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从新疆煤田地质局传出消息,新疆在其东部的三塘湖盆地区域资源预查项目取得进展,根据多个钻孔及可采煤层的厚度数据,初步预测煤炭资源量84亿t。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新疆哈密三塘湖地区进行了1∶25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获取了三塘湖盆地及周缘的基础性重力数据。通过重力数据的处理与解释,推断、划分出三塘湖盆地内的断裂构造体系、局部构造等,圈定了三塘湖盆地及边缘小盆地范围,采用小波变换反演盆地主要密度界面对盆地煤炭资源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6,(2):118-120
通过对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急倾斜煤层岩石物理特征、储层裂隙系统特征、煤层水特征的研究,发现本区煤层水垂向分带特征明显,气水分异程度比较高。对比研究了本区和沁南盆地煤层水赋存特征和可采性,认为本区可采性优于沁南盆地。在煤层气井排采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区煤层气藏开发的井型、钻井、压裂和排采等工程技术给出了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三塘湖石头梅一号露天煤矿9-1煤层底板水为研究对象;结合煤层底板水的赋存状态、水力联系、涌水规律、水化学类型、突涌性情况以及煤层底板岩石力学特征,分析了煤层底板水对煤层开采的内在影响;阐述了煤层底板水产生的危害性,对煤层底板水危险性进行了分类和评价;为露天采场水害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谢相军 《煤》2014,(4):52-54,63
新疆乌鲁木齐县后峡煤田东部矿区煤层煤类以气煤为主,矿区按沉积盆地和构造分为7个含煤单元,各单元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单元内发育的煤层和煤层厚度、结构、赋存范围均有较大变化,直接影响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故有必要对矿区的构造和煤层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合理开发利用该矿区的配焦煤资源。  相似文献   

6.
鸡西盆地城子河组煤层聚煤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可采煤层变化特征及富煤带、聚煤中心分布特征的分析,简述鸡西盆地城子河组煤层聚煤规律。鸡西盆地城子河组可采煤层在走向、倾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新疆煤层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中下侏罗统,天山南北两侧的山前地带为主要富集区,主要区域准噶尔盆地南缘、塔里木盆地北缘、三塘湖煤田等,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阜康矿区煤层气已经实现了煤层气产业化开发。本文对阜康矿区地层、构造、煤层、煤质、烧变岩、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新疆阜康矿区煤层气赋存条件存在高倾角、烧变岩发育的等特殊性,使煤层气风化带埋深加大,煤储层非均质性加强,加大了煤层气经济开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煤层钻探是钻探工程的一大技术难题,分析了吐哈盆地煤层力学特征、煤层钻探的复杂表现和煤层安全钻探对策。  相似文献   

9.
五间房煤田为二连盆地群东段的一个含煤盆地,盆地内主要发育有白垩系巴彦花组的7个煤组。搞好煤层对比,对研究二连盆地群煤系地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五间房煤田东南部含煤地层特征,采用综合对比方法,利用标志层法、煤层间距法、煤组(层)结构法、测井曲线法和地震波阻追索法进行综合煤层对比,取得了比较好的对比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三塘湖盆地是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有利盆地,其中地貌条件是其成矿有利的条件之一。通过分析盆地地貌特征和进行地貌分区,阐明了地貌对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作用,并提出了汉水泉—石头梅—三塘湖地段和淖毛湖地段为下一步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11.
鸡西盆地煤层气远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西盆地煤层多、煤层气储层分布广,储集条件较好。通过对鸡西盆地的煤层特征、煤层的含气性等研究分析,确定了煤层气目标区,对今后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据悉.山东宁阳探明一储量约为8500万t的新煤层,可有效解决泰安危机矿山的接替资源问题。据了解,该煤层是宁阳县华宁矿业集团公司保安煤矿勘查发现的。据介绍,在已完成的6个钻孔中,见可采煤层钻孔4个,煤层埋深在750m至1200m之间,厚度在1.68m至5.55m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盘江矿区煤层气资源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江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2370km^2井田范围内,有煤炭资源477.8亿t,煤层多,分布广,可采煤层总厚15~30m。向斜翼部含煤带宽缓平坦.利于煤层气的富集,煤种以中变质烟煤为主,煤层储气能力强,煤层甲烷含量为12.4~15.0m^3/t,甲烷资源总量为1092亿m^3。多年来,盘江矿区一直致力甲烷抽放工作,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开发的基础条件,目前盘江矿务局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煤层气开发利用计划。本区煤层埋藏较浅,地质结构简单,煤,层渗透率较高,市场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盆地南部欠压水果地组(Fruitland)煤层气非富集区的煤炭资源特征。共打了164口并,勘探面积373km^2。众所周知,圣胡安盆地北部超压水果地组煤层气富集区已得到大规模的研究和开发。本研究旨在加深对圣胡安盆地南部欠压水果地组煤层气非富集区已有资料的了解,以便对欠压非富集区的煤层气资源采取最优开发技术措施。在研究过程中,将地质和储层因素对试井性能的影响效果从激励和生产措施对试井性能的影响效果中分离开来。研究表明,影响产气率、估计最大抽放量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控制因素是绝对自然裂隙渗透率的大小。而沉积环境和构造特征是影响自然裂隙渗透率发育和保存的关键因素。对于获得成功的煤层气井,其绝对渗透率都大于10md,煤层最小可采净厚度为4.5m。同时,煤层气储层压力非常低(压力梯度小于4.5kPa/m),合气量一般小于4m^3/t。一些煤层气井的富含甲烷的平均干燥煤层气产量已连续5年保持在大于8500m^3/d的水平。所有成功的煤层气井都采用了套管水力压裂、酸解或自然(非激励)完井技术。煤层气产率和估计最大抽放量对激励方式不是特别敏感。根据用于对研究区域内一个18km^2区域中的煤层气产气历史进行拟合的一个储层模拟模型的模拟结果,预计从煤层的碳质页岩夹层(密度大于1.75g/cm^3)中抽出的煤层气使一些煤层气井的估计最大抽放量提高了15%。主要通过压缩方式来使孔底流动压力保持非常低,对于成功抽放煤层气至关重要。圣胡安盆地以外许多未开发的煤层/页岩储气层与欠压水果地组煤层气非富集储层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本文介绍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有助于推动类似条件的煤层气资源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乌奎高速公路煤层采空区治理试验工程实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奎高速公路煤层采空区治理试验工程实录哈米提(新疆高等级公路管理局乌鲁木齐830000)乌鲁木齐—奎屯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乌奎公路)是国道312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起乌鲁木齐市,西至奎屯市。路径四道岔煤层采空区。采空区系...  相似文献   

16.
杨兆彪  秦勇  高弟 《煤炭学报》2011,36(4):593-597
黔西比德-三塘盆地煤层群发育,具有特殊的控气特征。基于17个钻孔和4个探槽的煤层数据及11个勘查区600多个煤芯解吸资料,以0.3m作为单一煤层厚度的统计下限,采用煤层层数、煤层间距、煤层总厚度来表征煤层群的特征,探讨了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煤层层数等值线、煤层间距等值线与煤层甲烷含量等值线之间的空间叠置特征。结果显示:煤层层数越多,煤层间距就越小,煤层厚度就越大,它们之间具有很好的乘幂关系。同时,发现煤层层数等值线、煤层间距等值线与煤层甲烷含量等值线分布在空间上高度吻合;在煤层甲烷富集区,甲烷浓度高的区域煤层层数最多,煤层间距最小。由此进一步说明,在煤层群发育区,煤层间距小、砂泥比低、整体煤岩封闭性好导致的煤层之间“叠加”封闭,是煤层气保存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张文炤  李欢 《中州煤炭》2021,(10):86-90,115
新疆沙吉海煤田位于新疆阿勒泰市西南部,其北部为准噶尔盆地,南部为谢米斯台山,具有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为了查明新疆沙吉海一号井田中主要煤层的赋存形态,以满足井田开拓的要求,为煤田采区设计、布置提供地质依据,对沙吉海一号井田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研究工作。研究认为,利用三维地震时间剖面与反射波特征能较好地反映B213煤层、B12煤层、B10煤层、B6煤层、B1煤层的连续特征及赋存形态。通过对煤层反射波振幅与煤层厚度建立联系,反演了煤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对B10煤层进行厚度的预测。通过对B10煤层水平展布特征及厚度的描述,为煤田的下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沁水盆地中5个煤层气富集区块为例,从遥感图像解译、地表岩层节理观测、并下煤层裂隙统计三个层次,对遥感线性要素、地表岩层节理、井下煤层裂隙的排列方向、组合方式进行了系统统计分析和研究,预测了煤层裂隙的优势方位和发育区,进一步选出了煤层渗透性相对较高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9.
鹤岗矿区面积为252km^2,有效井田面积为100.21km^2,含煤地层厚800~1000m,共含煤40层,含煤系数为4.3~9.3%。大于3.5m的厚煤层占75%,中厚煤层占19.2%,其中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计36层,总厚度为38.6~85.8m,赋存深度均在1200m以内,煤炭资源量2565Mt,资源量密度为10.18Mt/km^2。;煤层瓦斯含量为9.4~15.5m^3/t,平均为13m^3/t;瓦斯资源量为40000Mm^3,具有良好的开发煤层气的基础条件,因此在鹤岗矿区进行小规模.的开发煤层气工业性试验是可行的。根据鹤岗矿区煤层气资源量分布和我国开发煤层气现有的技术水平,预计到本世纪末鹤岗矿区的煤层气开发规模将达到100Mm^3。  相似文献   

20.
煤孔隙分布与煤层注水增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秦文贵  张延松 《煤炭学报》2000,25(5):514-517
通过对几种不同煤层煤样的孔隙特性分析,结合实验室试验,确定出水在煤孔隙内渗透与保存的最小孔隙为0.07~0.22μm,平均为0.14μm,提出了沟通孔隙率这一新概念,并导出了沟通孔隙率与煤层注水增量的关系,对指导煤层注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