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类知识不是纯客观的;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等认知理论观点。因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强调对学生的"课堂氛围"、"思维技能"、"协作学习"以及"先行组织者"等进行分析和构造,以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经验,激活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促进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从而让新知识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生长"起来,促进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类知识不是纯客观的;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等认知理论观点。因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强调对学生的"课堂氛围"、"思维技能"、"协作学习"以及"先行组织者"等进行分析和构造,以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经验,激活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促进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从而让新知识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生长"起来,促进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3.
王达  周学红 《中外电器》2010,(10):57-57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政治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对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以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把学习内容和现代多媒体结合起来,教学信息由媒体传播,学生借助媒体这种认识工具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崔杰  仲伟刚 《中外电器》2014,(2):159-159
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新事物,在教学实践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  相似文献   

5.
阐述并总结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所实施的具体做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改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注重行为引导的教学理念,逐步推进教学过程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王丽 《中外电器》2010,(6):97-98
《建筑制图》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建筑制图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课堂讲授知识,学生课后进行练习为主要形式。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主动参与的机会少,积极思考与提出问题的也少,掩盖了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差异。这样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目前的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教师应积极进行转变教学观念的讨论,我认为现代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作为导演,设计教学的情景和过程,让学生作为演员,置身其中,主动参与,积极提问,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艳 《中国电力教育》2012,(26):150-151
独立学院作为最近几十年新型的办学模式,应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目前的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存在教学仍旧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较低等诸多问题;而建构主义学习观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个人认知;同时教师的作用转变为设置适当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因而建构主义理论可以从根本上纠正教师和学生对知识本质及知识获得的认知,这对于独立学院培养创造性和实用性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日益受到重视。“支架式教学”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通过搭“脚手架”、创设问题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9.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日益受到重视."支架式教学"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通过搭"脚手架"、创设问题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10.
赵瑷婷 《中外电器》2012,(3):137-137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应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英语是学生认识、学习及掌握的对象,是客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没能真正做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学生往往被当成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者。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运用知识为表达服务,做到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之后又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媒体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网络教学把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具有资源丰富性、教学过程交互性、教学方式多样性、学生学习自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于网络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本文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汶川》的教学实验,探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其角色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积极创造学生与当前学习主题特征相联系的情境,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将演示实验引入大学分析化学理论课堂。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学习情境。并列举了几个演示实验,充分体现知识及其学习的情境性。总之,理论课程教学应越来越尊重学生学习的自然本质,越来越顺应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产、生活情境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其角色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积极创造学生与当前学习主题特征相联系的情境,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将演示实验引入大学分析化学理论课堂。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学习情境。并列举了几个演示实验,充分体现知识及其学习的情境性。总之,理论课程教学应越来越尊重学生学习的自然本质,越来越顺应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产、生活情境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孙欣 《中外电器》2011,(15):163-163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避免学生降低学习兴趣,生动的模拟展示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从而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课堂一线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潜能。必须变"以老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习成为在老师的参与、指导和建议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应用新知识并能够更新知识的过程,变学生"学会"新知识为"会学"新知识,发展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词汇的学习应是学生个体主动建构的,是学生与教师和其他学生通过磋商并达成一致的构建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改变了学习观和教学观。这种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意见。教师应设置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词汇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张湘粤 《家电科技》2005,(7):i053-i053
制冷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学科,应用广泛,学习梯度大,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理论应用于实践,又是必然的。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灌输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最终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学以致用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本人近几年来,着力在制冷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与传统课堂设计以高效地将信息从教师传递到学生为主要目的所不同的是,未来课堂主要考虑的是为学生而设计,是为师生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同的建构而进行的环境设计,需要满足多种不同形式的知识交流,其设计的目标在于创设符合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和谐的学习环境[1],也就是说为教学提供最优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