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热处理后的旧硬化水泥浆中脱水相含量对其再水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制备不同脱水相含量的脱水水泥石粉(W/C=0.5,W/C=0.3),采用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水化程度和抗压强度的测试,研究了其再水化性能。试验表明:在一定温度下,随着脱水相含量的增大,脱水水泥石粉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显著增大,初凝时间逐渐缩短,再水化程度发展加快,抗压强度逐渐减小,即热处理后旧水泥石中脱水相的含量影响其再水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粉煤灰和电石渣为主要原材料,加入外加剂,制成一种具有气硬性和水硬性的快凝胶结材料。旨在代替部分或全部建筑石膏生产建筑内墙砌块、内隔墙、装饰板等建筑制品,使石膏建筑制品的耐水性得以改善,为本地区提供一种廉价的新型墙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低热值煤应用的实际,研究了煤矸石-石灰-水预处理工艺及预处理浆体脱水和脱水相的再水化。以活化组份量表征煤矸石的预处理程度,用XRD、SEM、氮吸附、热分析法研究了预处理煤矸石水化相及脱水相的组成、脱水相的水化硬化过程。结果表明,预处理煤矸石在780℃和850℃左右脱水具有良好的水硬活性。为在低温条件下利用煤矸石生产胶凝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C-S-H及C-S-H脱水相对水泥石结构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C-S-H及C-S-H脱水相作水泥水化物沉淀中心的品种。从理论上阐明了它们是具有较大介电常数、较小物理化学不均匀系数、高分散度的晶种物质,故具有优先吸附的界面效应及优先沉淀的结晶中心作用,可缓和原始矿物表面的高浓度的屏蔽效应及界面的近程析晶,使水化物分布均匀、结构致密,从而提高水泥石强度。C-S-H及C-S-H脱水相两者中,尤以后者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6.
丁苯橡胶对水泥水化过程及水泥石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多种实验手段研究了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丁苯橡胶乳液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掺入丁苯橡胶后水泥石微观结构形态的改变,从而探讨了丁苯橡胶改善水泥石物理力学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掺超细矿渣粉水泥石水化进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掺量超细矿渣粉水泥石早期二次水化较慢,随后水化速度逐渐加快,1年后水化速度已接近空白样。而且由于超细矿渣粉的微集料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效应,提高了水泥石的密实度。  相似文献   

8.
阎培渝  岳蕾  代丹  罗宇维 《硅酸盐通报》2016,35(7):2019-2023
本文研究了无固化剂的环氧树脂水泥石,在70℃条件下的水化硬化过程,水化产物和宏观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没有固化剂,在碱性环境和高温条件下,环氧树脂难以完全固化.环氧树脂延缓了水泥的水化过程,不会改变水泥的水化产物.未固化的环氧树脂以膜的形式存在于水泥石中,填充内部孔隙.掺加环氧树脂可提高水泥石的轴心抗压强度,降低其弹性模量,从而改善其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硬化水泥石部分替代水泥生料对熟料烧成的影响,研究了硬化水泥石在高温(1 000~1 450℃)下的煅烧特性,进而研究了相同率值下不同硬化水泥石掺量(0、10%、20%和30%)与不同煅烧温度(1 350、1 400℃和1 450℃)对水泥生料的易烧性与熟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硬化水泥石经过高温煅烧后,在1 300℃时会再次生成C3S。硬化水泥石替代部分硅酸盐水泥生料会降低液相出现的温度与C3S的表观活化能,其最佳掺量为20%。硬化水泥石的掺入会稳定C2S的晶型导致C3S形成困难,同时使C3S的晶型由R型向M型转变。与分析纯原料作为水泥生料相比,适量硬化水泥石(20%)作为水泥生料掺入会提高熟料后期的力学性能,这可能与熟料中C3S晶型差异、C2S活性差异以及熟料矿相的发育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CaO-Al2O3-P2O5-MgO系统富玻璃相水泥相组成、结构基团及水化性能.研究表明,在CaO-Al2O3-P2O5三元系统中引入碱土金属氧化物MgO,可在1450℃合成主矿相为玻璃相的富玻璃相水泥,其水化产物相结构稳定,浆体具有早强、高强且长期强度持续增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水泥石结构强度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崇熙 《硅酸盐学报》1995,23(6):635-643
波特兰水泥石的结构是一个多相、多组分、多孔结构体系,且其结构随水化硬化的时间、空间和环境面演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3种不同的试样制备方法和3种测孔方法分别测定了加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掺合料的硬化水泥浆体孔隙率。结果表明,试样制备方法和孔隙率测定方法一样,都会影响孔隙率的测定结果,掺加掺合料以后,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酸雨侵蚀下水泥石物相组成变化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等方法研究了浸泡在pH值为2的模拟酸阿中硅酸盐水泥石物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硬化水泥浆体的破坏土要是酸雨中H+与SO42-共同作用的结果..方面.H'使硬化水泥Fee的Ca(OH)2,水化硅酸钙(C-S-H)凝胶.xCaO·Al2O3·yH2O(CxAHy)等物质发生分解、转化.而引起结构溃散性腐蚀:另-方面,SO42-与水泥fi作用,生成膨胀性的物质CaSO4·2H2O, 向引起膨胀性腐蚀.在酸雨持续作用下,水泥石由表及里逐渐遭到侵蚀破坏,直至完全溃散,最终转变成由石膏、硅胶和铝胶等组成的一种白色稀泥状混合物.  相似文献   

14.
磨细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硬化浆体孔结构及砂浆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压汞法研究了钢渣、矿渣、粉煤灰单掺或复掺对水泥硬化浆体孔结构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掺合料单掺或复掺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合料单掺或复掺对早期水泥硬化浆体的孔结构有一定的劣化作用;水化后期,矿渣与钢渣均明显降低了水泥硬化浆体的孔隙率,矿渣与粉煤灰均明显降低了水泥硬化浆体的中值孔径并改善了水泥石的孔径分布,掺合料复掺对改善水泥硬化浆体的孔结构有积极作用,尤其是掺合料三元复合可取得最佳的效果.3种掺合料降低水泥硬化浆体孔隙率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矿渣>钢渣>粉煤灰.3种掺合料降低水泥硬化浆体孔径并改善孔径分布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矿渣>粉煤灰>钢渣.掺合料降低了水泥砂浆早期的抗压强度,却增加了水泥砂浆90 d的抗压强度.掺合料的活性大小顺序为:矿渣>钢渣>粉煤灰.  相似文献   

15.
大坝混凝土的水泥石-石英集料界面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镜对丰满大坝混凝土的水泥石-石英集料界面区进行分析观察,提出了将该界面区分为与界面平行的三层界面结构模型。对所提出的界面结构模型进行了讨论,并指出Ca(OH)_2晶体簇与钙矾石晶体在其层间未相互穿插生长,有可能是界面区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水泥净浆梁在通电时的变形效应,即电力效应.研究表明:在水泥净浆梁厚度方向通电时梁上下表面出现温度差.接电源正极的表面温度总高于接电源负极的表面.由于温度差的存在,梁朝向温度高的一面(即接电源正极的一面)变形;电力效应是电致温度差和水泥孔隙中电解质溶液产生电渗的共同结果.在水泥净浆中加入氯化钠电力效应会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与水泥浆体间界面的形貌特征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用SEM和EDS研究了粉煤灰掺入水泥后与水泥浆体间所形成界面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水泥水化初期,粉煤灰表面呈三种状态:(1)被CSH单层膜包裹;(2)被CH-CSH双层膜包裹;(3)嵌入块状CH晶体内,在水泥水化后期,粉煤灰颗粒表面层已完全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反应,且形成若干层反应物,呈致密的粒状或环状凝胶体。  相似文献   

18.
碱-磷渣-粉煤灰胶凝材料的性能与硬化浆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充分利用磷渣和粉煤灰两种工业废渣生产高性能胶凝材料,研究了不同磷渣/粉煤灰配合比的碱-磷渣-粉煤灰胶凝材料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压汞仪分析了硬化浆体的细观结构和孔结构.结果表明:碱-磷渣-粉煤灰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正常,在粉煤灰掺量为0~30 %(质量分数)范围内,随粉煤灰的掺量的增加,碱-磷渣-粉煤灰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略有延长.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碱-磷渣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其3d和28d抗压强度分别可达到30.9MPa和98.8MPa,但其抗折强度相对较低.掺加粉煤灰后碱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降低,而抗折强度提高.碱-磷渣-粉煤灰胶凝材料的耐蚀性和抗冻性能均显著优于硅酸盐水泥,其干缩比硅酸盐水泥的大.用部分粉煤灰取代磷渣粉可一定程度减小干缩.碱-磷渣-粉煤灰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的结构非常致密,其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均小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硬化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