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自制斜板仪,模拟低应力条件下边坡衬垫系统受力状态,测量了GCL与不同下垫层接触面的摩擦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下垫层土体含水率、密实程度及GCL水化条件等因素对接触面摩擦特性均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对实际工程中边坡衬垫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柳州新党校会议中心坡屋盖由9块斜板加顶部三角形平板组成,外边缘平面为正六边形。利用该折板结构的空间传力特性,设计了结构板、梁、柱的尺寸、布置、配筋和细部构造。斜板与斜板(平板)相交的屋脊处不设梁,屋盖下边缘梁的截面尺寸较小,不但满足了大空间的使用功能要求,而且使得建筑空间轻灵、美观,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建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摩擦阻尼器主要是通过受有预紧力的两块金属固体之间相对滑动所产生的摩擦力来耗散结构振动能量,以达到减振的目的.阻尼器如同荷载和结构一样,其特性具有随机性.由于直接测量装在结构上的摩擦阻尼器的摩擦系数的实验费用较高,文中通过直接测量摩擦片摩擦系数,对样本进行数理统计,确定摩擦阻尼器的摩擦力概率模型.考虑摩擦力的随机性,分析了这种随机性产生的原因,并且把它应用于工程实践,分析了摩擦阻尼结构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4.
王树义  王青 《建筑机械》2001,(11):61-62
SS型 (钢丝绳式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有阻尼式断绳保护装置、手刹车制动、门钩安全插块、笼门联锁开关、断绳开关、上下限位开关、上下极限开关及底座上的弹簧式缓冲装置。1 阻尼式断绳保护装置当驱动吊笼的钢丝绳松弛或断裂时 ,镶有非金属摩擦材料的制动斜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托起 ,与导轨架摩擦而实现制动 ,将吊笼停止在导轨架上。当驱动吊笼的钢丝绳张紧并向上拉时 ,制动斜块对导轨产生的压力消除 ,回到原位。制动斜块与导轨无缝钢管间平时应保持 3~ 4mm间隙 ,保证吊笼可以上、下自由运动。制动斜块与滑道间要定期加油、经常活…  相似文献   

5.
为使减震装置具有线性滞回阻尼(Reid模型)特征,根据摩擦耗能原理提出一种新的减震装置——双压簧-平板式变摩擦阻尼器。该阻尼器主要包括摩擦板、固定板、端板、中间滑动轴、定位板、摩擦楔形块、挤压楔形块以及压缩弹簧,其中,两个挤压楔形块与两个摩擦楔形块组成一个摩擦组件。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左右两组由摩擦组件与压缩弹簧连接组成的摩擦构造循环往复运动挤压摩擦侧板,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实现阻尼力与位移线性变化,实现线性滞回阻尼特征。介绍了该类阻尼器的性能试验,并推导了其恢复力模型的等效阻尼比的计算式,结果表明:利用ABAQUS软件对该阻尼器进行的数值模拟与理论公式、性能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初步验证了其构造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界面特性试验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接触面摩擦特性的试验研究有利于弄清土与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同时为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参数。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几年来关于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界面特性研究中的四种试验方法(直剪试验、拉拔试验、斜板试验和扭剪试验)的试验设备、试验原理以及各种试验方法的特点,并简述了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在本文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郑瑞  刘涛  许年春  季毅凡 《建筑安全》2021,36(12):41-43
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确定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模量等重要参数,目前工程上的平板载荷试验所使用的承载板是由多块钢板堆叠而成的圆形承载板,从受力角度看,其结构不尽合理.文章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方形承载板的结构设计,方形承载板在传统承载板的基础上增加由钢管与钢板的焊接结构,有效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并通过理论计算及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证实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在导热系数检测过程中,平板导热系数仪测量的温度和功率两个参数偏差对导热系数计算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提高检测仪器对这两个参数测量的准确度和检定仪器测量误差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国家标准GB/T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的要求和日常检测下作中反复试验得小的经验,提出一个对平板导热系数仪进行标定和测量误差的可靠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性能,通过增大透明盖板和吸热板之间的间距、在透明盖板上镀增透膜、激光焊接、采用聚氨酯板、铝箔反光面朝向吸热板等措施,对平板集热器进行优化。通过试验测试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归一化温差与瞬时效率曲线,优化后的平板集热器相较普通平板集热器的瞬时截距效率提高了15.1%,热损系数减少了20.3%。  相似文献   

10.
筏板-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无厚度的接触面单元模拟筏板–桩–土之间的非线性接触特性,同时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描述土的非线性特性,对桩筏基础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筏板–桩–土接触表面上法向应力和摩擦应力的分布以及桩周土体塑性变形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筏形基础中筏板和桩的承载力分担比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外荷载的增大,桩的承载力分担比增大,筏板的承载力分担比减小,但两者的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在组合钢板墙的混凝土板与边缘构件之间留出缝隙,以避免混凝土板分担面内水平力,但却使缝隙处的钢墙板因失去混凝土板的约束而成为薄弱部位。为此提出在钢板上开圆孔的措施,将薄弱部位移至混凝土板约束区域以内。一个四层单跨1/4缩尺比例的开圆孔组合钢板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结果显示,混凝土板与边缘构件间缝隙处钢板没有发生屈曲,证明了所提措施有效。在组合钢板墙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开圆孔的组合钢板墙,提出了修正的双向多斜杆模型:将钢板用双向多根斜杆来模拟,斜杆的方向和截面面积根据所开圆孔的几何条件确定,斜杆的受拉承载力根据钢材的屈服强度确定,受压承载力根据组合钢板墙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确定。利用所提分析模型对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原位推剪试验是确定岩土体抗剪强度的主要途径,而在现有岩土体现场水平推剪试验装置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前钢板由于一些原因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并产生倾斜的现象,使得试验岩土体所受正应力与受力面不完全是垂直的,从而造成试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导致试验失败。在总结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试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套可以有效避免前受力钢板倾斜的试验装置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尝试性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改进方案比较成功,可为以后的岩土体现场水平推剪试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标准设计图集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提出了增设滑动支座的构造措施,为检验其有效性,以设置聚四氟乙烯板构成的滑动支座的混凝土框架楼梯间结构单元为对象,对缩尺比例为1∶3的模型结构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地震波,考察其遭遇不同烈度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梯段板下端设置滑动支座的楼梯间结构单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破坏主要集中在楼梯间的框架梁柱中,在强震作用下,楼梯构件(包括梯段板、平台板、梯梁和梯柱)本身未发生先于框架梁柱的破坏;聚四氟乙烯板构成的滑动支座作用很有效,梯段板下端沿输入动方向发生了期望的水平滑动位移;同时,此处也伴随出现值得注意的竖向翘起和落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试验设计了2个几何尺寸相同的全钢屈曲约束支撑(BRB)试件,其中1个试件在核心板和约束部件之间采用无黏结材料,另1个试件未采用无黏结材料。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无黏结材料对全钢BRB滞回性能、失效模式、受压承载力调整系数和残余变形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和未采用无黏结材料的全钢BRB均表现较好的低周疲劳性能,但采用无黏结材料后,全钢BRB在等幅加载中的循环次数增加了21%,低周疲劳性能略有提高;未采用无黏结材料的全钢BRB的受压承载力调整系数远大于采用无黏结材料的全钢BRB;无黏结材料减小了全钢BRB核心板和约束板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核心板磨损;核心板和约束板间的摩擦力导致核心板屈服段中部收缩、两端膨胀,未采用无黏结材料的全钢BRB残余变形更为显著,且核心板端部膨胀会挤压填充板条。  相似文献   

15.
《钢结构》2013,(4):81-82
冷成型钢屋面板可以通过粉末冶金射钉或自攻螺钉直接与钢桁架上弦杆连接。对常温和高温下射钉和螺栓连接的剪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螺栓连接的研究中对承载能力的4个部分(包括薄钢板与螺杆间的承载能力、垫圈与薄钢板之间摩擦力、薄板与厚板之间的摩擦力、薄板倾斜的承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射钉连接的研究表明,垫圈、射钉、薄板材和支承板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在射钉推入过程中出现的隆起,将导致材料中厚钢板承载力提高,对连接的承载能力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特点,研发了斜向滑动摩擦三维隔震装置。基于该三维隔震装置的组成构造和变形机理,提出了其竖向荷载-位移滞回模型,给出了各阶段支座刚度的计算公式。对三维隔震装置进行的竖向压缩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三维隔震支座在竖向具有变刚度特性,其滞回曲线饱满,不同加载速率和位移幅值下力学性能稳定;提出的滞回模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以有效模拟三维隔震装置的竖向滞回性能。通过三维隔震结构缩尺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认为三维隔震装置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具有相当的水平隔震效果,同时可控制结构的竖向响应。  相似文献   

17.
对高柔结构受地震动水平-摇摆作用的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推导了地震动水平-摇摆耦合作用下高柔结构的动力方程,将基础转角位移产生的附加P-Δ 效应以等效水平侧向力的形式添加在动力方程的激励项中。基于水平和竖向单摆式地震仪对地震动摇摆分量灵敏度不同的原理,采用小波分析,从未修正地震动水平分量中获取了摇摆分量。以一电视塔结构为原型,进行了地震动水平、摇摆和地震动水平 摇摆耦合作用下高柔结构的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推导的动力方程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由基础转角位移产生的附加P-Δ 效应不仅会增大高柔结构的动力效应,而且会导致高柔结构产生显著的非对称位移,从而使得结构的水平位移大幅增加,在实际的抗震设计计算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陆磊  吴文清 《山西建筑》2007,33(21):13-14
为研究某桥塔身U形预应力束两端张拉时的孔道摩阻损失,利用索塔节段模型进行全U形孔道一端张拉时的摩阻测定,介绍了孔道摩阻测试的基本步骤,探讨了空间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理论计算方法及塑料波纹管孔道摩阻系数的测定,以验证孔道摩阻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古砖塔竖向开裂的震害特征,提出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围箍加固工艺,研制了相应的张拉锚固装置。通过六边形古砖塔缩尺模型的围箍加固试验,研究了碳纤维板、砌体在围箍力作用下的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张拉碳纤维板可对塔身产生有效的环向约束,碳纤维板的张拉应变和砌体的压应变与预应力度基本成正比;采用超张拉工艺可以降低碳纤维板与砌体之间摩擦阻力的影响,改善应变分布的不均匀状况;在长期保持预应力的状态下,碳纤维板和砌体的应变在14 d后趋于稳定,变化趋势符合对数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