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接2010年第4期第43页) 3.顶层框架柱钢筋的构造与下料 顶层框架柱分为中柱和边柱两种情况. (1)中柱 中柱到框架柱最高处位置收头,框架柱是框架梁的支座,框架梁纵向钢筋在框架柱中锚固,不存在框架柱钢筋在梁中锚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 4榀叠合框架的足尺实验 ,研究了二次受力叠合框架梁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态。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顶层角节点受弯钢筋的锚固性能 ,提出了角节点受弯负筋的锚固构造 ,供设计人员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唐才均  罗茜 《建筑工人》2013,(12):38-39
10.带外伸梁的顶层端节点构造抗震框架梁水平加腋,边角节点有外伸梁的情况,建议采用柱入梁的锚固方式,两相无矛盾,受力更好。不宜将外伸梁的上部受力钢筋与框架梁的上部受拉钢筋断开,不宜做成纯悬挑粱,纯悬挑梁只有最低限度的安全,没有安全冗余度,安全储备极低(图88)。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8个钢筋混凝土框架顶层端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重点研究了梁、柱配置500MPa纵筋的框架顶层端节点,当梁、柱负弯矩钢筋采用带锚固板的不同搭接方案时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锚固板钢筋梁内搭接方案试件的抗震性能与采用规范GB50010—2002规定的梁内搭接方案试件的抗震性能基本相当,而采用带锚固板柱内搭接方案试件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与梁正弯矩钢筋采用90°弯折锚固的试件相比,在梁正弯矩钢筋中使用锚固板锚固的试件,其梁筋的滑移量相对要小;试验所用锚固板方案的锚固性能可以满足试件抗震性能的要求。最后给出了带锚固板负弯矩钢筋梁内搭接方案以及使用锚固板锚固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范星 《砖瓦》2023,(4):129-131+134
为优化框架梁钢筋施工下料方案,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不必要浪费,对框架梁钢筋施工下料开展优化分析的相关研究。通过框架梁钢筋施工下料计算、构建钢筋施工下料数学函数模型、钢筋下料的整数线性优化求解,设计一种最优下料方案设计思路。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优化后框架梁钢筋施工下料效果最优,实现了对有限资料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唐才均 《建筑工人》2010,31(4):38-43
2.抗震框架柱(KZ)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 首层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如图3所示,楼层(标准层)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如图4所示,图5为定尺钢筋下料与层高的协调示意  相似文献   

7.
丁曙光 《山西建筑》2012,38(27):250-251
从新旧图集的变化入手,对框架柱钢筋的计算做了研究,阐述了框架柱常用的几种构造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箍筋长度,柱基础插筋等,有利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抗震设计的框架梁、框架柱、梁柱节点、及框支柱、剪力墙等均做出了钢筋锚固长度、锚固措施的具体规定。施工图纸中,设计人员也会对钢筋的锚固做出要求,施工人员应认真仔细对照领会。  相似文献   

9.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平法),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节点钢筋锚固构造施工详图进行探讨,便于设计、施工和工程造价人员了解框架节点钢筋相互位置关系,增加相关实际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0.
第八章柱平法看图钢筋构造与下料 (上接2010年第3期第43页) 2.抗震框架柱(KZ)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 首层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如图3所示,楼层(标准层)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如图4所示.图5为定尺钢筋下料与层高的协调示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框架梁端支座变化,计算得出梁端约束变化是造成梁结构性裂缝的根源,根据现行规范图集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纵筋锚固和箍筋加密构造措施,分析其(包括梁柱纵筋的接头位置和数量)控制机理,通过梁柱地震破坏实景,得出保证框架梁塑性铰位置出现措施与柱端箍筋加密的必要性,具体计算受力钢筋偏位对梁承载力的影响,为工程技术人员对框架梁柱关键节点钢筋锚固加密处理进行力学溯源。  相似文献   

12.
张素娟  吕越 《建筑》2004,(12):71-7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抗震设计的框架梁、框架柱、梁柱节点、及框支柱、剪力墙等均做出了钢筋锚固长度、锚固措施的具体规定。施工图纸中,设计人员也会对钢筋的锚固做出要求,施工人员应认真仔细对照领会。但在钢筋施工中,由于对规范理解不深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1、认为施工中使用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就是计算所得的基本锚固长度。试验结果表明: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受混凝土强度、保护层相对厚度、锚筋外形特征、混凝土浇筑状况以及锚筋受力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如带肋粗钢筋的锚固作用明显低于较细钢筋,这…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偶然荷载作用下预知结构的失效机理以及为之提供新的荷载路径是结构抗倒塌设计中很重要的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拟框架结构倒塌破坏的拟静力试验方法并完成了一榀4跨3层的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的倒塌试验。试验中,用机械千斤顶替换底层的中柱以模拟其失效,用电液伺服作动器采用力控制的方式作用在顶层中柱模拟上部结构重力荷载。作动器施加的力通过中柱传递给底层千斤顶,随着千斤顶的逐渐卸载,中柱顶部的作用力通过框架梁传递到两边的柱。在中柱位移456mm时框架梁中钢筋被拉断而倒塌。本文基于试验结果与现象对试验模型框架受力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结构受力机制的转换过程进行了探讨,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塑性机构破坏荷载大约为悬索机构破坏荷载的70%,且可用其来预估框架考虑悬索作用的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现浇框架中,根据抗震要求,梁柱节点区的箍筋需加密(图1)。在施工时,由于节点区钢筋较多,有来自框架梁的负弯矩筋(向下锚固)、支座筋(向上锚固),还有来自纵向框架梁的纵向钢筋及柱子的纵向筋,致使先绑柱钢筋、再放梁钢筋的顺序成为不  相似文献   

15.
张宪江 《城市住宅》2018,(3):119-121
基于工程实例,对钢筋施工排布构造对框架梁、柱节点区框架梁承载力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量化这种影响。钢筋施工排布构造对框架梁承载力的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以确保结构施工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14)框架梁KL侧面抗扭构造钢筋的计算框架梁KL侧面抗扭构造钢筋的锚固如图11所示。侧面抗扭构造钢筋间距由具体设计抗扭计算确定,且当顶面无板时,梁底部最上排钢筋往上到梁顶部最下排钢筋之间间距200mm设置一道;顶面有板时,梁底  相似文献   

17.
带锚固板钢筋的机械锚固性能试验及其最新研究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成了大型混凝土块体中115个Φ25~Φ40钢筋的带锚固板的实体拉拔试验,21个混凝土棱柱体拔出/推出试验和四个足尺顶层框架端节点与中间层端节点试验,简要介绍了我国带锚固板钢筋机械锚固性能试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外带锚固板钢筋机械锚固研究与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8.
唐才均 《建筑工人》2010,31(8):42-45
<正>第九章梁钢筋下料计算(上接2010年第7期第43页)(6)框架梁KL下部钢筋分跨锚固且端跨直锚时的计算框架梁KL下部钢筋分跨锚固时的计算,端支座直锚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际工程的结构设计与现场配合施工经验,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框架结构钢筋设计应明确抗震钢筋的应用范围,以及框架柱纵筋在基础内的锚固长度、楼板边支座上部钢筋弯钩长度等构造问题,通过优化设计,在满足结构受力和经济性的前提下,方便施工,保证计算假定与实际构造相符,纵筋连接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高伟坚 《山西建筑》2006,32(14):62-63
简述了有关钢筋锚固的规范规定,探讨了上下层柱钢筋根数、配筋量不同以及端节点锚固长度不足三方面的钢筋锚固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构造措施,以提高钢筋锚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