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卫红  高志成 《山西电力》2002,(A01):35-37,58
根据阳城电厂机组的调试情况,介绍了FW“W”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诸手段的作用及调整思路,分析了高负荷下燃烧不稳定及飞灰可燃物含量高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对FW“W”火焰锅炉设备性能作一评价,并就今后运行及设备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电厂2台300MW机组"W"型火焰锅炉存在启停备用磨煤机助燃用油消耗量大以及2台磨煤机运行时锅炉燃烧不稳、飞灰和炉渣可燃物质量分数高的问题.在分析"W"型火焰锅炉设备特点及锅炉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启停备用磨煤机不投油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成功,并提出了具有较高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2台磨煤机运行组合方式.结果表明:通过对粗粉分离器改进、增加炉膛卫燃带面积以及加强燃烧调整,可以有效降低2台磨煤机运行时飞灰和炉渣可燃物的质量分数,提高锅炉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聊城发电厂600MW"W"火焰锅炉投运后存在燃烧不稳定,受热面积灰、结焦严重,蒸汽参数达不到设计值等影响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通过优化燃烧调整试验,分析总结煤粉细度、主导火焰、磨煤机运行方式、卫燃带面积等因素对上述问题的实质性影响,提出了磨煤机运行方式优化、运行中后墙火焰主导为主、减少卫燃带面积等实现燃烧优化的具体措施。燃烧优化调整后的机组运行结果表明:改善了燃烧状况,稳定了机组运行,提高了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4.
"W"火焰锅炉卫燃带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达到稳定燃烧、降低飞灰可燃物,克服炉膛结焦影响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根据"W"火焰锅炉的特点,提出了"W"火焰锅炉卫燃带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鉴于国内W型火焰锅炉低氮改造成功案例较少,邯峰电厂根据"多级引射、耦合回流、分级燃烧"W型火焰锅炉低氮燃烧理论,对美国福斯特惠勒能源公司(FW公司)设计生产的660 MW W型火焰锅炉燃烧系统进行了低氮改造,在锅炉效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NOx排放量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对目前FW技术W火焰锅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调整大幅度提高了该炉型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和经济性,同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在技术上实现创新和突破,为同类型W火焰锅炉乃至其它类型W火焰锅炉的设计、选型、技术改造和优化调整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促进了我省电站W火焰锅炉节能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FW技术的W火焰锅炉存在NOx排放量高的问题,基于"多级引射、耦合回流、分级燃烧"的低氮燃烧控制机理,对某台660 MW机组FW技术的W火焰锅炉进行低氮燃烧改造,并通过指标考核体系和运行稳定与安全评价体系对改造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过程中通过与合同保证值的比较以及改造前后试验数据对比突出改造后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B&WB-2028/17.4—M型“W”火焰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情况,探讨影响燃烧调整主要因素,分析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W火焰锅炉的特点.对冷态试验、运行控制、燃烧调整等调试运行要点做了探讨和总结,并从实际经验和设计原理出发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FW型W火焰锅炉高负荷运行提高氧量困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阳城国际发电有限公司FW型W火焰锅炉燃烧及火检信号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目前同类型W火焰锅炉所存在的高负荷下火检稳定性变差、燃烧不稳、提高氧量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改善一次风气流的着火条件,可提高高负荷时燃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W”型火焰锅炉通过变工况燃烧调整,燃煤掺烧,寻优运行方式,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运行经验。改善了机组的安全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阳城电厂W火焰锅炉燃烧调整遇到的燃烧不稳,高负荷灭火,氧量沿炉膛分布不均等问题,分析其基本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宋绍伟 《电力设备》2006,7(10):73-76
通过对菏泽发电厂300MW“W”火焰锅炉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结合该锅炉燃烧系统设计特点,认为其发生燃烧脉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偏低,燃烧器出力、锅炉供风以及燃烧调整不平衡,燃煤煤种偏离设计煤种过大,炉膛卫燃带脱落,各煤粉管道风煤比偏差过大。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对于今后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发电燃烧方式与炉型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生物质发电的燃烧方式及炉型选择问题,文章结合生物质燃料的特点,分别对悬浮燃烧、层燃燃烧及流态化燃烧等燃烧方式及几种炉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在选用燃烧方式以及炉型时,必须结合燃料的特性和具体的燃烧方案进行细致分析后而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火电厂煤质波动大、难燃烬无烟煤比例大的现状,探讨了“W”火焰锅炉直吹式双进双出磨煤机制粉系统混煤的掺烧方式,进行了“磨内掺混,炉内混烧”和“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对比试验,在负荷不高时,“磨内掺混,炉内混烧”和“分磨磨制、炉内掺烧”两种掺烧方式经济性相差不大,但在高负荷下“分磨磨制、炉内掺烧”方式优势明显,锅炉效率提高了1.79%。  相似文献   

16.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受到制粉系统制约的问题,阐述了某电厂300 MW机组HG - 1025/17.5 - YM36型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燃料特性,计算了在不同褐煤掺烧比例以及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制粉系统热平衡,分析比较了4种干燥方式对制粉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以“热风+冷风”为合理的干燥方式,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磨煤机组合下褐煤掺烧比例及锅炉最大负荷,褐煤掺烧经济性分析结果证明了机组掺烧褐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预测炉内煤粉燃烧过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把湍流理论、辐射理论以及煤粉燃烧理论应用于锅炉燃烧室三维流动、气固两相、带化学反应的燃烧过程的数值计算,给出了数学模型、解法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运用所编制的计算软件对420t/h锅炉进行了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其结果能反应该类锅炉的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18.
锅炉燃烧调整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 H G 220/9.8 Y M10 型锅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了解燃烧调整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基于高风温无焰燃烧原理的新型锅炉,探讨在炉膛内实现高风温无焰燃烧的途径及锅炉烧嘴的布置方式,分析锅炉特点和开发的技术路线。该种锅炉关键是应用一种基于分区燃烧和烟气再循环的蓄热式烧嘴。烧嘴蓄热体吸收具有炉膛温度的烟气显热,产生接近炉膛温度的高温空气。烧嘴中可集中或对称布置,设置炉外或炉墙内。保护具有高效节能、低NOx污染和结构紧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低挥发分煤的燃烧与"W"型火焰锅炉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传凯 《中国电力》2004,37(7):37-40
基于低挥发分煤燃烧特性的分析及国内外低挥发分燃煤锅炉的设计经验,针对现有“W”型火焰锅炉运行问题所进行的研究表明,锅炉燃烧及制粉系统的设计与低挥发分煤燃烧特性的良好匹配是运行性能优劣的关键所在。为确保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必须将燃用煤质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对部分“W”型火焰锅炉燃烧系统的设计宜作进一步改进;在磨煤机及制粉系统的选型设计时,应留有足够裕度,保证满负荷运行中合理的煤粉细度R90=0.5nVda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