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复杂断块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复杂断块油藏已成为油气深化勘探的重要研究对象。但这类油藏构造复杂、隐蔽性强,识别与描述十分困难。研究以泌阳凹陷新庄地区为例,从地震地质层位精细标定入手,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为主,综合应用三维可视化、相干数据体、面块切片、地震属性提取分析等技术手段,准确落实目的层段的构造形态和断层展布规律,很好地解决了该区常规地震解释中难以解决的复杂构造断裂系统分布和储层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情字井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针对大情字井地区“三小多断”(小构造、小断块、小断鼻、多断层)复杂构造、“薄、窄、多变”复杂储层等特殊地质条件,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方法的研究工作。应用三维可视化、相干数据体、水平切片和图分析等手段进行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明显提高了地震勘探识别地下复杂地质构造及地震异常反射体的能力。应用精细地质预测、属性分析、多井约束反演技术对薄互层地质条件下的储层进行了综合岩性解释,定量预测和描述了单层砂岩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本套技术充分发挥了三维勘探的优势,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地震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地震属性分析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在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对BN44地区目的层提取地震属性并优选出对含油气敏感的属性,结合地震、地质资料分析了对含油气敏感的地震属性,预测出有利的含油气储层,最后应用神经网络法对储层的含油气进行定量预测。应用结果表明,优选出对油气响应敏感的地震属性对储层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堡凹陷具有多凸、多凹、多物源、多旋回、多断裂的特点,具备了良好的地层—岩性圈闭发育条件,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丰富的地质信息,同时结合地质、钻井等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储层、流体性质等综合解释。本文实例充分展示了GeoEast解释系统的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在南堡凹陷低序级断层解释、砂岩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等方面的良好应用效果,为勘探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兴城工区进行了精细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应用研究。在构造解释中,应用了剖面和相干体切片等对比解释的精细断层解释技术及全三维人机交互构造解释技术;在岩性解释中,通过回归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法对地震属性和岩石的物理特性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进行了分析,选取相关性高的属性,以沉积微相为指导,应用LPM软件实现储层的定量预测;根据圈闭条件和储层物性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对油藏类型和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详细了解了该区的地质情况,最终解释圈闭幅度精确到5m.在井约束下预测的砂岩厚度精确到2m。  相似文献   

6.
张百涛  郝和伢  王允洪 《海洋石油》2009,29(4):53-55,98
迅速发展的地震技术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储层反演技术、地震属性提取技术、谱分解技术、AVO分析技术等综合解释技术在油气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JDZ2区块目标区地震综合解释应用效果分析,总结出适合本地区储层预测的关键有效的几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胜利探区高精度地震资料解释应用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自1997年实施二次采集,已完成20多块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并投入资料解释应用,基础资料和解释应用对比效果显示,高精度地震资料比常规三维地震有大幅度提高。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勘探目标,开发应用了高精度地震精细标定技术、精细构造解释技术、高精度地震隐蔽岩性描述技术和高精度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技术。而高精度地震资料对岩性解释和复杂地质体的精细描述,在复杂断块、岩性、深层和潜山等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区构造、沉积相、储层物性特征和储层砂体展布特征等研究基础上,运用瞬时相干体分析、地震波形分析、三维地震综合解释、GOCAD地质综合建模等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同时,结合多种基础资料、储层参数反演及解释结果,对研究区目的层有利层段和油气聚集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对本区下步的滚动勘探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在馆陶组砂体细分小层的基础上,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精细层位标定确定储层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遵循层序对比的原则加密解释到小层,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波形相位特征、地震属性分析等储层预测技术,综合研究储层发育,确定河道砂体的分布范围,利用叠前属性有良好的保真性和多信息性进行油气检测,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提高地震资料解释薄层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薄储层、隐蔽性较强的圈闭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在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达不到地质要求的情况下,解释环节在目标储层预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实例论述了在碎屑岩目标储层预测阶段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手段,说明通过加强储层特征与地震响应研究、加强有效信息提取技术研究、加强沉积相和层序等综合性研究,开拓解释思路、提高解释技术并合理地加以运用,将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解决薄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宋传春 《岩性油气藏》2010,22(2):133-139
在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地震技术和地质思维方式不断结合,相继产生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地震地层学探索地震反射相位与地质层位、沉积相之间的关系;层序地层学分析地震反射特征与地质构造、岩石沉积的成因联系;地震沉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研究方法,尝试寻找地震特殊处理与解释、地震特征属性与地层沉积特征的内在联系。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使用地震第三级特征属性,尝试进行地震储层、流体地震识别的研究。文中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4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其主要在陆相湖盆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出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在准噶尔盆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噶尔盆地中部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油气藏类型主要为低幅度构造控制下的岩性油气藏.用常规地震勘探资料圈定此类油气藏不能得到很好的地质效果.而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及相关的解释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利用模型正演对研究区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进行了探讨;然后.利用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层位标定和精细构造解释;最后,综合应用地震属性分析、谱分解、测井约束反演等技术进行了岩性圈闭的识别与描述。研究结果得到了钻井的证实。  相似文献   

13.
吐哈盆地小草湖地区断裂系统发育,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通过处理解释一体化运作,针对地区实际地质任务及勘探要求,在处理和解释人员的相互协作下,进行了资料精细处理,在保真、保幅的同时,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搞清了一系列大小断裂系统的分布特点,为综合研究过程中进行构造分析、储层反演、砂体预测、AVO分析、油气检测、沉积史、古构造恢复分析等等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保证。它尝试了让处理人员带着地质认识进行处理,解释和综合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处理过程信息去解决地质问题。大大提高了处理水平和认识地质问题的深度,提高了勘探效率,并取得了一定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与常规地震方法相比,井间地震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垂直与水平分辨率。根据井间地震的特点总结了井间地震资料解释的方法特点,介绍了井间地震资料解释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和发展。实际资料解释表明,利用井间地震资料发现了常规地震所不能发现和确定的小构造,精确描述了常规地震无法分辨的储层及其横向变化特点,并且描述了单砂体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井间地震资料实现了对地层、构造及储层等地质目标的精细描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勘探程度以及勘探开发对象复杂程度的不断加深,隐蔽性油气藏逐渐成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点,这使得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从单纯的构造解释向更精确的储层预测、油藏描述等方向发展,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油藏地球物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基于地震影像学原理,利用三维岩相解释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提取了相关地震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RGB—IHS多谱成像原理进行多属性的融合、研究表明,多属性融合技术降低了地质体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陕231井区盒8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231井区三维地震勘探是鄂尔多斯盆地的第一块大面积三维地震区块,部署的主要目的是准确地描述盒8砂岩储层,提供水平井的钻探井位,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精细的构造解释技术及属性分析,地震相分析,地震反演等多种方法综合的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区的构造及储层做出精确的解释与预测,提出水平井的建议井位,为下一步天然气的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地震反演技术和地震频谱分析技术相结合,对笔架岭油田进行精细地质解释及储层预测,重新认识了该油藏的构造特征、储层及油气分布规律,发现并落实了多个有利圈闭,为下一步滚动勘探提供充分依据和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地震—地质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在大庆油田G533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庆油田G533区块葡萄花油层三个砂层组中各种粒级的砂岩交互分布,声波测井曲线不能完全反映地层岩性变化,进而给岩性识别、储层分布预测带来困难,为此研究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和应用策略,对储层进行预测。地震—地质储层预测技术包括构造精细解释、地震反演、地震属性分析、信息融合技术等,通过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及地质、测井与地震一体化思路,特别是采用电阻率拟声波反演及频谱成像衰减属性频谱分解技术可以提高油气检测的精度。   相似文献   

19.
高精度地震勘探在隐蔽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桩海地区特殊的地表地质条件和复杂的油气藏类型,高精度地震勘探在地震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等技术方面形成了关键技术,地震采集针对地表条件设计和改进观测系统,资料处理关键技术围绕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资料解释侧重如何突出微幅构造、地质体和进行储层预测,高精度地震勘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ZH地区高精度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精度地震勘探在隐蔽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ZH地区特殊的地表地质条件和复杂的油气藏类型,改进了高精度地震勘探中地震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等方面的技术。地震采集针对地表条件设计和改进观测系统,资料处理围绕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资料解释侧重如何突出微幅构造、地质体和进行储层预测,使得高精度地震勘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