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乌江抽水站为例,总结大型立式全调节水泵叶片调节机构的历史改造过程,分析传统油压式、上置机械式、新型内置液压式三种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等,为大型全调节水泵调节机构的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置旋转式液压调节器在乌江抽水站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传统的两种叶片调节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采用内置旋转式液压调节器改造乌江抽水站叶片调节器的方法,介绍了内置旋转式液压调节器的主要优势、结构以及安装,从运行情况来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内置旋转式水泵叶片角度机械新型调节器具有结构简单,免维护,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文章介绍了益阳市大东口电排管理站对四号机组水泵调节机构进行的更新改造,效果良好,可确保大东口电排机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水泵叶片角度调节机构是全调节水泵机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求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调节精准、维护方便。本文结合乌江泵站叶片角度调节机构更新改造过程,分析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对现使用的调节器采取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供类似机组更新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乌江泵站水泵叶片调节机构漏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机械调节方式的改造方法,对机械式叶片调节机构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技术要求以及技改后机构的性能和技改工作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AP1000机组循环水泵概况,论述了循环水泵叶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原理及叶片控制单元的调试方法。分析了调试和运行期间叶片控制机构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及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了太平驿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中的水轮机调节装置的改造过程,对新型调节装置的技术配置情况、安全保护装置的组合应用、现场安装调试、运行应用等情况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8.
盐环一泵站是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的水源泵站,由于二级泵站流量变化较大,为了满足二级泵站调度要求,便于运行管理,将一泵站一台机组改造成可调节叶片水泵。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泵调节机构作了简单介绍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泗阳泵站是南水北调东线中运河输水线上第四梯级、淮水北调第一梯级泵站。根据水泵机组流量、扬程、叶片角度调节范围等实际情况,泗阳站水泵机组叶片调节装置选用的型号为BYKJ—BD-4—25-TS01。该叶片调节装置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核心控制单元。不仅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功能齐全等特点,而且有通讯接口,能适应水泵叶片的各种运行工况,与其它设备相配合,能很好地满足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班)的运行要求。该技术可供同类泵站设计或改造时采用。  相似文献   

10.
大型泵站的辅机系统主要包括油、气、水三大系统,其中为叶片调节机构提供动力的压力油装置较为复杂,压力油罐的油气比例和压力控制难度较大,补气、补油启动频繁.通过对皂河泵站7000 kW立式同步全调节机组压力油装置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机械液压自动调节法的技术改造方案,通过技术改造前后的效果比较,以及压力油罐压力、油位、时间关系变化数据分析,改造后的压力油装置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同时对采用囊式蓄能器的油气分离改造方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海宁盐官大型机械式全调节斜轴泵叶片开度调节装置的改造过程剖析,从整体上对改造原因和采用措施进行阐述,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对同类型泵的设计、制造、装配和运行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淮安抽水二站加固改造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俊  袁聪  王荣 《江苏水利》2014,(5):29-32
结合淮安抽水二站加固改造工程实例,从水力模型比选、电机定子型式工艺、叶片调节系统、振动监测系统、机组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对照设计要求、相关规范,对工程改造前后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作为国内最大的轴流泵站,淮安抽水二站的成功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国内其他大型泵站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东深供水三期扩建工程水泵叶片调节机构运行温度过高的问题,分析了调节机构分离器的结构,指出了原因所在,提出了改进意见。另外,讨论了泵组在结构设计、加工质量及泵站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对渭沱水电站水轮机组进行的改造,成功地将转轮的四叶片改为两叶片。机组改造后的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各项参数符合要求。电站多年的正常运行证明该机组改造是成功的。两叶片灯泡贯流式机组在超低水头电站中的改造成功,不仅扩展了灯泡贯流式机组的应用范围,还解决了振动、稳定性、可靠性等问题,将两叶片转轮首次应用到水轮机组中,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具有先进的嵌入式CPU、嵌入式DSP和数据采集系统等技术的新型故障录波装置,对原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并介绍其应用及运行效果。实践证明,此次改造提高了电厂的安全运行水平。为今后其他厂、站的在线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1 改造缘由 秦淮新河抽水站的卧式双向泵装置型式,在80年代初国内所建的双向泵站中,是一种很新颖的装置型式。然而,这种双向泵装置型式至今未能得到推广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片调节机构不可靠。秦淮新河抽水站在建成初期叶片调节就很困难,后来由于在调节过程中加大调节力矩,使4~$、5~#水泵叶轮头内蜗杆支座断裂,蜗杆无法支撑,叶片不能自锁固定。1994~1997年水泵大修时分别将1~#、  相似文献   

17.
1概述安丰站原建于1964年,为2台直径3m全调节立式轴流泵,单机最大流量18m3/s,主电机为2台800kW卧式电动机,水泵和电机之间以齿轮作传动。主水泵轴瓦的抬轴为液压传动方式,在控制台上通过转换开关来实现抬轴调节叶片角度的选择,操作可靠、方便。经过30多年运行,大部分设备都已老化,且齿轮传动噪音大。2005年对泵站进行改造,改造后为直径2.4m全调节直靠立式轴流泵,单机最大流量24m3/s。对主机抬轴操作系统与叶片调节系统的改造方案,是经过了一番讨论研究后才确定的。2方案选择2.1抬轴简述所谓抬轴即在水泵或电机的承重瓦由于有较长时间不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泵结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莲湖、旗岭、金湖三级供水泵站混流泵结构选择.对湿坑式混流泵和干坑式混流泵两种结构进行了综合性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并进行了水泵叶片调节机构和进水流道的选择,最后选定水泵结构型式为全调节立轴抽芯式混流泵.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区域电网独立运行的需求,来宾电厂在发电侧要保证机组频率和电压的稳定控制,要求机组具有快速、可靠的动态响应能力,因此对汽机液压系统进行了改造。笔者介绍了汽机液压系统改造的必要性、改造原理和具体的改造方案及改造成果。通过对液压系统的改造,提高了高压调节门油动机的调节动作速度,提升了机组的负荷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东深供水二期扩建工程泵站的26台64ZLQ—50和50ZLQⅢ—50水泵,由上海水泵厂生产,水泵叶片采用机械式全调节机构。泵组自安装使用以来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叶片调节机构强度不足,推力轴承寿命过短,影响了泵组的正常运行。在省水电厅和东深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省水电安装公司和省水科所联合进行了技术改进。通过现场测试和分析研究,针对引起的原因,提出了“回关”操作法等改善措施,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