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趋于成熟。在美国,公众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全过程已经成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组织特点、组织程序和实施效果,并以德州丹顿(Denton)2030总规为例,从参与主体、组织形式、实施过程及内容、反馈机制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分析其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城镇规划提出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采取规划许可制度,并有着鲜明的公众参与特色。自1960年代开始,公众参与就是西方社会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此后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动力。2007年我国《城乡规划法》修订,确立了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法律地位。但是我国的公众参与还仅限于规划编制阶段,规划实施阶段的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一书三证的公示,没有更多的内容,而规划实施阶段恰恰是社会矛盾集中、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地带"。本文首先挖掘英国公众参与规划许可的根源,然后介绍了英国开发许可申请程序中公众参与的环节,探寻其国家与地方层面公众参与规划许可的法律依据,进而剖析了英国公众参与规划许可的四个特征,即信息公开有诚意、公众拥有发言权、参会议员当众决策、维护规划许可公信力等,最后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和对我国的启示。期望本文能为我国完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机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的社会化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唐文跃 《城市规划》2002,26(9):25-27
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阻碍规划实施的因素中 ,某些因素是规划工作本身无法控制的 ,必须通过社会化过程来提高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分析了城市规划实施的阻力因素 ,指出实施公众参与是实现城市规划社会化的根本途径 ,并论述了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武汉:若干规划公众参与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武汉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始终坚持面向公众的开放态势,注重运用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听取公众意见和要求,不断提升公民参与的程度和形式.一方面积极探索了公众参与规划的多种形式,先后组织了南岸嘴地区规划公众展评、法定图则社区参与和公示、城市色彩规划公众作品竞赛、城市战略规划公众调查、总体规划市民"金点子"和公众论坛等,初步形成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机制;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规范化,赋予更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规划前期的公众意愿调查、规划中期的公众论坛、规划成果的公众评议和审查、以及规划实施过程的公众听证等内容,努力为从宏观到微观各类规划的公众参与提供多种机会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的是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公众参与是随着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成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民主理念,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指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民主规划。首先阐述了城市规划和公众参与的概念,接着指出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公众参与并不是规划领域的新议题,自1990年代开始,为应对我国市场转型后的社会需求,规划界学者、专家就已借鉴西方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理论与经验,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并逐步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我国制度环境、公民素养和规划内容的公众参与制度、程序和方法~([1~4])。此后,公众参与被纳入2008年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1)),成为城乡规划实施过程涉及规划内容修改的法定环节。但是,如何  相似文献   

7.
城市规划行政救济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锦富  刘佳宁 《城市规划》2005,29(10):19-23,64
分析了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区别于其他行政行为的特征,认为在城市规划行政中应该树立事前救济理念。指出城市规划行政事前救济的途径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对城市规划成果举行审批前听证;对批准的城市规划文件(尤其是详细规划文件)、决定等提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并将行政救济程序纳入城市规划行政编制、审查批准、变更和实施的全过程之中。最后,试图建立城市规划行政过程与行政救济程序的关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国外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提炼了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经验:公众参与具有法律保障;城市规划相关信息透明公开;制订了详细的公众参与程序;公众参与方式多样,并因规划阶段而异;社区组织和居民团体在公众参与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广州:公众参与从手段走向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就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以保证规划行为更科学与民主,使规划决策更能符合实际情况和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需求,并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它强调公众对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过程的参与和决策.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广州,正经历着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重要发展阶段,具有极其广泛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规划范式中的公众参与:以博茨瓦纳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从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中期兴起的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促进了城市规划和管理方法的转变,在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中引入了公众参与和协商过程。本文介绍了博茨瓦纳在新规划范式中开展公众参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城乡规划法》确立了城乡规划公开原则,建立了公众参与制度。本文通过对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目的、参与阶段、参与模式的探讨,得出公众参与的经验,总结了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乡规划:推进公众参与 实践共同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科学规划的重要保证。城乡规划既是公共政策,也是一项社会活动,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城乡规划的制定、决策和实施。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离开公众的参与、支持与监督。  相似文献   

13.
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城市更新为主 的城市规划将面向更加复杂的研究对象,从 物质空间规划转向到主体与物质空间相互 叠加的“社会+物质”空间规划。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作为协调多元主体需求和意愿的平 台和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北京旧城保 护区更新实践的为研究对象,划分为政府主 导型更新和社区主导型更新两种模式,选 取四个典型案例,参考政治科学和政策科学 理论,将公众参与过程看作一个政治互动过 程,建构多主体博弈系统模型,研究不同价 值取向的多主体及其博弈过程,进而对其公 众参与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城 市旧城更新中公众参与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郭建  孙惠莲 《城市规划》2004,28(1):65-68
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法行政的真正实现都要求在公众关心和有关公众切身利益的活动中有公众的参与。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权是宪法赋予的。本文通过中外对比指出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当中有关公众参与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The 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 recognises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for landscape planning in order to capture local knowledge, sensitive issues and conflicts, boost exchanges of information and democratise the process. However, traditional 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 are frequently restricted to public exposure at the final stage of the planning process. New public participation movements call for a greater role for the people at all stages. The growing development of ICT and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provides new means of improving the particip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cedure and the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used to develop the Landscape Inventory of Galicia, whose results were used for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landscape types, the delimitation of special interest areas from the locations identified by citizens and the definition of special attention areas from the degraded areas located by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南京市玄武大道两侧城市设计》引发公众事件为例,采用文本分析、访谈、问卷等方法探讨自媒体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研究指出:一,自媒体拓展了信息扩散的渠道,降低了公众参与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反馈成本,但其承载信息的完整性和客观性是影响公众参与效能的关键;二,间接利益者的缺失是当前自媒体平台无法助推有效参与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一,建构自媒体从单一反馈申诉工具走向复合媒介的公众参与平台,全过程参与城市规划各环节;二,规划编制需研究适配不同规划类型、阶段、问题等的公众参与手段,从物质空间规划为主体向综合性空间规划转型;三,政府部门应建立规范化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范式。  相似文献   

17.
荆锋  黄鹭新 《城市规划》2011,(Z2):53-55,60
公众参与是规划中的重要程序,但在目前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中,全程开展的公众参与为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民意基础,并获得良好成效。尽管灾后重建规划有其特殊性,但其方法、技术措施与思考对于我国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具有探索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殷铭 《城市规划》2019,43(4):85-92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南京市玄武大道两侧城市设计》引发公众事件为例,采用文本分析、访谈、问卷等方法探讨自媒体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研究指出:一,自媒体拓展了信息扩散的渠道,降低了公众参与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反馈成本,但其承载信息的完整性和客观性是影响公众参与效能的关键;二,间接利益者的缺失是当前自媒体平台无法助推有效参与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一,建构自媒体从单一反馈申诉工具走向复合媒介的公众参与平台,全过程参与城市规划各环节;二,规划编制需研究适配不同规划类型、阶段、问题等的公众参与手段,从物质空间规划为主体向综合性空间规划转型;三,政府部门应建立规范化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范式。  相似文献   

19.
控规编制(调整)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是贯彻和谐社会理念、实现规划决策的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举措。该制度的可持续性、有效性以及发展路径等问题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演化理论为工具,将理论论证及经验研究相结合,采用定性及定量等多种方法对控规编制(调整)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演进、绩效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控规编制(调整)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兴宏 《城市建筑》2014,(29):16-16
城市规划管理是对城市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关乎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公众积极参与与否,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合理及科学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内涵出发,对其在规划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