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工程是四川省腹部经济区"五横四纵"水资源战略配置体系的大型骨干工程,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乐至段是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征地移民工作占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征地移民总任务的50%。文章介绍了毗河乐至段征地移民工作的具体做法和移民工作的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2.
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工程是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型重点骨干水利工程。拟从都江堰内江水系毗河苟家滩取水。总干渠穿龙泉山、跨沱江,将岷江水引入沱江以东丘陵区,将彻底解决川东金堂县、大英县、乐至县、安岳县、简阳市和资阳雁江区、遂宁市中区等7个县、市、老旱区水源奇缺的现状,为灌区所在地农业、工业生产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对该地区国民经济将带来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3.
毗河供水工程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毗河供水工程的来水先经紫坪铺水库调度,满足都江堰已成灌区的用水之后,再将余水供给毗河供水区。为满足供水区的保证率要求,充分利用毗河来水,降低渠道设计规模,节省投资,毗河供水工程采用长藤结瓜水利系统,引蓄结合,以满足区内生产、生活用水的要求。毗河供水工程分为8个片区,分别由踏水、赵家沟、新生、宝石、丹山、书房坝、朝阳和关刀桥8个囤蓄水库通过干渠充水独立调节供水。本文针对长藤结瓜式水利系统的特点,结合毗河引水工程的实际,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MOP)和动态规划模型(DP)耦合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工程的规模。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新生灌区为例,对工程的特性、难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达到了提升管理效能的目的。通过对线性工程的管理思考,为今后线性引水工程的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第六分部渡槽施工为例,详细介绍了渡槽高承台采取穿心钢棒法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对穿心钢棒法进行了简单的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施工,简要介绍了U型薄壳渡槽多底模造槽机的研制过程,以及作者在现场造槽机实施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蟠龙水库灌区为例,针对本灌区小断面、长隧洞的开挖设备、通风散烟设备配置等,系统地阐述了掘进机在小断面、长隧洞开挖中的应用,为今后小断面、长隧洞的开挖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法总结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6):55-55
10月27日,《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技术审查,专家组认为工程项目建议书报告基本达到本阶段设计深度要求,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可作为立项依据。毗河供水工程是我省水利发展”五横四纵”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成都、资阳、遂宁3市广大丘陵干旱区,工程建成后可确保333.23万亩农田灌溉,解决13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9.
悬臂式掘进机施工不仅效率高、断面成型好,而且可以简化施工设备,节约人力。以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第三施工分部隧洞施工为例,对悬臂式掘进机的工作方法及适用情况做了阐述,总结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爆破作为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矿业、土建、交通及水利水电工程等行业,其产生的冲击波、飞石、振动等负面影响已引起行业的关注。结合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安岳片区施工现场,从控制爆破参数、施工工艺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控制爆破技术在特殊洞段开挖施工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主要建筑物由渡槽、明渠、隧洞组成,其中卢家坝渡槽长1013 m,最大高度32 m,拱跨最大跨度75 m。拱圈施工为卢家坝渡槽施工的重点,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对大拱跨渡槽的拱圈支撑、拱圈及连系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都江堰灌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跨岷江、沱江、涪江3个流域,总体规划灌溉面积100万hm2,近期规划为79万hm2,目前实灌67万hm2,与新中国成立初相比,相当于新建了3.5个都江堰灌区.灌区水资源总量为290亿m3,其中岷江来水占50.8%,平原区径流和地下水占20.3%,丘陵区径流和地下水占16.1%,边缘山区入境水占12.8%.……  相似文献   

13.
以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施工第六分部易家坝渡槽为例,对预应力U型薄壳渡槽的内模抗浮、槽身浇筑外观质量及预应力张拉进行了分析并对易发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介绍了预应力U型薄壳渡槽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在渡槽槽身施工中,传统的做法为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而渡槽沿线通常跨越水田、荷塘等,其地基覆盖层厚且软,若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地基处理工程量大,施工成本高。以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第三施工分部渡槽施工为例,对渡槽槽身钢管贝雷梁组合施工支架结构的设计及验算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世界上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和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都江堰灌区是中国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由秦蜀守李冰主持  相似文献   

16.
都江堰供水区渠道纵横交错使得岷江与沱江形成了一个不闭合流域,灌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频繁,计算灌区内水资源量成为一个难题,摸清灌区内水资源的家底才能更好地为灌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保证,合理调配水资源。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对都江堰供水区水源进行分析计算,都江堰供水理论可利用水资源量286.7亿m^2。  相似文献   

17.
都江堰供水区渠道纵横交错使得岷江与沱江形成了一个不闭合流域,灌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频繁,使计算灌区内水资源量成为一个难题。摸清灌区内水资源情况才能更好地合理调配水资源,为灌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保证。本文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对都江堰供水区水源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表明,都江堰供水理论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86.7亿m^3。  相似文献   

18.
工程概况 由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勘测设计的武都水库工程,位于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境内的涪江干流上,是涪江流域规划确定的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兼顾城乡工业生活及环境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利工程。是被誉为“第二个都江堰”的武都引水工程的水源工程。  相似文献   

19.
彭世彰 《中国水利》2004,(18):29-29
目前,都江堰已经发展成为一座集灌溉、城镇供水、防洪、发电、水产、养殖、种植、旅游、环保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型特大灌区.但是,随着都江堰灌区灌溉面积扩大到100万hm2,以及周边环境的不断改变,灌区发展中将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岷江来水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灌区工程配套不足,老化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配置手段落后,供水价格偏低,用水浪费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20.
紫坪铺水利枢纽是都江堰灌区的主要水源调节工程,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水库的调丰补枯和水库的滞洪作用,提高灌区的农业灌溉、城镇工业、生活及生态环境供水的保证率和下游岷江干流的防洪能力。对都江堰灌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岷江上游供水区域内的地位和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