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冲 《冶金自动化》2000,24(5):63-65
近十几年来 ,国内的连铸生产取得了飞速发展 ,而能否实现不锈钢连铸坯尤其是大断面连铸坯的在线切割 ,是关系到连铸机能否提高连续作业时间、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连铸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在水平连铸机上 ,经过对切割工艺参数、控制系统的多次实践总结和反复改进 ,1996年在浙江温州丰业集团不锈钢分厂连铸机组上成功地实现了大断面不锈钢连铸坯的在线切割 ,切割率达100 % ,一直运行至今。1997年初 ,又为浙江湖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不锈钢连铸机组配套设计了在线切割系统 ,并进行了静态切割试验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王志军 《河南冶金》2014,22(4):13-14
430不锈钢是铁素体不锈钢中应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在工业试验条件下,为了提高430不锈钢连铸坯等轴晶率,以430不锈钢在连续浇铸过程中连铸坯等轴晶率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浇铸长度的连铸坯等轴晶率,找出其变化规律,并对炉次之间仅有的化学成分和过热度的变化对连铸坯等轴晶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连铸工艺下,430不锈钢在连浇过程中不同炉次之间连铸坯等轴晶率的变化不显著,但浇次头坯和尾坯等轴晶率纵向却呈现出不均匀特性,另外提高钢中[C]+[N]%含量和降低浇铸过程中的过热度对430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等轴晶区域的扩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我公司生产1Cr13不锈钢轧材情况,对比1Cr13不锈钢连铸坯与模铸坯轧材的内部质量差异,重点围绕轧材内部质量差异较大的炉号作了分析对比,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发现1Cr13不锈钢连铸坯轧材内部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由连铸坯的缺陷、轧制过程中较小的压缩比和1Cr13不锈钢的化学成分造成的,对此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1.前言太钢第三炼钢厂的1280mm立式板坯连铸机,已于1985年12月28日拉出了第一支不锈钢板坯,填补了我国不锈钢板坯连铸技术的空白,三年来已经生产不锈钢连铸坯5万吨左右,为太钢不锈钢生产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连铸采用保护渣浇注技术是提高铸坯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的传热模型,对304不锈钢板坯连铸过程中坯壳生长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304不锈钢板坯在连铸过程中坯壳生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碳钢和不锈钢材质的电阻率差异性,以及304不锈钢软接触电磁连铸的中试试验结果,证实了不锈钢软接触电磁连铸的可行性。进而,在商业级规模铸机上分别开发了不锈钢圆坯和方坯软接触电磁连铸系统,进行了不同钢种、不同保护渣条件下的相关工业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不锈钢圆坯和方坯软接触电磁连铸在不超过150 kW的电源输出功率条件下,均能获得较佳的振痕去除效果,改善铸坯表面质量。对获得的铸坯进行免修磨轧制成[?]8 mm线材,并经过固溶热处理以及酸洗等工序,使线材成品的综合成材率提高3%以上。多次生产试验采用不间断连浇方式,期间,软接触电磁连铸设备系统生产稳定可靠,未发现液面异常波动以及铸坯低倍组织卷渣等缺陷,使软接触电磁连铸技术向商业化生产运营迈出了关键一步。最后,讨论了软接触电磁连铸技术拓展至不锈钢板坯断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对不锈钢连铸坯在热连轧时产生裂边的炉号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裂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连铸坯边部有大量的以氧化铁、氧化铬为主的氧化夹杂物,氧化夹杂物的存在削弱了基体的结合力,从而在热加工时导致严重开裂.同时,结合生产过程特征,提出了改善连铸坯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厚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不锈钢是可行的。利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和薄带铸轧组合方案生产不锈钢可以更好地形成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不锈钢/Q235经爆炸焊及其爆炸焊+热轧生产的复合坯或板的界面成分、组织、力学性能,用爆炸复合理论解释了复合钢板性能提高的原因,从而证实该工艺上是上前生产复合板的理想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不锈钢连铸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巍  刘浏  韩志军 《钢铁》2004,39(Z1):561-565
分析了不锈钢凝固特点、铸坯表面缺陷产生机理和3种类型不锈钢连铸工艺特点,提出了适合不同不锈钢的连铸工艺参数和提高不锈钢表面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戴秀东 《山西冶金》2010,33(4):26-28
通过对304不锈钢连铸坯表面裂纹产生的原因如钢种特性、连铸过热度、冷却强度以及拉速等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消除304不锈钢连铸坯表面裂纹缺陷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徐国华  张国富 《特殊钢》1999,20(5):44-45
1 VOD生产不锈钢1.1 不锈钢(1Cr18Ni9Ti)连铸工艺流程:20tHPEAF→30tVOD精炼炉→板坯连铸机→修磨→出场。15t×2座EAF并包1.2 不锈钢连铸坯生产情况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锈钢连铸坯产量见图1。图1 浦东1994~1997年不锈钢连铸坯的产量Fig.1 AnnualoutputofstainlesssteelcontinuouscastingslabatPudong  由于采用VOD二步法冶炼不锈钢,可使初炼炉大量装入廉价高碳及中碳铬铁,与电弧炉直接冶炼…  相似文献   

13.
李志斌 《天津冶金》2007,(5):19-20,33
简述了18—8不锈钢的凝固特点以及影响连铸坯振痕深度的因素。通过优化连铸振动工艺,提高拉速与振频,选择适宜的保护渣等,有效地降低了18—8型不锈钢连铸坯振痕到0.33μm以下,达到了铸坯无修磨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影响连铸坯质量的因素,结合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实际,对连铸矩形坯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青山钢铁公司采用IF→AOD→LF→CC的生产工艺,用R10米弧形连铸进行了321连铸工艺的试验研究。通过对321不锈钢钢种特性的研究,找出了影响321不锈钢连铸工艺的关键环节和影响连铸坯质量的主要因素,成功开发了321不锈钢连铸工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圆坯生产中出现较严重的纵裂、结疤、皮下夹渣等表面缺陷,经过试验对比和分析研究,找出了产生上述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合理控制钢水浇注温度、选用适宜的连铸保护渣及浸入式中包水口,大大减少了不锈钢连铸圆坯的表面缺陷,各种缺陷比例均控制在4%以下,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常锷  王立江 《钢铁》2012,47(8):27-30
 铁素体不锈钢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柱状晶会影响钢的成形性,减少甚至避免铸坯柱状晶的形成,促进等轴晶的形成,对铁素体不锈钢来说尤为重要。采用连铸和模铸的试验方法浇铸了铁素体不锈钢430,以分析影响其凝固结构的因素。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对430不锈钢连铸坯等轴晶的形成作用显著。无论模铸试验还是连铸试验,冷却强度对430铸坯柱状晶的形成都有明显的影响。在模铸试验条件下,碳、氮含量越高,越有利于其凝固时等轴晶的形成;在连铸试验条件下,由于温度梯度大,碳、氮含量对凝固组织的影响被削弱,但如果对钢液进行搅拌,碳、氮含量的变化对凝固组织仍然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方坯弧型连铸机上进行三次试验,共浇注了六炉奥氏体不锈钢,浇成四炉,拉出不锈铜连铸坯80余米,铸坯质量尚好,用1Cr18Ni9连铸坯经二火锻成φ80mm 管坯,再剥皮至φ75mm 光管坯其综合成材率为75.26%,比不锈钢模注提高4.52%。攻关组对连铸机的结晶器振动形式,无氧化保护浇注,开浇工艺,二冷制度及铸坯在线切割等项目进行攻关,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和设备改进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日前,宝钢不锈钢事业部炼钢厂连铸不锈钢日送坯量达到了5013吨,创投产以来新高。 根据不锈钢事业部生产计划,5月份不锈钢产能得到了进一步释放。而其中日送坯量是连铸产线能否适应产能提升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整个物流畅通的关键所在。为打通产能提升瓶颈,炼钢厂通过组建攻关团队,协同攻关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鹏飞  翟俊  杨永杰 《特殊钢》2022,43(5):47-50
430钢连铸板坯经喷丸处理后可以去除连铸坯表面原始铁鳞与保护渣残留,铸坯平均振痕深度降低0.13 mm。喷丸处理铸坯经加热炉加热后生成的氧化铁皮结构与基体存在明显界面,在热轧与酸洗过程容易去除,避免了夹渣与氧化残留造成的冷板表面粗糙条纹类缺陷,酸洗板表面粗糙度由3.15μm降低至2.78μm,冷板粗糙度由0.047μm降低至0.041μm,冷板表面质量接近修磨工艺。430不锈钢铸坯喷丸工艺可替代修磨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