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向阳  杨红颖 《软件》1994,(10):33-39
本文从DOS内核堆栈区出发,详细剖析了DOS的“不可重入性”,提出了三种避免内核重入对策,并对三种对策进行了优缺点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DOS内核堆栈区出发,详细剖析了DOS的“不可重入性”,提出了三种避免内核重入对策,并对三种对策进行了优缺点比较。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软件最大堆栈深度(worst-case-stack depth,WCSD)是指导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的重要指标,然而它的测量却极其困难.通过详细分析堆栈使用原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多层中断叠加模型并提出一种WCSD动态检测方法,以检测嵌入式软件堆栈深度上限.同时,基于嵌入式软件全数字仿真平台完成实验以验证该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法可测得较准确的WCSD结果,有助于在降低内存开铕,保证嵌入式系统的堆栈安全以及提高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在Intel 32位CPU及Windows系统下实现了不可执行堆栈。设计了一个内核驱动程序,将应用程序的堆栈移动到代码区的上部,并修改代码段的限长将堆栈区排除在代码段之外。堆栈中的攻击代码被执行时,CPU就会触发一个保护异常,攻击代码不能继续执行。这种方法能够防范各种已知及未知的堆栈溢出攻击,性能开销低于基于页的防护方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区交换的弹出型TSR的设计与实现本文分析了常规TSR设计方法的弱点后,介绍了基于数据区交换的TSR设计技术和方法及在TurboC上的实现.此方法突破了DOS不可重入的限制,使DOS可以在任何时刻重入,其设计难度也低于常规TSR,因此,可以扩展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分析了INT 21H嵌套调用中多个堆栈的建立过程,并通过实例给出了一种解决DOS中断重入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Petri网与遗传算法的可重入生产系统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重入生产系统调度问题属于NP难题,该文建立了系统的扩展Petri网模型,并且将遗传算法方法与调度规则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可重入生产系统的调度问题。针对可重入生产系统生产过程的动态复杂性,首先建立了一类综合调度规则,然后提出了基于设备分组与分时段的综合规则组合的可重入生产系统调度策略,并采用遗传算法与基于Petri网模型的过程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规则组合进行优化,仿真比较验证了该调度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堆栈溢出是一种在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广泛存在普遍且危险的漏洞,可以利用它执行非授权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统特权,进而进行各种非法操作.从安全操作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堆栈溢出的原理,以BLP模型为工具对堆栈溢出进行了形式化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了该模型,从安全模型的层次上消除了堆栈溢出的隐患.最后给出了调整后的BLP模型在LSM(Linlux security module)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晶圆重入是半导体组合设备加工中典型的复杂加工工艺,分析和优化暂态加工过程对于晶圆重入加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加工需求和提高组合设备的加工性能,基于稳态重入加工的双臂组合设备Petri网模型和1-晶圆周期调度策略,采用虚拟晶圆的加工模式分析了系统的终止暂态过程,讨论了系统终止暂态的加工时间分布,并给出相应的解析式进行描述.利用eM-Plant仿真平台建立了重入加工的双臂组合设备终止暂态的仿真模型,并用例子验证了1-晶圆周期调度的可行性及解析式的有效性,为研究晶圆重入加工过程的优化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中,为了降低嵌入式软件最大堆栈深度(Worst-Case-Stack Depth,WCSD)的检测误差,从而确定系统内存容量,通过详细分析堆栈使用原因和中断类型,建立中断调度模型,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WCSD动态检测方法以更加准确地指导嵌入式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基于嵌入式软件全数字仿真平台完成实验,对该模型和方法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测得较准确的软件堆栈深度上限,有助于降低内存开销和提高系统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