂  文武 《中国标准化》2023,(5):150-153
地理标志产品是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标准化是地理标志长期发展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地理标志产品新农寒富苹果品牌建设与标准化的现状,分析了品牌建设与标准化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标准体系、培养品牌意识、完善产业链等建议,以期助力新农寒富苹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特性和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是创建和打造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的重要载体,可有效带动区域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目前,江西经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登记、批准或注册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有114个,总体存在发展规模偏小、知名度不高、登记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要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创新地理标志农产品管理机制、提升江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形象,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讲述农产品故事、传承农耕文明、传播农业文化功能,擦亮赣产地理标志农产品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6.
质监在线     
《质量探索》2008,(4):8-9
地理标志是指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它的出现,源于消费者对特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和生产者对特色产品生产地域的保护需求,是推动土特产走向世界市场的重要工具。眼下正是春茶上市之时,这里我们向读者介绍我省获得地理标志的几个名茶。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赣南茶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公告之日起实施保护。这是赣州市第8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公告明确,赣南茶油产地范围为赣州市行政管辖区域,所辖区域内赣南茶油的生产者,可向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请。同时,还公布了赣南茶油品种、立地条件、栽培管理、采收与处理、加工、质量特色等六方面质量技术要求。据悉,推动赣南茶油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国家质检总局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法对地理茶叶品牌标志案例设计研究,解析其设计手法与设计要素。地理茶叶品牌标志在提升茶企知名度、影响力等市场推进方面,承载着最深入心灵的文化认同感及最直观的品牌区分度;地理茶叶品牌标志设计应与茶企文化宗旨相符合,体现企业的内在文化精神,并在字体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挖掘方面注重文化传承性。  相似文献   

9.
《世界标准信息》2006,(12):93-93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这些特色商品的特殊品质与其产地的水、土、气候等地理环境有紧密联系。地理标志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欧洲,很多国际公约都接受这个概念。中国加入TRIPS协议后,根据协定的相关原则修改了商标法,并将“地理标志”纳入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10.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针对具有地理标志保护的名优特产品所采取的一项特殊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其质量、声誉等特性本质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批后以地理名称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既表明了产品的地域特色和良好质量,又代表了产地的良好信誉,它不仅为经营者带来巨大的商机,还为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开拓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陈竹萌 《包装工程》2023,44(2):372-379, 395
目的 加快当前国内大循环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推动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方法 基于经典区域品牌理论,建立品牌驱动型区域传统产业振兴分析框架,以日本今治毛巾为例,从定义品牌核心价值、产业内部整合改造、品牌形象管理与传播三个方面,系统地梳理分析了日本今治地区传统毛巾制造业,通过品牌建设实现产业复兴的内在机制。结果 以多中心品牌治理、双向品牌驱动、多层次品牌推广为内核的品牌战略实施经验。结论 品牌战略对推动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通过确立品牌价值,促进品牌推广与传播,更重要的是为加强产业内部整合、提升产业品质标准、促进产业协同提供了有效治理手段,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品牌效益,切实推进区域传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独特的地理气候及人文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市17个区市县的4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行调研,涵盖了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牧产品、水产品、加工食品、调味品、酒类、茶叶、手工艺品等多个品类,归纳总结了这些地标产品的品质特征、产业规模、品牌宣传及监督管理等现状和不足,旨在为地标产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切入点,为依托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包括: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它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质量探索》2011,(5):49-49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地理、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结晶,是优良品质的代表。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今天,地理标志已经成为一种独特资产。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质量竞争面不是数量竞争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于浙江省加快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促进特色优质品牌产业化发展和特色产品走向世界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升浙江省特色产品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调研发现,目前浙江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方面存在着管理制度混乱、重申报轻管理、片面追求利益、违法使用地理标志以及保护标志及市场监管不力等问题,为此,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的核心要素是其质量要求。本文将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要求区分为质量安全要求与质量特性要求,并探讨完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的核心构成要素。推进地理标志产品更高质量的国内发展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指标,从而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应严格界定地域保护范围、特色品质指标等质量特性相关要求,避免地理标志产品质量与产地的关联性要求弱化,解决地理标志淡化为产品通用名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标准化在支撑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发挥着基础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全地理标志标准化体系,夯实地理标志保护和管理基础。本文通过欧美地理标志标准化的对比分析,结合国内标准化改革要求,提出强化地理标志标准化的政府与市场协同共治模式,建议由市场主体主导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制定,政府强化质量监督,同时加快推进地理标志立法,强化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的法律责任配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针对西藏自治区潜在地理标志资源开展调查,收集特色品质、特殊工艺、人文历史渊源、产地自然环境、产地地理范围、产业状况等基础数据资料,分析评估其特色质量、产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关联性、知名度等,构建了西藏自治区地理标志资源信息库,提出优先申报产品清单,为西藏自治区科学合理的挖掘和保护地理标志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湘山酒是我国小曲米香型白酒的代表,是典型的地理标志产品。本文从湘山酒的名称、知名度、生产加工工艺、水、原料、酒曲等自然因素,分析了湘山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关键要素,还分析了湘山酒的品质特色及与其他米香型酒的差异。并从原料的农药残留、酿造用水的水质、湘山酒地理标志事实上的独家使用方面分析了湘山酒产业发展问题,提出制定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湘山酒》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加强对大米原料的质量控制,推行"企业+基地"的产业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扶持集团企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标准信息》2010,(9):91-91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在农业等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方面,全省积极推进了公司、基地、标准化与农户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并重点扶持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生产大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截至目前该省共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0个,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6户。一大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产品已经开始占领国内市场甚至走出国门,其中22个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4个产品使用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