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根据前期大气环流、水文要素与年径流量、年最大洪峰流量及各月最大洪峰流量的对应关系和水文要素自身的演变规律等,经过计算分析,作出了我省主要河流控制站1993年的年径流量、年最大洪峰流量展望,供各级防汛部门参考。年径流量:1993年的年径流量总的接近正常年份。黄河龙门、潼关站、渭河林家村、魏家堡、咸阳、华县站基本正常或略偏丰;洛河(氵状)头站正常至偏丰3成;泾河张家山站正常至偏枯3成;汉江武候镇、洋县、安康站基本  相似文献   

2.
根据前期大气环流、水文要素与年径流量、最大洪峰流量及各月最大洪峰流量的对应关系,和水文要素演变规律等,经过计算分析,对我省境内的泾河、洛河、黄河、汉江、嘉陵江等主要河流控制站1990年年径流总量和年最大洪峰流量,汛期(5~10月)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展望(见下表)。全省1990年水情是:年径流总量:黄河潼关、龙门站正常至偏丰2成;泾、洛、渭河主要控制站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3.
根据前期大气环流,水文要素与年径流量,年最大洪峰流量及各月最大洪峰流量的对应关系和水文要素自身的演变规律等,经过计算分析,作出了我省泾、洛、渭、黄河、汉江、嘉陵江等主要河流十二个控制站1995年年径流量、年最大洪峰流量、汛期各月最大流量及洪涝灾害展望,现公布如下,供各级防汛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陕西水利》1994,(2):11-11
根据前期大气环流、水文要素与年径流量、年最大洪峰流量及各月最大洪峰流量的对应关系和水文要素自身的演变规律等,经过计算分析,作出了我省泾河、洛河、渭河、黄河、汉江、嘉陵江等主要河流控制站1994年的年径流量、年最大洪峰流量展望,供各级防汛部门参考。 年最大流量趋势:黄河龙门站正常至偏大3成;渭河林家村、华县站正常至偏小2成,渭河魏家堡、咸阳站正常至偏大2成;泾河张家山站偏大3—6成;  相似文献   

5.
根据前期大气环流、水文要素与年径流量、最大洪峰流量及各月最大洪峰流量的对应关系和水文要素的演变规律等,经过计算分析,对我省境内的泾河、洛河、渭河、黄河、汉江、嘉陵江等主要河流控制站1991年年径流总量和年最大洪峰流量展望如下:年径流总量:黄河潼关站基本正常,龙门站正常至偏丰1成;泾、渭河主要控制站正常至偏丰2成;洛河(?)头站正常至偏少2成;汉江主要控制站偏少1~2成;嘉陵江略阳站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6.
根据前期大气环流和水文要素与年径流量、汛期最大流量及各月最大流量的对应关系,以及水文要素演变规律等,经过计算分析,作出了泾、洛、渭河、汉江、嘉陵江的重要控制站和黄河龙门站1988年径流量、最大流量、汛期(5~10月)各月最大流量的展望(见下表) 全省1988年水情总趋势是: 年径流量:黄河龙门、潼关站正常或偏丰1~2成;泾、洛、渭河、汉江、嘉陵江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7.
根据前期大气环流和水文要素与年径流量,汛期最大流量及各月最大流量的对应关系,以及水文要素演变规律等,经过计算分析,作出了泾、洛、渭、汉江、嘉陵江的主要控制站(张家山、洑头、林家村、魏家堡、咸阳、华县、武候镇、洋县、安康、略阳)和黄河龙门站1989年年径流总量和年最大流量,汛期(5~10月)各月最大流量,黄河潼关站1989年径流总量的展望,供参考。总趋势: 年径流总量:黄河龙门站、潼关站正常偏丰1成;泾、洛河正常至偏枯2~3成;渭河上游正常至偏枯2成,中游正常至偏丰  相似文献   

8.
以汉江上游的两个代表站——石泉和安康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及年最大洪峰流量时间序列为例,对径流特性和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洪水年际变化极不稳定,流量变化幅度很大,年最大洪峰流量变化呈下降趋势;径流年内分配丰枯明显,径流年际分配不均匀,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现采用近似熵(ApEn)及算法复杂度C0作为复杂性测度,对石泉、安康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和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进行了复杂性分析,分析得到年径流量的复杂性比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复杂性大,即年径流序列的随机(复杂)程度越大。这一有益的结论表明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可预测性大于年径流量,进一步研究年最大洪峰流量的预测方法对水库防洪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汉江上游的防洪与发电调度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依据61年长系列水文实测整编资料,首先采用水文比拟法对资料进行断面一致性计算分析;然后采用P-III频率曲线适线法对大汶口(临汶)站年径流量进行分析,掌握丰、平、枯水年的分布规律;对洪峰流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不同保证率下的洪峰流量;分析洪水组成及特性,为水文勘测、预报、防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东 《吉林水利》2021,(11):53-58
基于河流生态水文学理论,以辽河干流为研究区,选取福德店、铁岭、马虎山、六间房4处水文站为代表站,对辽河干流年平均流量、年最大洪峰流量、丰3月(6-9月)流量、枯3月(12-2月)流量4项水文要素的趋势性、突变性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综合利用线性分析法、RVA法法等对辽河干流水文情势变化规律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各代表站年平均流量、年最大洪峰流量、丰3月水期量呈减少趋势,枯3月水期量呈增加趋势;各水文要素均在1960—1965年、1980—1985年和1995—2000年存在突变点;马虎山站河流水文情势RVA法整体改变度为0.674,属高度改变.成果可为辽河流域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0年7月底8月初,昆仑山北坡诸河相继发生有水文记载的最大及较大灾害性洪水,位于和田地区的策勒河出现52年连续实测最大洪峰流量和年径流量;使用策勒水文站的流量及位于昆仑山山区黑山站的降水量、和田气象站监测的逐日0℃层高度,500 hPa、07点和19点的平均气温等环流资料,分析2010年出现的大洪水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对无水文资料地区的河流实施水文巡测,满足水文资料收集范围和增强水文资料的区域完整性需求,运用少量的、不规则的和不定期的实测流量,推算水文巡测辅助站的年总径流量存在诸多问题,至今没有较成熟的方法。本文以代表性河流月径流系列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在揭示出河流径流组成、径流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各时段各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权重,找出其内在规律,初步探讨巡测辅助站在无任何水位测验基本设施、无水位自记传输的可能、无测流设备和巡测设备的条件下,选择最佳的测流时机,采用水文巡测规范规定的流速仪法实测流量,保证其测验精度,用以达到推算年总径流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忽妍丽 《陕西水利》2012,(3):111-112
沣河秦渡镇水文站是陕西省重要的报汛站,年最大洪峰流量是该站设防的重要依据。文中沣河秦渡镇水文站洪峰流量预报方案的编制,采用时间序列组合对秦渡镇站年最大洪峰流量建立预报模型,按照《水文情况预报规范》评价,该预报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结合秦渡镇水文站长期系列水文资料再做调整,可应用于短期作业预报。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利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研究九龙江流域水文要素趋势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降雨量除最大3日降雨量有一定下降趋势外,其余变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各变量趋势变化均不显著;北溪代表站浦南水文站径流量各变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年最大1日和年最小1日径流量下降趋势显著;西溪代表站郑店水文站年、汛期和年最大1日径流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年最小1日径流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年最大1日径流量下降趋势非常显著;石码潮位站年最高潮位在年际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增长趋势;年降雨量存在14 a左右的周期,浦南水文站和郑店水文站年径流量分别存在18 a和13 a左右的周期,石码潮位站年最高潮位存在8 a和34 a左右的周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广东省51个水文站的1977—2014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数据,分析了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的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MK和Pettitt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变化趋势,同时基于单变量和多变量Copula函数进一步分析洪水重现期及洪水联合分布,揭示土地利用对广东年最大洪峰流量频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29(22)个站点年最大洪峰流量有增加(减小)的趋势,且北江的三水、石角、高道和西江的小罗年最大洪峰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站点大多数集中于北江流域和西江流域;(2)Inverse Gaussian和Log-logistic是年最大洪峰流量拟合最优的单变量分布函数,Clayton Copula是年最大洪峰流量拟合最优的Copula函数;(3)在1977—2014年间,51个站点中有10个站点(其中六个集中在鉴江和漠阳江水系,其余集中在北江和西江水系)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有的甚至远远超过百年一遇,剩余的站点洪水的重现期多集中在20~30 a一遇;(4)选取考虑两站点(高道站与石角站、连平站与顺天站、马口站与三水站、潮安站与东桥园站、合江站和高州站)间年最大洪峰流量的联合分...  相似文献   

16.
根据坪石(二)站多年水文资料和近年不断刷新的水文极值,对该站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暴雨洪水等水文要素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对于上下游水利工程防洪发电调度尤其是乐昌峡水利枢纽的调度运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泰安市大汶口水文站1955—2012年降水量、径流量和蒸发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不同时期各水文要素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用R/S法对每个水文要素的变异点及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并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各水文要素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变化趋势呈逆持续性;径流量呈微弱下降趋势,变化趋势为逆持续性;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超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未来的变化趋势将与过去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度较高,降水量与蒸发量、径流量与蒸发量呈负相关,相关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以黄河流域3个重要水文站(兰州站、花园口站和利津站)的历史年径流量序列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变异诊断,在诊断结论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年径流量计算。分析表明:1919—2018年的兰州站和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序列均存在较为明显的跳跃性变异,且最大可能变异位置分别为1932年和1990年;1952—2018年的利津站年径流量序列既存在趋势性变异又存在跳跃性变异,整体上年径流量序列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序列的最大可能变异位置为1985年。针对3个水文站年径流量序列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基于跳跃诊断的二次修正法、混合分布法和分解合成法等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各水文站不同重现期的设计年径流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文要素时间序列的一致性受到广泛质疑,传统水文频率分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精进的水文设计精度要求,如何将非一致性水文要素时间序列转化成符合一致性要求的序列是当今水文数据处理研究的重点。该文以梅江流域松源河上的宝坑站为例,进行水文变异以及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采用Mann-Kendall检测法以及Lee-Heghinian法对宝坑年径流量进行突变点检验,将水文变异序列进行基于趋势分析的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以及基于两P-Ⅲ混合分布的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结果显示:宝坑站年径流量序列在1983年发生了变异;经过一致性修正后,百年一遇年径流量比原始序列减小了3.10%。  相似文献   

20.
黑河调水进入东居延海,一般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人为因素,实施“全线闭口,集中下泄”;二是自然因素,莺落峡以上来一定流量级洪峰流量。通过对黑河上游控制站莺落峡水文站1945~2000年56 a径流丰、枯水年与年最大洪峰流量关系分析,认为黑河年径流丰、枯与年最大洪峰流量关系密切,丰水年径流量大,年最大洪峰流量也大;枯水年径流量小,年最大洪峰流量也小。黑河径流组成中,洪量占有很大的比重。黑河特丰水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达796 m3/s,特枯水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只有289 m3/s。在枯水年,加上水量的沿程损失和洪峰削减比丰水年和平水年大等原因,实现送水到东居延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在特枯水年,难度和风险更大。因此,研究莺落峡站年径流丰、平、枯水年与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关系,对黑河水量科学调度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