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堤防隐患探测是堤防工程除险加固的一个重要依据。以滏阳新河堤防隐患探测为例,根据土质、含水量、堤段电阻率不同的电测原理,以客观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图表的形式,排查堤防隐患。根据各种因素确定隐患性质,分析其基本成因,为堤防除险加固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掌握堤防状况,为堤防加固和防汛抢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覆盖式高密度电阻率探测系统MIR-1C/MIS,对千里堤文安段堤防隐患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千里堤文安堤段隐患探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具有探测速度快、精度高等  相似文献   

3.
为检验黄河堤防隐患探测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在荷兰堤防隐患探测工作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在荷兰进行了堤防隐患探测试验与技术交流活动.结果表明,黄河堤防隐患探测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应用于荷兰堤防隐患探测是有效的,并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正总结我国堤防工程常见隐患,对目前用于堤防无损检测主要方法,如地质雷达探测法、弹性波法、高密度电法等无损检测技术做了重点研究,为后续典型堤段相关隐患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选定马汉河堤防段、长江堤防南京六合区堤防段、长江堤防南京栖霞区金陵电厂堤段、长江堤防南京雨花区江心洲堤段、长江堤防南京浦口区团结圩堤段、南京石臼湖西大圩堤防段、南京天生桥河堤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堤防隐患探测过程中存在的测线布置工作效率低、二维图像解译结果无法有效表达隐患或异常等问题,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堤段三维模型及堤防周边的三维地形模型,并建设了堤防隐患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研发了一套堤防隐患探测分析系统,并开发了地球物理多方法与平台的数据接口、数据库存储及物探成果四维可视化表达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实现地球物理野外工作路线和观测系统的快速布置和设计;该模型和数据库可实现堤防时移探测成果的四维可视化表达、动态分析及管理。研究成果可供从事堤防隐患治理的管理人员及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堤防隐患探测是保障堤防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现有隐患物探方法种类多,各有优势和适用性,难以全面解决各种隐患探测问题。为了提高物探结果解译准确性,基于堤防隐患的导电性、介电特性等地球物理参数,总结当前常用的隐患物探方法及其适用性。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建立堤防土体电阻率、介电常数与含水率、密实度的相关关系。结合长江堤防工程实例,分析堤防隐患的物探方法选择、工作测线布置、地质解译及探测效果对比,证明综合物探法通过对堤防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探测,能提高隐患探测精度,达到准确、高效、经济的目的。研究成果可为堤防隐患探测的准确解译提供试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堤防工程健康诊断就是采取工程探测、检测或监测等手段获取堤防系统或单位堤段的基础诊断资料,通过构建堤防工程健康诊断指标体系,对堤防工程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包括专项诊断和综合诊断2个方面.从堤防病害及拟定堤防安全监测、检测和探测项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堤防工程健康综合诊断的指标,堤防工程健康状况可划分为健康、亚健康、病变、危情4级.  相似文献   

8.
毕拥军  贾敬立  郑建志 《人民黄河》2002,24(9):10-10,12
黄河下游两岸大堤多是在明、清老堤的基础上加高培厚形成的,隐患多、内在质量差。过去由于靠河次数少,偎水时间短,加之隐患探测不全面和探测技术条件限制,所以问题暴露不够充分。刘计堤段截渗墙施工失败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为正确认识黄河下游堤防隐患,加大堤防加固力度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9.
赵相业  陈敏  吕进  王林宗 《江苏水利》2014,(5):33-36,38
介绍了应用探地雷达法技术,对南京秦淮河与秦淮新河堤段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通过隐患无损探测基本查明河道堤防的现状,及时探明隐患特征和位置,分析了这一技术的可靠性和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小永 《人民黄河》2006,28(5):71-71,76
简述了2000年黄河焦作段堤防左堤69+000~78+100堤段背河堤肩和堤坡纵向裂缝的情况,采用测量、开挖勘探、地质雷达探测等方法,揭示了裂缝的形态特征。分析表明堤防背河侧进行的淤背工程是堤防产生纵向裂缝的直接原因,提出了采用锥探灌浆充填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河堤防隐患众多,堤防安全是防洪的基础,因此,研究堤防隐患探测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探测仪器,快速、准确地探测判定堤身隐患并及时做出加固处理是非常必要的。采用电法探测技术来进行堤防隐患探测,根据所测视电阻率的变化大小及曲线形态,结合施工与地质情况,可推断堤身隐患的性质、部位和埋深。通过多年对黄河下游堤防探测分析,电法探测技术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为堤防加固和度汛防守提供依据,堤防安全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堤防渗漏是堤防工程常见险情之一,性质上多表现为隐蔽性、随机性,早期特征不明显,堤防渗漏隐患部位的准确探查对堤防工程渗漏隐患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瞬变电磁法具有分辨率高、探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堤防渗漏隐患探测的要求。以长江南京段江心洲堤防工程为探查目标,采用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物探技术进行渗漏隐患探测,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可为汛期堤防险情排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快速高效探测及精细化评估堤防隐患,开展了车载式阵列地质雷达堤防隐患探测技术研究。介绍了含有8个雷达天线的大型车载式阵列地质雷达系统对大范围、长里程的河道堤防堤身疏松、富水、裂缝、空洞塌陷等隐患快速地毯式全覆盖普查探测技术,同时论述了疏松、富水、裂缝等堤坝隐患的雷达回波特征及隐患评估方法。目前该技术已在黄河郑州花园口河段右岸大堤进行了18.2 km的初步探测应用,实践证明该技术工作效率高、工作方式便捷、劳动强度低、不破坏原有堤防,对堤防隐患消除、加固具有科学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海塘是浦东新区防御台风、高潮侵袭的第一道屏障,也是保障浦东新区经济建设和安全投资环境保卫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水利设施。应用地质雷达技术探测、查明堤防隐患(空洞、裂缝等),可为堤防工程隐患的防治提供准确资料,为海塘的日常维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本文从浦东新区海塘的地质条件和结构特征分析了应用无损探测技术检测海塘隐患的必要性;阐述了探地雷达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河堤防隐患探测技术研发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堤防防患探测方法主要有人工探测、地质钻探和地球物理勘探3种.其中地球物理勘探是快速无损探测的首选方法,包括电法、电磁法、弹性波法等.黄委所属有关单位与相关高校合作,研制了HGH-Ⅲ型、ZDT-1型、FD-2000型、JT-1型等堤防隐患探测仪.今后应加强隐患探测结果的正反演研究、开展综合探测、建立探测评估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维灰色系统综合评估理论提出了对堤防隐患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物探资料及对堤防已采取的工程措施等影响堤防安全的因素,对堤防隐患的程度作了较为合理、科学的评估。实例分析计算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另外,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黄河下游堤防隐患的程度进行了分类,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对治理堤防隐患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堤防的安全涉及堤防本身、穿堤建筑物、河道整治工程等.黄河下游存在"二级悬河",而且堤防多为沙性土构成,平时大多又不偎水,堤身、堤基存在的隐患难以显露,一旦洪水漫滩出槽,将可能引起渗水、崩塌等险情,对堤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必要加强堤防安全监测预警工作.针对堤防隐患探测及安全监测、穿堤建筑物土石结合部渗水监测、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与监测、堤防安全评估等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扬州境内长江自仪征小河口至江都立新涵,干流长约80.4 km。江港堤防长110 km,堤防工程级别为2级。承担着扬州市苏中沿江地区"一市四区一城"约1706 km2的防洪保安任务。沿线堤防多次加高培厚,堤身内部情况复杂。为掌握堤身质量情况,采用了工程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利用高频电磁波,以脉冲形式通过发射天线定向地送入地下,依据波形、强度、几何形态等因素,确定地下目标体的性质和状态,检测所探测堤防段的局部异常,较确切地推定堤防工程隐患的性质和位置,指导地质详堪工作,提高勘探工作质量和效率。为设计单位明确了重点堤段的加固设计位置,为管理部门加强对重点部位维护和防范意识、巩固堤防工程的防洪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渭河下游堤防临背差大,隐患是堤防安全的重要威胁,隐患探测是堤防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探测结果为除险加固和汛期防守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密度电法探测渭河下游18km堤防,并进行成果分析和堤身质量评价。该段堤防质量较好,并对除险加固和汛期防守提出了建议,并建议开展堤防安全评价、强化安全管理,确保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堤防隐患的低可探性和汛期转换的时变性,对我国堤防隐患探测技术和仪器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当前堤防隐患探测所面临的难题,提出从隐患探测到动态时移、连续、信息化的探测思路。以时移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例,从测线布设、工作点距及工作参数等方面研究阵列式空间观测系统,此外还对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采集工作方式、数据远程网络传输与监控、GPU并行时移反演成像方法等进行了探究。结合实例,对高密度电法时移动态探测思路及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期望实现堤防隐患探测从查找地质缺陷发展到对隐患致灾过程的时移动态追踪、分析与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