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燕山大学《中国建筑史》课程为主的建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从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效果展示、教学历程探索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在十年的教学探索与摸索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中国建筑史》为理论框架、《中国传统建筑》为文化背景与模拟实践平台、《古建筑认识实习》为实践认知的教学体系。通过对2005-2014级的学生反馈,对"点、线、面、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
<正>国内统一刊号CN32-1791/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632面向教育现实,提升理论素养,解决实际问题"时"(现实)、"事"(叙事)、"史"(历史)、"论"(理论)相结合学术性、思想性、指导性、实用性并重2013年征订工作已经开始《教育研究与评论》(综合版)为双月刊,16开,128页,内加彩色插页。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价90.00元。《教育研究与评论》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问世的《建筑师的大学》是继《建筑师的童年》(2014)、《建筑师的自白》(2016)之后的"建筑师三部曲"的第三部。历来,治史有三种路径:"以史带论"、"以论带史"和"从人看史"。"建筑师三部曲"属于第三种方式。这种方式长期以来多被中外建筑史学界同仁所忽视,特别是为建筑史学者忽视更为突出。正如2013年出版的巨著《世界建筑历史人物名录——从  相似文献   

4.
<正>《工程勘察》(月刊)刊号:CN11-2025/TU邮发代号:2-832单价:23元全年价:276元《工程勘察》杂志创刊于1973年8月,由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和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共同主办,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内容涵盖四大专业: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和工程物探。创刊40余年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工程实践"的办刊宗旨,面向工程勘察实践,面向广大科研、设计、教学、工程等技术人员,以刊登技术交流方面的文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8):55-56
<正>阿尔都塞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保卫马克思》(论文集)中的文章都发表并集结成册于1961-1965年间(《关于唯物辩证法(论起源的不平等)》这篇论文写于1963年)。本文就胡塞尔针对学界流行的"颠倒论"——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之关系,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阿尔都塞的论证过程并未做到对马克思辩证法的"保卫"。阿尔都塞关于这一思想的讨论,主要集中于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
<正>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推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组委会决定于2014年10月举办以"学科教学与学科教学论"为主题的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改进教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读"教材的能力进行一些反思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
<正>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推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组委会决定于2014年10月举办以"学科教学与学科教学论"为主题的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自即日起,论坛开始征文活动,征文有关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9.
创·宅     
《新建筑》2019,(Z1)
正以时间概念理解当下青年居住,兼顾模块化可移动的居住单元,划分为临时居住、短期居住、长期居住三种居住形式。应对当下居住问题,提出居住环境自主设计的居住概念,并结合物联网打造一种适用于当下青年群体的理想住宅模式。基于当下类里坊性的居住版块(街道分割居住版块,居住版块块状分布且独立封闭),提出最小化的生活必须空间,即生活核心版块(不采用集合性功能版块组织生活核心空间,酒店式的核心版块体验,独立盥洗空间)。提出匹配必须  相似文献   

10.
《土工基础》杂志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以从事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的科研、设计、勘测、施工等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为对象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土工基础》杂志既刊登工程实录与工程技术,也刊登理论分析、学术动态和新课题介绍的文章。期刊设置的栏目有:工程实录、专题论谈、测试技术与综述、译文、简讯、专业随笔等。还将增加一些新版块,并刊登一些交叉学科方面的文章,使之能面对本专业更多的作者和读者。《土工基础》国内1年每套订刊费为60元;港澳台订刊费为每年每套100元港币;海外定价:每年每套42美元。(均含邮费)《土工基础》杂志订阅方式有2种:1、订书款通过邮局寄往:湖北省武汉市小洪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土工基础》编辑部收(邮编:430071)2、银行汇款至: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帐号:42001237053050000260(注:此为新账号,原账号将停用)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武汉市科学院支行用途请注明:订《土工基础》杂志3、联系电话:027-87199152,027-87199602同时《土工基础》编辑部欢迎您投稿Email:tgjc@whrsm.ac.cn;稿件请寄:湖北省武汉市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
<正>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推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组委会决定于2014年10月举办以"学科教学与学科教学论"为主题的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自即日起,论坛开始征文活动,征文有关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4)
王文彦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与潘新和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同为语文课程教学论课程的必读书目。虽然都是语文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但编者的侧重点、关注点不同,论述的方式也不同,对于某些问题的实践操作的想法和结论也不一样。本文主要从两本书对于"阅读教学内容"的阐述上作比较,谈一谈笔者对这个问题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3)
如何处理好自主性游戏中的"自主"和"规则"的关系,是当前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难题。文章结合大班开展自主游戏的实践反思,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游戏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观察记录和案例描述分析的方法,尝试从三个方面反思并总结出在大班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6)
<正>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各学科需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为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展示小学三年级科学课《身边的材料》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以共同探讨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一、课堂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意图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先采用"情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0):2035-2041
成无己生于北宋卒于金,考证其生卒年代;金宋正式签约宋将淮河以北地区割让金国聊摄沦为金国领地;成无己被绑架到金首府临潢行医随身携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方论》;成无己充满爱国情怀宁死不将所著三书进呈金朝刊行;全文录入《注解伤寒论》魏公衡序、王纬序、王鼎后序及《伤寒明理论》严器之序,此四序对考证成无己事迹及其著作非常重要;儒生王鼎亲至临潢面见成无己求书未果,终于在1172年将《注解伤寒论》在大宋故土首先刊行(刊行时间不是严器之写序的1144年);南宋张孝忠据金刻本《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方论》于开禧元年(1205年)刊行《成无己全书》;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建安市庆有书堂翻刻张孝忠本;元大德八年(1304年)孝永堂据金刻本翻刻《注解伤寒论》;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以金刻本为底本翻刻保留金刻本某些文字特征(如"杏仁"金刻本作"杏人");明刻本以熊宗立本、汪济川本、吴勉学本、赵开美本为代表,赵开美本有增字增句;日本天保六年(1835年)本不是覆刻元本而是覆刻明本;本文制定《注解伤寒论版本流传一览表》。本文是成无己事迹及其版本流传简史。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2):1761-1763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确立了一种系统的中医病因学说——七情理论。陈无择研究中医经典,以《黄帝内经》的"五志""九气"为理论来源;虚怀若谷,存异求同,将喜、怒、忧、思、悲、恐、惊全部纳入七情理论当中,归纳和推演出致病特点;并且在宋代明理学的影响下,将儒学和佛教的"七情"二字引入中医学,顺应历史文化,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中医七情理论。文献引用:庞铁良.论陈无择七情理论的由来[J].中医学报,2015,30(12):1761-1763.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46)
反思性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论,也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本文以教学反思理论为依据,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三个方面的教学行为阐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更好地利用教学反思来指导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22)
该文从"生态式"艺术教育观的理论与方法出发,将"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引入小学美术教育,并联系配套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探究如何制定"生态式"的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培养具备美术核心素养的开放型人才,以形成体现和谐、自然、开放、创造性并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4)
<正>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推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组委会决定于2014年10月举办以"学科教学与学科教学论"为主题的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自即日起,论坛开始征文活动,征文有关事项如下。一、征文对象:全国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各高等师范院校师生,教育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各省、地(市)、县级教研机构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9)
<正>隐喻,转喻研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修辞学》中对隐喻进行了阐释。历史上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比较论"还是昆体良的"替代论"。隐喻研究始终归属于传统修辞学领域。直到1980年,认知语言学之父Lakoff与Johnson在《我们外衣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转喻理论框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认知思维方式。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两个核心理论,且都被认定为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