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解决大型礼花弹和纯响弹不能运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大型礼花弹的新包装形式。该包装通过一定厚度的蜂窝纸板隔离箱内的礼花弹,增大了箱内礼花弹间的距离,减少了箱内烟火药密度。通过联合国系列6试验的验证,表明该包装形式能阻断礼花弹爆炸后产生的冲击载荷的传播,可将大型礼花弹的危险级别由1.1G降为1.3G,且新型包装的安全性能(抗跌落和抗冲击)明显改善,性价比优于目前其他的礼花弹改善包装形式。  相似文献   

2.
礼花弹运输危险性定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我国出口礼花弹的运输危险性定级与国际接轨,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试验与标准手册》系列6的3类试验,对不同尺寸规格的礼花弹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包装下的礼花弹运输危险级别与联合国默认表基本一致;改善包装形式后,8寸、10寸、12寸礼花弹的运输危险级别均由1.1G降低为1.3G。  相似文献   

3.
一种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弹目交会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  李燕华  李洛  郭海超  张彦梅  温玉全 《兵工学报》2015,36(11):2073-2079
针对某旋转式火箭弹定向战斗部定向探测与起爆控制系统,分析了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由激光束螺旋角计算弹体转速的方法,建立了弹体转速数学模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及相互间的迭代解耦算法,并编写Fortran程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交会算法可以计算得到弹体转速、弹目相对运动速度、目标脱靶量、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最佳起爆方位角等参量,且误差分析显示探测方位角误差满足定向战斗部的方位探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导弹弹体在侵彻硬目标时的受力机制不清楚、炸点深度无解析解的情况下,炸点深度控制为一大难题的现状,提出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把弹体侵彻硬目标过程中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并作为控制电路的电源和起爆引信的能量,从而实现炸点深度控制功能的方法。文中分析了控制电路中能量的确定原则,以及弹体侵彻硬目标时导弹起爆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应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定了炸点深度控制电路的参数范围。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控制电路工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最佳起爆延时和起爆方位是实现可变形战斗部高效毁伤威力的前提.文中在弹体坐标系下,建立任意空间弹目交会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目标相对速度的偏航角和俯仰角范围;在此范围以及给定的脱靶距离内,分析可变形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和起爆方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俯仰角、偏航角的取值范围影响引战配合效率;弹目距离和弹目相对速度对最佳起爆延时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小口径枪弹包装托轮传输线同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一种组合式枪弹自动包装生产线满足多种系列枪弹包装需求,通过采用电子凸轮技术,应用 TwinCAT软件对托轮线送弹程序进行编程,实现了弹体在下弹、传送过程中的实时同步;并可柔性调节弹体装盒数量,适应不同弹种不同装盒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的固体导弹分离火工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第二代分离火工系统。它由钝感电起爆器引爆非电火工装置,进而引爆末端的爆炸螺栓和推力终止起爆器,从而完成了导弹弹体与再入体的分离。由于该系统将弹体上的无污染爆炸螺栓与固体发动机上推力终止起爆器组成了一个分离火工系统,所以使分离达到了高度地协调一致。经地面及飞行试验证明,该系统工作可靠,分离平稳,姿态扰动小。  相似文献   

8.
带泡沫缓冲的导弹跌落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防止在运输、维护、使用过程中导弹因发生跌落而受到损坏,在导弹周围使用泡沫对其进行保护,对里面装有泡沫和导弹的包装箱跌落冲击地面的过程进行仿真,查看导弹发动机受到的加速度和弹体上的应力是否安全,为导弹跌落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节约它的试验成本。分析了导弹的结构组成及常用缓冲包装材料的优缺点。将导弹用聚氨酯泡沫进行包裹,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显式非线性动态仿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跌落过程中,聚氨酯泡沫对导弹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使用泡沫来保护导弹,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起爆装置勤务处理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的具有双环境力安保机构的非电起爆装置,进行了保险机构受力分析及计算,并完成12m跌落试验、离心试验及实弹射击试验。结果表明该非电起爆装置具有良好的勤务处理能力,运输、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炸药跌落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晨  陈朗  鲁峰  黄毅民  何乐 《含能材料》2012,20(6):748-753
炸药跌落中可能出现起爆、点火和破碎三种响应,对炸药响应状态计算分析,能够为炸药安全性分析和评价提供依据,为炸药的安全防护提供指导.本研究建立了炸药spigot跌落试验的计算模型,分别对高感度的JO-9159炸药和低感度的PBXC(0)3炸药的跌落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采用点火增长反应速率方程描述炸药起爆过程,采用炸药热力耦合和自热反应模型计算炸药点火温度,网格分离方法描述炸药破碎.计算得到了与试验结果相符的炸药反应临界跌落速度阈值范围,并给出了炸药内部温度变化和变形破碎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水下爆炸对鱼雷、水雷等水下目标的破坏机理开展了一次水下爆炸试验,采用长2.2m、直径0.53 m的圆柱壳结构作为目标,采用1 kg标准TNT球形装药作为爆源在水平距离5.5m处爆炸,测量了圆柱壳正面、背面和侧面的压力场,得到了冲击波时程曲线,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正面和侧面由于反射波的影响均会发生截断效应,背面由于前驱波影响前段上升缓慢,当冲击波到达时迅速上升,之后以指数形式衰减,圆柱壳结构正面的冲击波冲量最大,侧面次之,背面最小,对于结构侧面的破坏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聚能战斗部的水下作用特性,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元方法耦合算法,模拟了聚能战斗部对双层圆柱壳结构的毁伤过程。分析金属射流的形成和射流速度衰减规律,研究高速金属射流、强冲击波与气泡载荷联合作用下对双层圆柱壳结构的毁伤模式和毁伤特性,并进行了海上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表明:水中聚能战斗部对双层圆柱壳结构的破坏载荷主要有金属射流、冲击波载荷及气泡载荷3种,金属射流穿透力强,造成结构的局部小尺寸破口;冲击波载荷及气泡载荷作用面积大,引起结构的大面积破口及塑性凹陷。  相似文献   

13.
脉冲载荷下柱壳结构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束及化爆对柱壳模拟结构进行脉冲加载,通过试验研究结构响应规律及结构破坏阈值,对壳体结构响应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根据电子束及化爆加载实验结果,重点分析了不同结构的破坏阈值;提出了提高柱壳壳体抗脉冲载荷能力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冲击波压力是评估炸药爆炸效应的重要参数,冲击波压力的特征与装药形式和起爆方式密切相关.介绍了带壳装药热爆炸模式下的装药周围空气中的冲击波超压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并结合爆室结构,对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带壳装药爆炸时,由于电动效应及爆炸产物和壳体之间的摩擦,会产生电磁辐射,且电磁辐射信号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与裸露炸药爆炸时...  相似文献   

15.
对称刻槽预控破片战斗部壳体爆炸过程质量损失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对称刻槽预控破片战斗部壳体爆炸过程质量损失率,在分析轴向刻槽与周向刻槽引起的壳体断裂迹线走向问题基础上,获得了壳体爆炸质量损失来源,提出了壳体爆炸质量损失率计算模型。对典型战斗部壳体爆炸质量损失率进行理论计算,设计了两种模拟战斗部,进行了水井静爆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壳体在爆炸过程中,壳体上沿轴向方向刻槽会促使壳体在刻槽根部延伸出两条对称的断裂迹线,壳体上沿周向方向刻槽会促使壳体在刻槽根部仅延伸出一条断裂 迹线;壳体上沿轴向刻槽是壳体产生爆炸质量损失的原因,刻槽深度越大,壳体爆炸质量损失率越小;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小于8%.  相似文献   

16.
以爆炸过程使金属圆柱壳体结构内层分离时所需炸药量最小为目标,其某些尺寸为设计变量,外层结构上最大值为约束,对圆柱壳体结构进行优化.利用有限元显式程序模拟圆柱壳体的高度非线性爆炸行为.采用中心对称试验方法选取样本点,运用响应面法建立优化模型.利用Matlab中QUADPROG优化模块得到该响应面的最优解.上述优化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圆柱壳体结构最优的一组几何尺寸得到为止.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应用于在侧向爆炸冲击作用分离的圆柱壳体结构优化问题上是可行的,具有提高计算效率、缩短设计周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邹甲海  郝文波  傅勇  金卫平 《火工品》2003,(1):15-16,54
为查找造成电点火具炸壳的原因,研究了电点火具用点火药的药量,粒度。结果表明点火药药量越大,粒度越小,易出现炸壳现象,应控制药量为4.60-4.65g,粒度为A063和A036筛间物。采用该措施后未出现炸壳现象。  相似文献   

18.
水声干扰子弹威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壳体厚度和材料对水声干扰子弹威力的影响,在Cole水下爆炸冲击波经验公式的基础上,利用AUTODYN仿真程序对水声干扰子弹水下爆炸进行模拟,分析了子弹壳体厚度和材料对水下爆炸声压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水下爆炸声压级随着壳体厚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壳体材料的屈服应力越大,水下爆炸声压级越高。仿真结果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数值计算与水下爆炸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小型圆柱壳的塑性响应。通过引入金属材料的Johnson-Cook(J-C)强度模型,应用国际通用软件ABAQUS的声固耦合算法分析计算了小型圆柱壳在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爆室内爆炸流场演化与壳体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心装药爆炸后爆炸冲击波的产生、传播和壳体的动力响应的全过程,针对内爆炸载荷的特点,运用三维有限元编码与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爆室内冲击波流场的演化及壳体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爆炸加载容器的动力响应主要取决于首次压力脉冲;壳体的最大应变由近爆点向远爆点方向逐渐降低。研究结果为同类型爆室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