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我一直以为,美食和爱情一样,都是比别的东西来得更直接、更让人幸福的尤物,所以,我私下里常常对朋友宣称,美食和爱情来得都是那么幸福,美食和爱情都是那么美,我喜欢美食,也喜欢爱情。要说起来,美食是容易把握的,因此,我爱着美食不是没有道理的。悠闲的时光里,品尝着小菜的别致,饱餐着甜美的饭香,麻辣、酸甜、微咸等等这些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仿佛是  相似文献   

2.
香港大约是世界上最会吸收各地美食文化的都会,对咖啡也不例外。在铜锣湾你能尝到比日本还日本的炭烧咖啡,九龙金巴伦道的韩式咖啡也颇出名。近年,越南咖啡也开始在上环一些越南餐厅悄然冒出。  相似文献   

3.
《美食》2021,(1)
正法诺之吻French Kiss酸甜草莓酱,风味咸奶油;都市女性最爱,双份意式浓缩融入牛奶、淡奶油、更添香草、焦糖,口感绵密馥郁,特制的草莓酱和朱古力豆,种下动听的咖啡爱情。布莱克Black爱是苦涩,更是甜蜜,野生核桃仁的清恬微苦,被纯黑低脂比利时巧克力包裹的香浓,特有的朗姆酒浸液,揉入4层特香,法式胚底,酒香芳华,正是布莱克释放的顶级蛋糕美食体验。  相似文献   

4.
小雅 《中国宝石》2003,12(3):142-142
钻石的神奇魔力不必再多赘言,作为人世间最为璀璨夺目的宝石,钻石,自诞生始便与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它那摄人的魅力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含义征服了世上无数男女的心.  相似文献   

5.
<正>在多数中国影迷眼里,大长今就是李英爱,李英爱就是大长今。如果能让她来详解韩式料理,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一部讲述韩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李英爱的晚餐》及同名图书在《大长今》中国内地上映10年后诞生了。翻开《李英爱的晚餐》一书,我们穿越回到朝鲜王宫,仿佛又看到大长今给中宗备膳的身影。而最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则是这位女神生活中最有爱的一面——爱家庭、爱美食、爱一切令人心生欢喜的文艺小日子。抛却辉煌浮华,  相似文献   

6.
<正> 意大利无疑是世界上最具风情的国家之一,那里不仅有醉人的海水、辉煌的历史、迷人的建筑,更有着举世无双的美食文化——意大利的披萨饼、面食和咖啡……,而意大利手工冰淇淋更是堪称意大利美食中的经典之经典!近日,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初来中国的ICEMAIO意大利冰淇淋中国区代表崔健唯先生,在同他的交流中领略意大利手工冰淇淋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正安东尼·伯尔顿是纽约某知名法式餐厅行政主厨,职业生涯多年后,把自己厨艺足迹与工作感受变成文字。于是,他的首部非小说《厨房机密》一书出版后风靡全球。安东尼认为,世上最好最完美的饮食几乎不是最昂贵、最精致高级的那种,能使奇迹发生的美食除了烹饪技巧和稀罕调料外,氛围与回忆始终在美食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出版《厨师之旅·寻觅天下最完美饮食》,安东尼一行从纽约出发,周游世界,寻觅天下最完美饮食。出行的第一站是他纽约餐厅拍档何塞在葡萄牙的家。为迎接他的到来,何塞父母把一头精心喂了6个月的肥猪杀了。  相似文献   

8.
咖啡炫自助餐厅有五个本地特色美食档口:淮阳美食档、老南京烤鸭档,同时四个冰池组成海鲜档为客人提供深海海鲜刺身和多款日式料理;现场烹饪的西式美食档口提供香煎牛排、羊排及肉食。在众多的美味中,食客们最喜爱的还是那些最醇正、经典的传统美食:镇江锅盖面、七家湾锅贴,以及由"淮扬刀客"著称的侯新庆大厨主理各种淮扬佳  相似文献   

9.
潇雨 《食品与药品》2007,9(6B):35-35
如果说世上有一种药物能让人们既爱且恨,既能让爱它的人惜之如命,又能令恨它的人咬牙切齿,那么,也许镇痛药可以算是其中之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知道我平生爱好的朋友都亲切地戏称我为“美食家”、“美食大师”。的确,烹饪是我一生兴趣之最,只要有空就爱在厨房里捣弄。我家菜橱里可以讲“五味”俱全,不管什么调味品样样都有,而且还爱常备干货,因有了这两大“硬件”,我的烹饪技艺能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正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由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众多,自然成了美食聚集的地方,素有"美食之都"的美称。据全球最具权威的餐饮杂志《美食》介绍,蒙特利尔每年有近千万游客涌入,而它最吸引人的方面之一就是美食。蒙特利尔作为以欧洲移民为主的国家,饮食自然以西餐为主,这从遍布城市的西餐馆、街边随处可以看到的咖啡馆中可见一斑。以西餐为代表的欧洲饮食比较简单,通常是一份沙拉、一份汤、一份烤牛排,一份甜点或咖啡,外加几片面包。很少有中餐那种若干冷菜外加几盘热菜,而且一顿饭中酸甜苦辣咸各种口味同时出现的现象。比起中餐来,西餐的口味单调一些,这或许是一些欧洲人喜欢中国菜的原因。但与纯粹的欧洲饮食习惯比起来,加拿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咖啡的风味特征,利用感官评定及电子鼻技术对常见的6种天然咖啡风味进行了测定,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哥伦比亚咖啡具有最强烈的焦糖味和树脂味;意式浓咖啡具有最强烈的巧克力味、花香味及草香味;肯尼亚咖啡具有最强烈的果香味;越南咖啡具有最强烈的坚果味、木炭味及辛香味。不同产地的咖啡气味差异明显,通过电子鼻技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在总体的挥发性风味特征方面,意式浓咖啡、爪哇咖啡、肯尼亚咖啡、曼特宁咖啡这4种咖啡相似,而越南咖啡和哥伦比亚咖啡较为相似。相关性结果显示传感器S8与花香味、果香味、草香味相关性较好,传感器S1、S2、S3、S4、S5、S6、S7、S9、S10与木炭味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S1、S2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冬天来啦!天气慢慢变冷的日子里,不但要记得为自己煲一锅浓汤滋补,也要及时为猫咪准备一份冬日美食大礼,犒劳一下它们因为寒冷而无精打采的心情和胃口哟!用我们的精装爱喜雅,给它们最甜蜜的爱与幸福!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创新包装的出现,往往随之带来产品和用户体验的一次巨大升级:铝制易拉罐的诞生,让可乐、啤酒唾手可及,风行全世界。铝制咖啡胶囊的发明,让不懂咖啡冲泡的人,也能方便地喝到最正宗的咖啡。利乐包的诞生,让牛奶走入了万千百姓家。这些造福全世界消费者的伟大包装创新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材料—铝。铝,环保、安全且成本低廉,是国际上食品、药品行业最常用的环保包装材料。但是在历史悠久,消费量巨大的的中国茶行业,却一直未有大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两大饮料是茶和咖啡。难得的是,这两样饮料之宝在云南省普洱市同时兼得。大家都知道普洱盛产普洱茶,那琥珀色的汤色、醇厚回甘的口感、消食养身的特殊功效,令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它;而对普洱产的小粒咖啡则是最近几年的认识。咖啡界的大佬和有识之士看到了普洱咖啡巨大的潜在市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培育。如今,在上海的咖啡店不仅可以喝到各种进口著名品牌咖啡,也可以品尝到普洱咖啡的曼妙。当然,到云南普洱就更能细细品味当地纯正的各种原产咖啡了。  相似文献   

16.
<正>"烘焙"近期渐成咖啡市场的热词。比如星巴克在上海开出中国首家以焙烤美食为特色的全新臻选门店——星巴克臻选咖啡·焙烤坊。该门店加入大量与意大利高端焙烤品牌焙意之TM(PrinciTM)品牌合作的焙烤食品、意式特调酒饮以及周末时段早午餐。而  相似文献   

17.
《川菜》2013,(2):46-56
小说《美食家》曾写出了一个特殊时代下,一对男女由共同的爱好——美食开始的相知相恋的爱情故事。美食,在其中就像是一种催化剂,把两人的感情迅速催熟。好的食物,如同好的恋情一样,还应具备打动人心的品质,就像周星驰电影里,那一碗黯然销魂饭,忍住,不要让感动的眼泪掉下来!而在,另外一部电影中,受失恋刺激后味觉丧失,吃什么都不以为意;重新找回恋情时,敏锐的味觉又奇迹般地回来。没有爱的美食,也不过形同嚼蜡。正因为如此,只要有爱,就可以做到“秀色可餐”,爱情能够让人感觉,并做到“有情饮水饱”,有人更为直接的说“想抓住爱人的心,先抓住爱人的胃”。  相似文献   

18.
鲁东 《上海调味品》2010,(5):100-105
<正> 爱咖啡的人,心情是悠闲的;爱自己挑选咖啡豆、备置精美的咖啡器具、再亲手调制一杯咖啡的人,则是真心爱生活的。虽然现代商业社会已经把享受咖啡的过程浓缩到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样的极至简单爽利,自己动手做咖啡的乐趣仍然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9.
<正>咖啡与茶、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如果问最代表北京气质的饮料是啥,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茉莉花茶,即便他更爱喝咖啡。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咖啡出现在古都深巷的咖啡馆与现代化的写字楼办公桌上。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白领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咖啡更是成了很多人白天离不开的提神饮料。然而,茶、可乐等饮料,也一样具有提神醒脑等功能。咖啡是如何一步步"战胜"了其它饮料,占据了这座古城呢?让我们从80年代至今的新闻里,找一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20.
《中国黄金珠宝》2004,(2):78-79
钻石的神奇魔力不必再多赘言,作为人世间最为璀璨夺目的大自然造物,钻石自诞生始便与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它那摄人的魅力和衷贞不渝的爱的象征涵义征服了世上无数男女的心。这“天神的眼泪”,“天上星星坠落的碎片”,“浩瀚苍穹降临的甘露”既是出自大自然的天然产物,又同时具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它生生不息的火彩是情人们火热跳动的心。DTC钻石推广咨询中心推出的“半克拉”结婚钻戒,用50分即半克拉重量的永恒璀璨的钻石喻示爱人是我生命中的另一半,当它戴在她的手上,时时提醒她他对她爱的深切,强化男女双方在各自心中的深厚份量,富含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