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国内外架空绝缘导线防雷击断线装置的特点,开发研制出一种防止10 kV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用的新型防雷金具.对防雷金具分别进行了大电流热稳定试验、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和工频电弧烧灼试验,三方面的技术性能全部满足试验要求.该新型防雷金具能定位雷电冲击放电路径,疏导工频电弧弧根,起到保护绝缘导线免于雷击断线的作用,并且具有免维护、免杆塔接地等特点,特别适合在城区杆塔不能接地的场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10 kV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机理及现有的一些主要防治方法。然后对架空绝缘导线防雷击断线装置——过电压保护器的保护性能进行了详细的仿真研究。结果发现,过电压保护器至少要隔一基杆塔装一组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如要取得全面的保护,则必须采用每一基杆塔均安装一组过电压保护器的方式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配电网各类防雷技术的技术性及经济性,针对10 kV电压等级配电网,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技术建议,涉及线路防雷和设备防雷两个方面,前者包括架空线路安装避雷线保护、线路避雷器保护以及架空绝缘线路“疏导式”防雷等,后者包括配电变压器防雷、变电所内的开关设备防雷以及户外线路开关设备防雷等,研究结果可为10 kV配电网的防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10kV配电线路直击雷和感应雷过电压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防雷措施下线路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安装方式下防雷装置的防雷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防雷措施对线路感应雷耐雷水平提高的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多腔室间隙、氧化锌避雷器、避雷线和防弧金具;多腔室间隙和避雷器可大幅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感应雷跳闸率可降至0左右;接地电阻从0增至30Ω时,安装避雷线、避雷器、防弧金具和多腔室间隙时线路的直击雷跳闸率增大幅度分别为36.1%、13.9%、5.3%、2.3%;防弧金具主要保护本级杆塔,避雷器和多腔室间隙对邻近杆塔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多腔室间隙的防护效果优于避雷器。  相似文献   

5.
谢化安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2):196-199,244
针对高耸建筑群的存在会降低周边10kV架空线路雷击跳闸率的问题,根据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建筑物的存在对附近10kV架空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影响,并结合电气几何模型的击距理论分析了引入高耸建筑物后导线暴露弧与大地暴露弧交点的变化及建筑物相对介电常数、高度、距离、面积对雷电先导阶段导线附近电场、感应过电压和感应雷跳闸率变化的影响,为城区10kV架空线路防雷水平的评估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效节能系列电力金具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机理研究开始,通过科学研究和大量试验,研究开发改性增强复合材料(PA-G-F-200型),用于制造电力金具,各项性能指标满足电力金具材料的技术要求,并具有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利用该材料试制了系列悬垂线夹、系列耐张线夹和500 kV四分裂导线间隔棒等产品,并通过了相关性能试验,符合相关金具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66kV交流输电线路下相导线绝缘斗臂车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并进一步提高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主要从带电作业时的安全距离、绝缘斗臂车的绝缘性能能否满足相关要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开展了绝缘上臂及整车泄漏电流试验、绝缘上臂交流耐压试验、绝缘模拟人绝缘泄漏试验,结果表明,在额定线电压下绝缘上臂和整车泄漏电流最大值分别为60.7、65.0μA,满足规程要求;作业人员穿戴全套屏蔽服接触带电模拟导线的实操试验中无任何不适感。可见使用配网绝缘斗臂车为66kV交流输电线路下相导线开展带电作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750 kV线路雷电性能及750 kV变电所和开关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指出造成750 kV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是绕击。建议增加地线间距和提高绝缘子串绝缘水平以减小跳闸率。通过对兰州东变电所雷电侵入波的计算分析和变电所的特点,提出2种相应的MOA布置方案,并验证了绝缘选择的安全裕度,得出2种方案均可以满足防雷要求。  相似文献   

9.
锦屏-苏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次大量应用四层铝股结构900 mm^2大截面导线,由于铝钢比大,导线中铝线承担的拉力相对较大,按传统经验设计的压接管对导线的握力不满足标准的要求.为最大程度减小压接引起的铝线强度损失,提高金具对导线的握力,进行了金具的优化设计研究.在分析握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不同内径和拔梢长度的铝管的正交试验方案,金具与同一导线压接后进行握力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得到内径和拔梢长度对金具握力的影响规律.对于900/40导线配套的压接管,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铝管内径和拔梢长度有利于提高金具握力.推荐了优化的压接管尺寸用于金具制造,工程抽检结果表明优化后金具的性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金寨地区10kV配网为研究对象,使用EMTP软件建立金寨地区典型配网线路模型,分析了金寨地区落雷情况和线路耐雷水平对雷击跳闸的影响,以及地闪特征与雷击跳闸次数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金寨地区线路雷击跳闸次数与落雷情况具有强相关性,近3年线路跳闸次数提高主要是由于金寨地区地闪密度及地闪强度提高。基于金寨地区地闪时空分布特性,提出10kV配网线路防雷改造措施,并分析了线路防雷改造后与10kV开关站的绝缘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EMTP的同塔并架多回线路防雷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10 kV和220 kV单条输电线和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的仿真和计算,分析研究在多种雷击方式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采用国际通用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分析的仿真软件Elector-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EMTP),对雷电侵入波在输电线路上所产生的过电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过电压分布和变化的规律,进而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限制雷电侵入波过电压。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中压配电网10 kV至20 kV电压等级的升压改造问题,从主要配电设备特点出发,提出了改造初期利用20/10 kV互联变压器为20 kV供电区域提供电源点的过渡方案,分析了其余升压改造过渡问题,包括两种不同电压等级新旧配电网络的共存和互联、改造初期20 kV配电设备的降压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冲击电晕对1 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针对现有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并无电晕模块、且只建立相导线上电晕模型而忽略避雷线上的电晕所存在的不足,基于电晕库—伏特性,采用ATP-EMTP软件分别建立了避雷线与相导线的电晕等值电路模型,并与Jmarti线路相结合,仿真分析了1 000kV交流输电线路反击与绕击耐雷水平。结果表明,不论考虑工作电压与否,与不计电晕相比,计及电晕可使1 000kV交流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提高近21%,绕击耐雷水平提高40%以上,为1 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10 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是感应雷。为分析各因素对感应雷耐雷性能的影响,从而实施有针对性的防雷治理改造,依据电磁场法推导了感应过电压的计算公式,选取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10 kV四回路直线塔BB 20,分析了雷击点位置、杆塔高度、线路绝缘水平对杆塔耐雷性能的影响。基于增加放电路径通道长度的原理,提出通过加装复合绝缘塔头或横担的方法来提高杆塔耐雷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雷电过电压的分类,分析了10kV和35kV配电线路防雷技术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实践应用的结果表明,10kV配电线路应重点考虑感应雷击过电压的防护,35kV配电线路则应同时考虑感应雷击和直击雷的防护。  相似文献   

16.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China and several other countries are predominantly neutral inefficiently grounding systems (NIGSs), and more than 80% of the fault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 single-phase-to-ground (SPG) faults. Because of the weak fault current and imperfect monitoring equipment configurations, method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aulty line sections with SPG faults in NIGSs are ineffectiv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ion-level phasor measurement units (PMUs) provide further comprehensive fault information for fault diagnosis in a distribution network. When an SPG fault occurs, the transient energy of the faulted line section tends to be higher than the sum of the transient energies of other line sections. In this regard, transient energy-based fault location algorithms appear to be a promising resolution. In this study, a field test plan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for a 10 kV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nsient energy-based SPG location method in prac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地区750 kV输电工程导线可见电晕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第一条750kV输电线路经过地区海拔高度基本在2000m以上,与国外已经运行的750kV输电工程的运行环境有较大差异。在其线路设计中,导线的电晕特性对导线的选型有重大意义。用分裂导线控制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可以避免大量的电晕损失。通过导线起晕电压试验,研究了导线表面场强计算,获得了高海拔地区750kV输电工程设计基本参数,其研究成果推动和支撑了西北750kV输变电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DSP+ARM硬件平台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重点分析了装置的软、硬件结构及特点。并根据微机输电线路保护的特点,对装置应用的保护原理和保护功能配置进行了说明。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的硬件平台,装置具有功能完善、运行可靠、可扩充性好的特点.能很好地适用于220kV及以下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