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对防雷措施的实施和线路改造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与建议,应加强对雷击故障的深入分析,总结雷击故障中的潜在规律。在雷击故障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雷击故障复现分析方法,以实际雷击故障为例,搜集整理雷击跳闸信息、线路结构特征、地形地貌特征等运行资料,结合雷电监测系统查询的雷击跳闸时间段内跳闸线路走廊的雷电活动情况,判别线路雷击故障性质,采用防雷计算分析方法校验线路的耐雷性能,与雷电监测系统查询的雷电信息比对,核算引起线路雷击跳闸可能的雷击入射点范围。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多次雷击故障复现分析结果得出的故障规律对提出有效防雷措施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输电线路故障原因的自主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行波特征的输电线路故障原因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分布式监测装置采集到的线路故障暂态行波电流,获取雷击、非雷击故障行波特征,建立了线路雷击、非雷击故障与故障行波波形的匹配关系,为输电线路故障原因的自主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击故障是输电线路的主要故障,准确定位雷击故障并识别雷击故障能有效提高和改进输电线路的雷击可靠性水平。针对国内现有雷电故障指示装置不能有效识别雷击性质的不足,研究了雷击闪络后的电流信号特征及输电线路发生反击和绕击时的电位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雷击故障定位与识别方法,同时开发出了输电线路雷电故障指示装置。仿真试验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采用雷击闪络后的电流信号与输电线路发生绕击和反击时的电压信号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进行雷击故障的定位与识别。  相似文献   

4.
雷击故障是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需要对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进行预警以减少其造成的损失。传统雷区预报方法在预报准确性与雷区识别精度之间存在矛盾,难以进一步提高雷击故障预测的准确性。考虑到电力系统运行中积累了大量雷电和雷击故障的历史数据,本文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雷击故障预测方法。首先在历史雷击故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输入特征;然后分别应用粒子群算法和LM算法确定网络初始权值并进行网络训练;最后基于实际雷电数据和电网雷击故障数据对本文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预测80%的雷击故障,可为实际电网的雷击故障防御提供参考。#$NL关键词:雷击; 输电线路故障; 故障预警; BP神经网络#$NL中图分类号:请作者自查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遭受非故障性雷击可能会造成行波保护误动。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短路故障、故障性雷击及非故障性雷击产生的附加电流分量的特征,提出利用基波电流相量变化率快速识别雷击干扰的方法。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或遭受故障性雷击,附加电流分量中的衰减直流分量和基波故障分量导致基波电流相量变化率迅速增大;线路遭受非故障性雷击,雷击后基波电流相量变化率较小。利用S变换确定雷击或故障的起始时刻,依据起始时刻之后基波电流相量变化率的大小识别雷击干扰。EMTDC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线路跳闸率有必要进行输电线路故障原因辨识。通过对输电线路雷击和非雷击故障行波电流的电磁暂态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利用波尾时间差异作为判断条件来进行雷击和非雷击故障辨识的方法;同时,针对故障行波的衰减和畸变,提出以分布式监测技术监测暂态行波电流,以实现输电线路故障原因的准确辨识。  相似文献   

7.
针对架空-电缆混合线路中的高阻瞬时接地故障和架空线路雷击故障,提出采用电流故障行波的2个特征频带中的频谱能量比和波形系数来有效区分雷击非故障与雷击故障、高阻弧光接地故障的思想。利用电磁暂态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架空-电缆混合线路的各种雷击情况进行了仿真,并且对故障行波信号进行了识别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雷击识别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不同类型的故障。  相似文献   

8.
针对输电线路故障类型辨识难题,本文提出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行波暂态特性分析和辨识方法,深度剖析雷击故障行波暂态特性.仿真分析和工程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辨别雷击故障和非雷击故障,以及反击雷和绕击雷等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银川地区输电线路多次发生雷击跳闸事故,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危害需要引起供电企业足够的重视,本文对银川供电局输电线路6类雷击跳闸情况进行现状分析,结合雷击故障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雷措施,进行防雷措施的比较,以达到减少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的自动诊断方法,可扭转传统雷击故障诊断模式缺乏时效性的被动局面。该方法首先在雷电定位系统的基础上接入、匹配线路跳闸和台帐信息,进而判定雷击故障位置;再依据比对输电线路逐基杆塔绕反击耐雷水平和雷电流幅值大小判定雷击故障性质。基于上述方法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已得到初步应用,实现了实时自动诊断雷击绕击、反击和雷击故障点,大幅减少了输电线路因雷击故障导致的停运时间。  相似文献   

11.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情况下的短路点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情况下,由于雷电流幅值差异较大,有可能导致雷击点与短路点位置不同,这就影响了行波测距的精度。此时,雷电波在短路点发生反射,而利用雷电波和短路点反射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计算雷击点与短路点的间距。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在已知雷击点时,通过计算雷击点与短路点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短路点定位的新方法。同时也分析了可能影响该短路点定位的相关因素。EMTDC仿真及实例验证证明了所述短路点定位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宋志明 《现代电力》2011,28(6):23-28
为完善直流输电线路的保护系统,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暂态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PSCAD分别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包括线路、杆塔、绝缘子串等)落雷闪络模型和直流输电系统模型;仿真了线路不同位置遭受雷击情况对直流输电系统的影响,直流线路保护区内外发生典型故障、双极运行模式下故障极对健全极的影响等多个暂态过程;利用小波变换进行信号分解分析,寻找出能够表征线路落雷导致系统故障或不致系统故障的明显暂态特点,分析能够体现不同类型故障的特征信号以及双极运行工况下,消除故障极对非故障极干扰的措施等问题.结果表明,上述研究对高压直流输电的安全控制与保护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800 kV直流输电线路雷击电磁暂态分析与故障识别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雷击±800 kV直流输电线路时,在未造成故障的情况下,其电压行波围绕原直流量上下交替变化,电压行波在多次折反射后,由于色散最终将衰减为零。因双极直流线路间存在电磁耦合,雷击线路时的电压行波在雷击后起始的一段时间内变化一致;在雷击造成故障或线路非雷击短路的情况下,相当于故障点突然叠加故障激励源,其电压行波被突然截断,此后的变化过程类似于直流激励合闸电路的动态过程。在雷击线路故障后起始的一段时间内,故障极电压迅速衰减,而健全极电压则上升。据此构成故障选极判据。在雷击造成故障或线路短路情况下,初始电压行波对应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特征为极性相反、数值相等。据此特征构造故障行波的识别方法。2个判据相结合以期提高可靠性。该方法的物理概念清晰,大量的EMTP暂态仿真表明,方法可靠且有效。  相似文献   

14.
研究和识别输电线路雷击干扰的暂态特征对研制基于暂态量的保护及提高其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形态学多尺度形态分解可以将复杂信号分解为具有物理意义的各部分,并且能凸显波形的局部特征。基于此,运用数学形态学对±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雷击未故障、雷击故障和其他原因接地故障的暂态电流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高、低频段上的谱能量,并用这2个谱能量的比值构成主判据,实现雷击干扰与故障状态的识别。根据电流首波头的第2尺度和第6尺度分解波形的电流幅值最大值的比,进一步判别是雷击故障还是其他原因接地故障。通过大量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00 kV葛岗线雷害事故的统计分析,探讨了雷害事故的规律,结合葛岗线沿线地形地貌、杆塔保护角、雷击事故实例等,分析了雷害原因,提出了防雷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对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引起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综合评估输电线路各项防雷措施.结合现场微地形、微气候条件,在满足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前提下,针对一般架空输电线路给出综合防雷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雷电流在输电线路传播时,可能导致线路的绝缘薄弱环节被击穿,发生短路故障,此时现有时域行波测距算法只能获取雷击点位置而无法获取精确的故障距离。因此,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点与短路故障点不一致的情况,提出一种综合利用输电线路两端电流行波的时域信息和频域信息的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线路两端故障电流行波的时域信息判断雷击点位置,然后利用雷击点与短路故障点存在的位置关系判断输电线路短路故障点位置区段,最后根据线路双端或单端的故障电流行波固有频率计算短路故障点距离。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点与短路故障点不一致情况下对短路故障点定位精度高,且不受雷击点与短路故障点位置、过渡电阻及噪声干扰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能谱的电力暂态信号分类识别方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陈小勤  何正友  符玲 《电网技术》2006,30(17):59-63
为区分故障性暂态信号与非故障性暂态信号,在研究电力系统各种暂态信号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500kV输电线路EMTDC仿真模型,并产生了单相断路器操作、电容投切、接地短路、一次电弧故障、非故障性雷击和故障性雷击6种类型的暂态信号。利用多分辨分析的小波变换提取上述各暂态信号的频带能量特征和局部能量特征,总结得到了能量统计图。分析了各暂态信号的能量分布特点,并从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暂态信号分类识别的判据。大量的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220kV永红线雷击故障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细楚 《湖北电力》2009,33(4):72-74
如何有效防止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是困扰供电企业的一大难题,它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随州属于多雷区,雷击线路跳闸故障时有发生,雷击已成为影响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雷击输电线路既可能导致保护误动作,又可能侵入变电站,引起系统过电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S变换的雷电侵入波对电网的扰动监测及其识别方法。基于变电站母线电压实时监测信号,利用S变换技术提取电压暂态信号在时域和频域内的波形特征,根据信号的主要谐波次数及其幅值大小和基波电压跌落差异,构建了普通短路故障、故障性雷击与非故障性雷击和其他扰动信号的识别判据。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故障类型、故障接地电阻、故障初始时刻、雷击相别及雷电流大小的影响,识别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