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氧化镁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常温碱性条件下化学镀所得的低P含量的Ni-P/Co-P阴极具有优良的析氢性能。为提高其稳定性,本文采用Fe基体上内层为化学镀Ni-P,外层为化学镀Co-P的镀层结构。与单一镀层阴极相比,该复合阴极具有较好的抗反电流性能和长期的电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对用化学镀制取Ni-P/Co-P磁记录介质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基片进行合适的预处理后,首先化学镀一层Ni-P合金层,厚度在24μm左右,然后再化学镀Co-P磁性合金,可获得良好的磁记录性能。  相似文献   

3.
溶液pH值对化学镀Ni-Co-P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珍 《电镀与精饰》1999,21(1):17-18
在化学镀中镀液的PH值不仅影响施镀过程的沉积速度,而且还将直接影响镀层成分及镀层性能。着重研究了溶液PH值对化学镀Ni-Co-P的影响,比较了化学镀Ni-Co-P和Ni-P镀层的性能,以及热处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化学镀Co—W—P三元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镀液中各组分及pH值与镀层中钨、磷含量的关系,获得Co73W16P11合金镀支,并通过人工汗液浸泡试验比较了Co-W-P合金镀层与不锈钢、Co-P、Ni-W-P、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5.
洪祥乐  王孝荣 《电镀与涂饰》1995,14(3):36-38,49
研究了化学镀Ni-P-SiC复合镀层的工艺、镀液组成和镀层性能。镀液中的SiC微粒含量为10 ̄15g/L时,可得以硬度和耐蚀都较高的镀层。  相似文献   

6.
提出细纱机钢领化学镀Ni-P-PTFE工艺及其维护管理,Ni-P-PTFE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润滑、耐磨、耐蚀性能,硬度高、摩擦系数小。  相似文献   

7.
非晶态镀层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青 《电镀与精饰》1996,18(4):26-28
概述了非晶态镀层的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了金属-金属系中Fe-W、Fe-Mo、Ni-W、Ni-Mo、Co-W,金属-半金属系中Ni-P、Co-P、Ni-Mo-P、Ni-W-P、Fe-Ni-Cr-P,Cr-C等非晶态镀层的组成,结构,特性等。  相似文献   

8.
非晶态镀层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非晶态镀层的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了金属--金属系中Fe-W、Fe-Mo、Ni-Mo、Co-W,金属-半金属系中Ni-P、Co-P、Ni-Mo-P、Fe-Ni-Cr-P、Cr-C等非晶态镀层的组成、结构、特性等。  相似文献   

9.
化学镀非晶态Co-Ni-P薄膜磁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化学镀Co-Ni-P薄膜镀态下为非晶态结构,Co-Ni-P薄膜的矫顽力较低,矩形比较高,其易磁化方向与膜面垂直。薄膜越厚,矫顽力越高,矩形比越低;镀液的pH值越高,矫顽力越高;当以化学镀Ni-P合金作为中间镀层时,可获得较高的矫顽力和矩形比。  相似文献   

10.
化学镀Ni-Cu-P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及图表论述了化学镀Ni-Cu-P的工艺条件,探讨了认的主要组成,镀液的PH值、施镀时间对镀层中Ni、Cu、P含量及镀层的沉积速度的影响,总结了随工艺参数变化镀层成分变化的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丁学谊  朱立群 《电镀与涂饰》1997,16(4):15-16,20
比较了化学镀Ni-P合金层,不锈钢和黄铜片在高温下对航空煤油热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层在航空煤油中具有较好的热安定性。  相似文献   

12.
化学镀非晶态Ni—Mo—P合金析出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Ni-Mo-P非晶态合金形成过程的研究,借鉴表面催化理论对Ni-P二元合金析出机理的解释,提出了Ni-Mo-P三元合金镀层的析出机理。  相似文献   

13.
电沉积锌钴磷合金时阴极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在氯化物镀液中电沉积Zn-Co-P合金时的阴极行为。认为在镀液中加入配体柠檬酸钠可以提高阴极极化。加入次磷酸钠有利于合金镀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化学镀Ni—Cr—P合金结构及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化学测试及XRD、XPS等方法,研究了化学镀Ni-Cr-P合金的结构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碱性溶液中使用络合剂可以获得化学镀Ni-Cr-P合金,其结构主要决定于合金中的磷含量,高磷合金为非晶结构。铬显著地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能,铬在合金表面膜中富集是合金在1mol/L HCl溶液中产生钝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化学镀Co-P/Ni-P磁记录介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化学镀制取Ni-P/Co-P磁记录介质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基片进行合适的预处理后,首先化学镀一层Ni-P合金层,厚度在24μm左右,然后再化学镀Co-P磁性合金,可获得良好的磁记录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示差扫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磷含量的Ni-P合金镀层的晶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镀层晶化的进行,硬度提高,当热处理温度达420℃时,镀层全部转化为晶态结构,主要为弥散分布的Ni3P相,硬度大到峰值,高磷镀层的硬度高于低磷镀层,但在镀态,则低磷镀层的硬度高于高磷镀层。  相似文献   

17.
联氨化学镀液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联氨化学镀工艺所获得的镀层纯度很高,不含P、B等非金属元素,不存在还原剂的氧化产物累积,近年来在许多合适和特定场合应用时受到人们重视。总结了联氨化学镀类型,其中包括化学镀Ni、Pt、Pd、Cu、Ni-Mo、Ni-Co、Ni-Fe及Ni-Sn-W等多种镀液,提供了这些镀液的组成、工艺条件。并介绍了联氨的还原性质、获得的一些镀层特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加热温度对化学镀Co—P合金晶体结构和硬度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镀Co-P合金层在镀态下为晶态,是磷在钴中的固溶体,晶粒较为细小。随加热温度升高,晶粒长大、应力松驰,析出了金属化合物Co2P和CoP2相,并发生了α-Co向β-Co的同素异构转变。化学镀Co-P合金层镀态硬度为482.4HV,经400℃×1h处理后可达峰值820.9HV。  相似文献   

19.
“电沉积Ni-W、Ni-W-P非晶态合金”简介文献报道,Ni-W-P非晶态合金具有优良的高耐蚀、高耐磨性能,在汽车CASS抗蚀试验中,Ni-W与Ni-W-P镀层的抗蚀性能至少为相同厚度化学镀Ni-P合金的三倍,硬度超过镀硬Cr,为1000~1300H...  相似文献   

20.
化学镀非晶质电阻膜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化学镀非晶质电阻膜分类和制作技术,其中包括Ni-P,Ni-W-P,Ni-Mo-P,Ni-Cr-P,Ni-B,Ni-W-B,Ni-Mo-B,Ni-B-P,Ni-P-SiC以及Ni-B-SiC等非晶质电阻膜的化学镀技术。介绍了化学镀非晶质电阻膜的形成机理。归纳了化学镀非晶质电阻膜的优点,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