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广播影视数字化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截止2009年底,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6500万户,其中双向网覆盖的用户超过3000万户;全国有13个高清晰度电视频道,目前已经进入全国100多个有线电视网传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线电视数字化方兴未艾,有28个城市完成了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用户数已经超过了1600万户。“涨价、停模、按终端收费”的模式,不利于数字化推广。涨价只能解决转换后的温饱问题,数字化的增值业务才能给有线网络公司带来小康。但有线网络如何满足高清的品质、交互的自由、丰富内容、多媒体的形式、实惠的价格等用户需求呢?有线网络在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后,已经具备了三网融合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有线电视网的发展动向金国钧(北京市有线电视台)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进入九十年代后,随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1995年底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总量已占全国电视机户的16%,且每年仍以500多万户的绝对值增...  相似文献   

4.
《有线电视技术》2001,8(5):48-48,46
最近,记者采访了青岛有线电视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杨宾华女士,与杨女士一席谈,很受鼓舞,对青岛市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对全国有线电视网的发展前景更有信心。 问: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青岛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 答:青岛有线电视台于1992年4月筹建,1993年3月8日开工建设,当年开通用户8万多户。现有市区有线电视用户49万多户,郊区50多万户,总  相似文献   

5.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建设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世界宽带网络》2007,14(3):18-18,20,22
一、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意义 按照我国数字电视发展规划.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从2003年开始大力推动以整体转换为特征的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青岛、杭州、深圳、佛山、大连、太原、绵阳、南京、淄博、南阳等城市已经完成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广西自治区成为第一个完成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的省(自治区),并且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和地区启动了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已成为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到2006年,多个省市完成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量达到千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后,有线电视向双向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部分网络公司率先实现了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宽带数据接入、视频点播等双向化、多功能业务。  相似文献   

7.
各地进展     
※西宁市数字电视双向整转用户突破10万户作为国内率先开展数字电视双向整转的城市,西宁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步伐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目前,西宁市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0万。据介绍,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推进我国数字电视的整体规划和时间要求,西部省会城市将在2008年完成有线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西宁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于2006年底启动,  相似文献   

8.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9,(3):I0010-I0010
5月18日发布的《2009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1.64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527.86万户,付费数字电视用户449.34万户,分别比2007年增长7%、68.57%,156.19%。截至2009年3月,全国有229个城市进行了数字化整体转换,其中106个城市已完成整体转换,广西、宁夏自治区的城市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北京、天津、青海、海南、贵州、吉林等地城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比例已超过50%。  相似文献   

9.
据BIRTV2008主题报告,我国已有超过100个城市进行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其中33个城市完成了整体转换。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4000万。各地有线网络的服务方式从过去单一模拟服务方式在向模拟和数字、标清和高清、公益和付费等多种类型并存的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格兰研究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第三季度,我国有线高清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466万户,有线高清数字电视用户占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的15.85%,占全国有线电视用户的11.49%。我国有线电视高清化程度超过10%,达到11.49%。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有线电视发展起步于80年代初,9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1998年底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有线电视台已有250座,已建成有线电视网约225万千米,1992年以来有线电视每年以新增1000万户的速度发展,到1998年12月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7700多万,人户率目前已达到20%,列世界第一位,此外有线电视近年来每年还为国内的电子工业提供近100亿元的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线电视网发展至今已达近一个亿的用户 ,有线电视网络的总里程超过 30 0万公里 ,其中光缆网超过 30万公里 ,而且每年以 5 0 0万户以上的速度递增。连接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全国广电 SDH骨干网已基本建成 ,用户接入网改造和省、市、县、乡、村光缆大联网亦蓬勃发展。在许多大中城市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综合业务传送已成为现实 ,例如开展了互联网接入、数据专线、数字电视、VOD等多项业务 ,中国的有线电视网络正向产业化、多元化、数字化、宽带化发展 ,将对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建设起到具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在中国于 2 0 …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线电视自1993年开始迅速发展,经过这10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已基本全部覆盖,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已过亿户。青岛有线电视台目前市内有线电视覆盖率已达98%以上,用户数达60多万户,加上市辖五市二区有线电视用户数已逾130万。有线电视网络不仅分布广、结构灵活,而且资源丰富,传输质量高、速度快,非常适合于进行大数据量的信息传输及网络互联。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线电视》2011,(Z1):359-359
格兰研究调查统计,截止到2011年1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9 000万,达到9 039.2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48.26%(有线电视用户基数为18 730万户,数据来源于国家广电总局)自2009年以来,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连续两年增长超过2 000万户,有线数字化整体转换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15.
11月15日下午15时,随着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在香海花园小区宣布“大连有线数字电视第15万个用户开通,大连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完成了15万户。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同日宣布,旗下上海文广互动电视全国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平台(SiTV)与大连天途有线网络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将以其“全业务”运营模式倾力助推大连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积极推进全囡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整体转换,使有线电视数字化在短期内迅速形成全网规模,自2005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在大连召开全国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现场会以来,大连天途有线电视公司以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积极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持续、快速、稳步发展,有线数字用户数现在已发展到56万户。  相似文献   

17.
上海有线电视网络的用户已经超过280万,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但是这280万户相对来说都集中在市区,郊县农村占的比例不到12%。上海郊区有228个乡镇,2991个行政村,1334700户农民。到目前为止还有100多万户农民未看到有线电视。造成上海农村有线电视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结合本人从事有线电视10年的经历,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得出以下几点思考:1 有线电视建设规划的制定,要因地制宜,便于操作,利于发展规划作为一项事业建设的总纲,既要体现长远性,又…  相似文献   

18.
一句话新闻     
《广播电视信息》2007,(9):22-22
上海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 继去年在虹口区2个街道先行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试点取得成功后,上海市今年加快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试点工作推进力度。今年上半年,上海共启动3批整体转换推进工作.覆盖了虹口区8个街道54个小区的2.3万余户居民,实现整体转换约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的交互功能及相关服务获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至此,上海数字电视用户累计已达12万户左右。  相似文献   

19.
数字广电     
中国有线数字电视达到15862.3万户 格兰研究调查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5862.3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约为73.92%(有线电视用户基数为21459万户,数据来源于国家广电总局),我国有线数字化整体转换已步入中后期。截至目前,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有新疆、贵州、山西、宁夏、黑龙江等20家省级行政区及直辖市的有线数字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吉波 《有线电视技术》2001,8(22):28-29,36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用户国。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经达到了8000多万户,有线电视网络的里程超过了240万公里。有线电视网络以其频带宽的特点,被世界各国专家公认为接入网“最后一公里”的最佳选择,因而具有巨大的产业开发价值。构筑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数据网,不仅是众人的期盼,更是有线电视网络实现第二次腾飞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