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道路场景是网络质量的重要形象窗口。由于终端移动速度快,为保障业务质量与用户感知,切换性能优化至关重要。现网中,由于道路场景LTE网络建设情况复杂,大量存在反向切换、越区覆盖、冗余邻区等导致网络切换性能下降的因素。为改善LTE网络切换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道路场景的切换链优化方法,并通过实践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湖北公司针对区域内高铁的评估优化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测试手段时效长、成本高、用户覆盖与质量感知难以反馈.创新的利用软采成本低、海量高铁用户信息的特性,成功建立基于用户移动轨迹行为的“高铁用户识别模型”和“用户位置定位技术”,全面实现高铁网络性能监控与评估,并可深度输出高铁覆盖、切换、干扰等网络问题,结合用户多信息关联分析法快速定位问题的原因,全面高效助力于高铁网络优化。  相似文献   

3.
分析研究了覆盖滨江高层楼宇的GSM小区无线网络特性,并提出了对高层写字楼采取现有网络频率优化、切换优化的措施,在此基础上采用"新增基站+场景天线"的方式以对高层住宅临江面进行覆盖的优化方法,使得滨江高层用户享用到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提升了用户感知。  相似文献   

4.
介绍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对沪宁高铁园区至昆山段沿线新增5G试验网络,解决高铁场景高速引起的大频偏等感知问题,采用5G纠偏技术特性和5G HyperCell小区合并特性,接入类和切换类特性参数优化,通过对高铁站间距和站轨距的进一步探索,实现感知速率和用户体验快速提升的效果.通过一系列验证研究得出适用于该城市的建设方案及参数...  相似文献   

5.
网络自优化技术目前成为移动通信网络性能研究的热点.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的飞速发展,移动顽健性日益成为用户体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移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切换失败、用户掉话、通信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此类切换带来的用户体验和系统移动顽健性下降问题,针对一种面向切换事件和切换场景的移动顽健性优化算法(MRO算法),以用户掉话率作为性能评价标准,分别在同构和异构网络下,综合考虑切换事件和不同切换失败场景(过早切换、过晚切换、乒乓切换)的特点优化调整切换参数,并采用系统级仿真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加入MRO算法后,同构场景的掉话率从10.9%下降到6.2%,异构场景的掉话率从11.3%下降到6.3%,整体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6.
LTE高负荷场景优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4G网络覆盖的不断完善,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高业务”和“高负荷”将成为4G网络的问题点。本文对高负荷场景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在充分利用现网硬件资源的同时,使小区实现负荷均衡,有效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通过论证覆盖优化、参数优化及算法优化手段在LTE网络高负荷下的有效性,总结优化经验,促进网优工作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信息通信技术》2019,(5):70-74
我国目前已进入高铁时代,高铁旅客量快速增长,4G业务量随之增加,尤其是视频、游戏等业务需求增加,高铁旅客对网络感知度要求越高。为保障高铁沿线的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知,山东联通在济青高铁场景应用新型高增益天线进行覆盖。通过对新旧天线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新型高增益天线在济青高铁上的覆盖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移动用于室外广覆盖的TD-LTE网络主要有F频段和D频段,两个频段之间的切换主要是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切换前用户的RSRP和SINR会比较差,切换后会获得明显提升。前期TD-LTE网络主要承载数据业务,目前VoLTE语音业务发展迅猛,原有基于RSRP的异频切换方式已不适应语音异频切换。为了提升4G客户VoLTE语音业务感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oLTE语音质量的异频切换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大TG分流措施提升TD-SCDMA网络利用率:适当提升PCCPCH功率改善TD覆盖。23G互操作参数精细优化,使用户尽量驻留在TD。采用新技术,保证客户感知,引入基于IMEI的分组切换算法和基于上行链路质量的切换算法两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针对高速交通干线场景运用多种优化手段,提升覆盖效果。首先通过精细RF优化,调整高速沿线第一层站点天线,使其更加精确覆盖高速线路,同时调整沿线第二、三层站点,减少对高速干扰,使第一层站点像"专网"一样覆盖高速;其次更换高增益天线,进一步增强弱覆盖区域信号强度;同时通过参数优化调整,多维度渐进式提升高速交通干线LTE网络覆盖。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铁路建设中,采用的电力拖车、路堑、站台、桥梁、明洞等特殊、形状不规则的建筑物,会对电磁波传播机理和多通路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呈现出明显的衰减特性。从空间上看,呈现出强烈的空间异同性和频度相关,从而导致经验模型无法准确表征铁路场景的电波传播特性,成为制约无线网络规划精确度与效率、限制铁路移动通信系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瓶颈之一。针对这一挑战性难题,本文开展了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铁路移动通信高精确度网络规划及优化系统研究。采用高性能射线跟踪(RT)技术针对铁路通信930 MHz频段下的高铁场景进行了网络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90%的接收信号强度相较于优化前提高了13.9 dB,显著提升了铁路复杂场景中的无线网络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孔卉 《信息通信技术》2020,(2):56-61,75
文章主要介绍A公司依靠大数据平台对全省高铁专线进行全息自动化网络监控及网络优化,创新性地采用大数据处理分析和MR精确定位的手段,将信令数据、MR数据、用户数据进行有效关联,实现对每个高铁用户端到端全面监控;精确识别出沿线高铁用户,在高铁站点规划、高铁用户感知提升、高铁网络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成功实现了多条高铁线路的质量提升目标,高铁用户感知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赵恒 《电信网技术》2012,(11):83-92
对于高速铁路移动专网的架构、维护手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创新性实现了基于GSM移动网Mc口数据,对于高铁用户的各项感知指标全面分析测试,丰富并提高了针对高铁专网的维护手段和效率。这对于提高高铁专网的无线覆盖质量分析将发挥巨大作用,为提高用户满意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分析了高速铁路运营对网络质量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在采用公网模式覆盖铁路情况下,如何对高速铁路周边小区进行参数优化,提升网络质量,改善客户感知。  相似文献   

15.
高铁是4/5G建设的窗口场景,高端用户密集且近年来持续增长。随着5G建设,网络结构更为复杂。覆盖场景的多样性、各厂家设备能力的差异、已有公网组网结构及翻频退频等后期优化调整导致高铁专网存在丰富的载频配置方案。本文针对高铁专网的差异性及传统“一刀切”容量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载频配置方案的高铁负荷评估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评估高铁专网不同场景下的负荷状态,为及时进行容量保障、提升客户感知、促进流量增长提供优化思路,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王子瑞 《通信技术》2015,48(11):1280-1284
为了提升高铁沿线LTE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提供最理想的覆盖与容量性能,在传统单agent学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多agent联合调整相邻eNodeB的天线下倾角从而实现覆盖与容量优化的模糊强化学习算法。并在LTE网络下的高速场景中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多agent学习算法与传统学习算法相比在高速环境下达到全局最优解的速率更快,特别是在应对环境突变的情况时恢复到最优解的速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7.
李斌 《电信科学》2019,35(11):88-95
为实现对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处理,满足高速铁路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多维铁路运输需求,在分析现有高速铁路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在其他行业广泛应用和推广的MEC技术,提出了基于MEC的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方案。通过实验室搭建仿真环境,对比两种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方案模型,并对基站和车站MEC服务器功能及MEC平台架构进行阐述,通过高速铁路应用实例,系统地描述基于MEC的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方案,为后续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网络时延、无线传输优化、虚拟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攻关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8.
移动视频业务客户感知不仅取决于网络质量,更取决于“端管云台”各环节,亟需从基于网络本身的质量管理向注重客户感知的端到端横向一体化质量保障机制转变.为解决这些问题,介绍一个移动视频业务质量分析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系统以移动视频业务各环节的信令消息为分析数据源;从业务、流向、地域、网元、小区、终端6个维度建立分析模型;呈现视频业务的关键KQI值及变化趋势,常态化开展性能指标监控;从用户视角发现问题,对精细化业务、区域等角度的性能劣化指标进行趋势分析、质差分析、定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自动或人工派单处理,建立完备的问题闭环管理机制.该系统能够显著提升移动视频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并显著降低工作成本.对系统的架构、主要功能部件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系统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视频用户规模和业务规模逐年递增,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要求运营商更加重视业务感知,针对此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面数据采集的视频业务质量优化方法。本文通过研究vMOS评估模型,构建了基于DPI数据的视频业务感知评估体系。通过vMOS评分从无线角度明确了视频质差小区判定标准,构建了日常视频质差小区处理流程,以指导日常无线网络优化,提升无线网络优化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高铁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5G时代为高铁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移动通信网络非常重要。首先分析了进入5G时代后高铁建设面临的诸多技术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5G高铁组网关键技术、设备选型、传输资源需求分析等角度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根据5G网络建设需求提出多场景网络建设方案。基于以上技术分析,结合各地实际网络的建设需求、建设场景,现网条件和投资额度等因素,可因地制宜、精准高效地制定5G高铁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