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卷风是从雷雨云中悼向地面的一个类似“象鼻”,旋转极快的云柱,它是大气中最剧烈的一种涡旋现象。这个白天而降的“黑旋风”,发生在水面上.出现尤如“龙吸水”的现象.称为“水龙卷”;出现在陆地上,称为“陆龙卷”.此外,还有一种极其罕见的。火龙卷”,你听说过吗?  相似文献   

2.
新书介绍     
李锋 《园林》2004,(8):47-47
接骨木系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可提起它来,许多园艺爱好者可能不太熟悉.知者寥寥。但如果你是个“美眉”,却对“接骨木”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一用接骨木制成的化妆品,据说有收敛肌肤.减少色素的奇效.所以用它制成的化妆品越来越被人们所赏识。自古以来,中西医都很重视接骨木的医疗作用。中医把它作为治疗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的灵  相似文献   

3.
杨洲 《建筑创作》2008,(3):84-101
春秋战国时期.在齐国都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建立了“稷下学宫”,云集了当时数百上千的学者.几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都到那里去过。可以说这是东方当时的最高学府.如果挖掘一下历史.可以看作是现代高等学府在东方的前身.遗憾的是这个学院的形制没有被继承下来。那时就有了“稷下先生”和“稷下学士”、“博士”的称号和身份。在同一个时期的希腊,这时也有了一个相似的学校——柏拉图学园.它被后人看作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  相似文献   

4.
慢慢生活     
燃燃 《现代装饰》2007,(11):8-8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浪漫得不仅仅是“和你”,还有“慢慢变老”,一起走过许多日子,一起看过醉人景致,一起经历过风雨…..两个人幸福的相偎生活,闲适、从容,慢慢地走过了—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类学会了筑屋,“门”与“家”就密不可分地连在一起了。因为“门”是供人进出的,不论是家人还是外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进家首先要进门,因此,“门”是家庭的象征。“门”的功能很多,从遮风避雨到防御盗贼,而它更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为了使“家”具有私密性,当“门”紧闭时,外人就很难知道里面发生的一切了。在我国南方,血缘村落较多,血缘亲情使“家”的私密性被误化了,但门毕竟不是一个摆设,即使是开敞着的大门,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能自由进入,何况,在南方农村,猪。狗等牲畜就在街巷内乱跑,没有门的阻拦,室内会被…  相似文献   

6.
意志  叶身强 《安徽消防》1999,(10):29-30
门.在日常生活中可谓司空见惯.从来就没有人刻意去留意它。但对于为火所困的人来说,那么一扇寻常的门,却是一扇“希望之门”、“生命之门”。  相似文献   

7.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过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相似文献   

8.
也许,在2005年全世界都中了花卉的“十面埋伏”.你看它们用花“颜”巧语一步步地抢占着家居业的领地,先是在布艺沙发上千娇百媚,然后在床上、窗帘上巧笑嫣然,接着便听到它们在你的咖啡杯和餐碟里“窃窃私语”,直到有一天,你推开卫浴间的门,竟然看到你的白色陶瓷面盆里飘浮着片片“桃花”,那么随意而妩媚地与你相视一笑。  相似文献   

9.
贾咏 《中州建设》2011,(9):18-18
作为河南省“十一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省广电局“双新战略”重要工程之一,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的质量标准之高是可想而知的。但你可能想不到,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则是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人——工程师方保禄。  相似文献   

10.
脱尘 《建造师》2004,(3S):36-37
你能否告诉我,你认识的拍卖行名字吗?你可能听说过苏富比(Sotheby),它专门拍卖珠宝、油画、古董等等,也可能听说过eBay这间专门做网上拍卖而成功的公司。但是如果说到拍卖公司资产,其实DoveBid比较苏富比做过的还多。DoveBid所经手拍卖的资产,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拍卖破产能源公司安隆(Enron)的资产,原来DoveBid经营  相似文献   

11.
假如你错过了前几年房价相对较低时买房的机会.现在想趁房价有所回落时逢低买房.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兴许因为你推迟实施了购房计划,从价格角度表面上是.似乎“踏空”了不少,但商品住宅从设计到材料.再从设施到房型.是一个升级换代的过渡期.你错过了价格的末班车,却搭上新颖住宅的头班车。  相似文献   

12.
《重庆消防》2008,(3):23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Pinqy”是世界上最小的灭火器,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可能看起来像是手榴弹和老式汽水吸管的组合物,但你想不到的是,它竟是可以救你命的时髦玩意。  相似文献   

13.
李森 《中国厨卫》2003,(9):90-92
如今这个社会流行“移动”,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脑.甚至连卫生间都有流动的.社会的快节奏让生活也变得“移动”不定,看看我们周围的单身贵族或DINK家庭,他们往往没有固定的寓所,因为工作的原因,可能常常要面临调动、搬迁等问题,所以在选择厨卫电器时往往是左右为难,如果你是“移动”家族中的一员,你也在为这些事情而发愁,不妨来看看我们的主意怎么样。  相似文献   

14.
说门     
门 字只有简 单的一点、一竖、 一折三笔。写这 个字容易,研究它 的内涵不容易。 远古的时候,门是肯定没 有的,那个时候的人过的是原始的 公有制生活;东西少,人心朴实,门就 没有存在的必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物 产的丰富,人们的私有观念也跟着膨胀 了,门就诞生了。门的作用有二点:一是把 外界关在门外把自己和家人关在门内,二 是防盗。主要作用是防盗。 唐太宗李世民创造过“道不拾遗,夜不闭 户”的“贞观之治”,那时候的门似乎就失去了作 用。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又把门的作用凸现了出来,直到现在,人们也始终不敢在没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厨卫》2005,(10):118-121
过去“手洗干净”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卫生标准,可是许多的细菌病毒却是不可能一洗了之的,选用消毒柜自然是你最英明的决策了。但有了消毒柜就一定可以确保你的安全了吗?任何利器都是把双刃剑,用它可以保护自己,但也可能伤到自己——消毒柜亦是如此。那怎么用消毒柜才能让它只杀毒而不伤自己呢,这就要从使用的细节说起了。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感动,最能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叫它“珍爱生命”;有一种祝福.最能打动我们的情感,我们称它“祝你平安”。  相似文献   

17.
岩东 《中国厨卫》2003,(4):92-94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人们总想着处好邻里的关系,这样自己也会生活的更开心。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比如抽油烟机,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厨房更干净、更漂亮、使用更方便.那你就得打理好它的“左邻右舍”。  相似文献   

18.
当我提到“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个名字时,你会想到什么?你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一个有着长长的灰白头发,带着睿智而慈样的笑容,大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的胖胖的绅士。我想这可能是大多数美国人对他的印象,也就是他七八十岁参与“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编写时的形象,也是“保险业”、“星期六晚报”和其他一些传播媒介曾介绍的那样。 消防机构曾引用过富兰克林的这幅图像,它常在杂志、纪念活动和艺术工作中出现。如果你认为这幅画像与消防机构有什么联系,那就错了。事实上,富兰克林与消防的最初联系是在他二十几岁时,比我们大多数学校…  相似文献   

19.
伦理学问题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是由经济行为的市场化推动的.这看起来很难理解.毕竟伦理和经济不属同一范畴。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康德主义的伦理学最高原理是“让你的行为准则成为你希望的通用法则”,其实没有任何经济学意义。但是,由于城市规划这个行当的特殊性.以及经济行为的日益市场化,城市规划这门学科才走进了一个时代.即没有伦理学体系的城市规划已经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20.
常见有这样的场景:火初起时,人人拿起灭火器奋勇争先,满以为泰山压顶之势即可一举扑灭。可无奈,这边大火上房,那厢却按兵不动——灭火器毫无动静,只好眼睁睁看着烈焰腾空而起.究其因,灭火器旱巳过报废期矣!可悲,可叹。当你再购置灭火器时,别忘了,它也有它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