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季铵盐类聚合物由于具有正电荷,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细菌细胞膜,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因而在抗菌方面具有独特应用。近年来,将季铵盐类聚合物与纳米抗菌材料结合以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季铵盐类聚合物修饰无机纳米抗菌材料后在增强材料分散性、稳定性、抗菌活性以及降低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举例说明了常见的季铵盐类聚合物修饰前后对无机纳米材料抗菌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作用机理。最后,对季铵盐类聚合物增强纳米抗菌材料性能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聚合物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根据插层机理和方法的差别 ,将插层法分为 3类 :(1)单体原位插层复合 ;(2 )溶液中聚合物插层复合 ;(3)熔融聚合物插层复合。提出了利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聚合物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并总结了聚合物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开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归纳了SOL-GEL法制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ONIC)的复合方法,如:有机聚合物存在下形成无机相纳米粒子;无机纳米相存在下进行有机单体聚合;无机溶胶与有机聚合物溶液共混,再凝胶化,用杂交法将有机单体与无机溶胶同步聚合形成互贯网络,这种复合材料的最大结构特点是微区的大小在纳米尺寸范围内,也可是互相贯穿的,其材质是高度透明的,耐热,热分解温度和力学强度比纯聚合物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e3+掺杂ZnO粉体,再用本体聚合法将Ce3+掺杂ZnO粉体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制备一种新型的抗紫外无机/聚合物纳米复合蒙皮材料.主要研究了利用水热法制备纳米ZnO:Ce3+,用KH-151进行改性.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ZnO:Ce3+/PMMA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FTIR、XRD、SEM、TGA及拉伸测试仪等手段分别对Ce3+掺杂ZnO粉体及其改性、与PMMA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无机材料纳米ZnO:Ce3+的加入,增强有机玻璃PMMA的热稳定性的同时,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改善其力学性能和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5.
有机硅聚合物复合材料陶瓷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机硅类聚合物基体中加入粘土类无机矿物粉末填料、结构控制剂以及其它助剂制备的可瓷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耐火、阻燃材料。这种材料在常温下具有普通聚合物的优良性能,而遇高温燃烧时可形成坚硬的陶瓷保护层。主要介绍了有机硅聚合物高温瓷化特性及防火机理,研究了填料对复合体系耐高温性能的影响,其中包括硅灰石、云母、云母混合物体系以及其他无机填料在陶瓷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瓷化体系的应用领域以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纺织浆料的应用现状,详细论述了淀粉、聚乙烯醇(PVA)、丙烯酸类浆料及组合浆料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浆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将BaTiO3陶瓷作为第二相无机填料加入CB/聚合物基PTC复合材料,目的是利用BaTiO3陶瓷显著的PTC效应及在基体中与CB相互作用以进一步改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PTC性能。结合对材料显微结构的分析,当CB体积分数固定为8%,BaTiO3含量达到一定值时所得材料的导电性优于单一CB和聚合物复合,其PTC效应可提高近两个数量级,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负温度系数效应。  相似文献   

8.
纺织浆料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纺织浆料的应用现状,详细论述了淀粉、聚乙烯醇(PVA)、丙烯酸类浆料及组合浆料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浆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纳米类流体是一类新型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它在室温下具有流动性,无蒸汽压力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结构可调的性质。纳米类流体兼具离子液体、带电胶体悬浮液等纳米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质。综述了纳米类流体当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纳米类流体的合成方法,归纳了纳米类流体在复合材料、电池电解质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纳米类流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聚苯乙烯为基体,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为填料构建界面双层结构模型与聚苯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结构模型。对二氧化硅表面使用硅烷偶联剂与碳链进行改性修饰,探究界面影响材料性能的机理与不同改性程度纳米颗粒增强聚苯乙烯的作用机理,观察计算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容性。通过改变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和质量分数,来计算不同复合材料的相容性、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中以聚苯乙烯为基体树脂,纳米颗粒为填料,构建了聚合物复合片材。通过控制填料含量与颗粒表面改性,观察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片的介电常数。加入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片的介电常数增加;增大颗粒尺寸或改性无机颗粒表面,会削减介电常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对转杯纺棉/PVA长丝复合材料及传统的转杯纺织材料等3种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涉及到的纺织材料性能指标有强伸性能、条干均匀度、毛羽、膨松度等,侧重于对材料物理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经溶解的复合材料的膨松度明显上升,断裂强力下降,断裂伸长增加,毛羽增加明显,条干均匀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对用渗透蒸发膜分离方法去除C5中的甲醇进行了研究。选择具有极性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膜材料 ,考察了不同膜材料及不同成膜条件下所得几种膜的渗透选择性和渗透通量。实验发现CA膜和PVA膜都是选择透过甲醇的 ,PVA膜具有优良的分离性能。制膜时所用的溶剂不同会影响所成膜的性质。另外 ,温度、压力和浓度对渗透通量和渗透选择性均有影响。升高温度和降低膜下游压力可明显提高膜的渗透通量  相似文献   

13.
现代纺织浆料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纺织浆料的特性及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浆料的发展应以高质量、多功能、少组分、系列化,少用或不用PVA作为长期努力的方向;预测了废除上浆和轻浆工艺的前景,提出了推广使用绿色环保浆料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常用的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的种类及其抗菌机理,阐述了载银抗菌纤维素、纳米TiO2抗菌纤维素、季铵盐类抗菌纤维素、壳聚糖改性抗菌纤维素等抗菌纤维素及其在纺织工业、膜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根据所选抗菌剂的不同,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可对纤维素和纤维素纤维进行抗菌改性.绒毛浆是一次性卫生用品吸水性垫层用绒毛化的纤维素纤维,对绒毛浆进行抗菌性改性能够提高绒毛浆的品质和功能.提出了可用于绒毛浆纤维抗菌性改性的抗菌剂和可能的方法,抗菌纤维素纤维改性在绒毛浆生产和应用中存在潜在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抗菌纤维素/纤维素纤维在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大庆油田三元复合液中油管,以钛纳米改性聚合物为主要原料,研制了钛纳米改性聚合物重防腐涂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钛纳米改性聚合物平均粒径.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原料配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漆膜腐蚀.采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钛纳米改性聚合物在漆膜中的分布.探讨了油管的腐蚀机理和钛纳米涂料的防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钛纳米含量为6%时,涂料具有最佳的防腐蚀效果,能很好的保护大庆油田三元复合液中的油管,并具有优异的抗化学药品介质的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铝盐引入聚硅酸中的方法,制备了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铝(PSAS).考察了n(Al):n(Si)、熟化温度、pH值及硅酸钠的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PSAS的最佳条件是,n(Al):n(Si)=1:1,反应温度为45℃,w(硅酸钠)=15%,pH=1~4.PSAS和聚合氯化铝(PAC)对长庆油田污水进行的絮凝对比实验表明,PSAS具有较好的絮凝除油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美国用户在通用AARC级钢成分要求框架内提出的高硬度等级35~40t轴重新型车轮的需求,在实验室采用Si-Cr合金化手段设计4种试验钢并对其进行材料特性参数比对试验,从而确定合金化设计方案,并结合复合喷水冷却工艺进行工业性验证.结果表明,Si-Cr合金化车轮新材料和与之相配套的热处理工艺可使车轮在具有高硬度的同时,具有更高的相变点温度,车轮轮辋具有一致珠光体-铁索体组织状态,从而使车轮抗机械损伤和抗热损伤性能得到更好的协调,有利于提高车轮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纤维改性实验中提出了生产兔毛微纳米粉体的方法,本技术粉体生产效率高、速度快。显微观察发现粒径在几微米-几十纳米之间。鉴于羊毛粉体在皮革和纺织等材料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兔毛粉体也将会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由于PVA难于生物降解和回收利用,给环境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污染。为了使纺织浆料中不用或少用PVA,以德州某厂纯棉高支织物品种实际生产浆纱配方为参比,采用变性淀粉与聚丙烯酸混合浆料对纯棉高支纱线进行对比上浆与浆纱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以75 kg氧化淀粉、37.5kg接枝淀粉和37.5 kg聚丙烯酸浆料QB918为主成分的混合浆料的浆纱配方可以完全替代含PVA浆料的浆纱配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聚乙烯醇、塑化剂等主要原料及无机填料CaCO3的含量对降解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醇、塑化剂含量增加,材料的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尤其是断裂伸长率变化显著;加入碳酸钙可以提高制品的刚度、尺寸稳定性等,但强度、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