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能手机不断普及的今天.手机病毒的危害也随之日渐泛滥.无论是著名的“Cabir”蠕虫病毒.还是当前流行的“Theme Charge.B”病毒,其破坏程度和查杀难度都随着其变种的不断更新而日益提高。但是,所谓麾高一尺道高一丈.跟随着病毒的发展.手机安全行业的各厂商也同步加紧了研发步伐.近日.手机安全专家网秦正式升级了旗下的手机杀毒软件,握力推出网秦杀毒2.4.00.20版本,使各类病毒及其变种无处藏身.  相似文献   

2.
《数字通信》2005,(10):74-74
消灭卡比尔(cabir)病毒 最近手机病毒是越来越厉害了,这不手机狼最近又发现了一个名为卡比尔(cabir)的病毒,该病毒在手机上运行时.就会在开机时显示“Caribe”字样。卡比尔病毒利用蓝牙在运行Symbian OS的手机之间互相传染。这种病毒可以修改Symbian OS。  相似文献   

3.
智能手机不断普及的今天,手机病毒的危害也随之日渐泛滥,无论是著名的"Cabir"蠕虫病毒,还是当前流行的"ThemeCharge.B"病毒,其破坏程度和查杀难度都随着其变种的不断更新而日益提高。随着病毒的发展,手机安全行业的各厂商也同步加紧了研发步伐。  相似文献   

4.
赛门铁克安全响应中心日前发现了第一个攻击手机的蠕虫病毒——EPOC Cabir。这个概念验证型(proof-of-concept) 蠕虫病毒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然而,尽管赛门铁克此前也曾监测到针对移动平台的威胁,但是这是第一个能够成功攻击手机的病毒威胁。目前,EPOC Cabir病毒的影响预期很小,赛门铁克安全响应中心将这一病毒定为一级威胁(五级为最严重)。这一蠕虫病毒中不存在有效载荷,但是电池寿命会因持续扫描寻找蓝牙设备而大幅度缩减。EPOC Cabir通过诺基亚60系列手机进行自身复制。一旦搜索到某个设备,EPOC Cabir蠕虫将试图将自己发送到这…  相似文献   

5.
彩信病毒分析和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出现CommWarrior和Cabir手机病毒,重点讨论了手机病毒特点和针对病毒特点采取应对策略,并介绍了通过在WAP网关上实施对MO和MT病毒过滤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2005年的情人节那天,美国加州圣莫尼卡的一名电子产品迷在路过一家商店时,忽然发现自己的手机上收到了一个连接请求,有人正要通过蓝牙发送文件给他。接受还是拒绝?这个年轻人看着自己的诺基亚6600智能手机,一时不知所措。他并不知道,当时的这个文件就是后来被正式确认的世界上第一种手机病毒Cabir。短短几个月之后,Cabir迅速流传,蔓延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和地区,技术人员从2004年Cabir诞生以来的种种担心和判断,都渐渐变成了现实。据McAfeeAvert实验室称,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球共发现了200种手机病毒以及衍生出来的变种。手机平台越来越像PC平台那样脆弱不堪,而通常只在PC上肆虐的病毒很快就在手机上找到了滋生的土壤。因此,尽管到目前为止手机病毒尚没有构成严重威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一旦被它逮到机会发作起来,其危害性和影响范围恐怕不会比“冲击波”、“震荡波”这些互联网病毒逊色。  相似文献   

7.
徐超 《通信世界》2008,(17):I0030-I0030
2005年7月,芬兰的赫尔辛基世界田径运动会场上,以蓝牙为途径的Cabir病毒感染了现场数千手机用户。这是手机病毒的首次大规模现场爆发。  相似文献   

8.
据悉,该男子制造的手机病毒针对使用Symbian操作系统、支持蓝牙功能的高端手机产品,病毒信息通常伪装在可能隐藏色情图片的警告信息、体育消息或者病毒保护软件内。  相似文献   

9.
2008年第一季度,1850万部Symbian手机被交付至全球的消费者.比2007年第一季度增长16.5%。在智能手机已成为主流的时代.目前市场上平均每秒就有3部Symbian智能手机售出。Symbian占整体手机(普通手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已从2006年的5%增长到2007年底的7%.截至今年3月31日.Symbian操作系统通过235种不同型号的手机累计出货2.06亿部。这就是Symbian公司成立十年创造的佳绩.它是一家来自英国并致力于Symbian操作系统开发与授权业务的公司。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计算机病毒已不再陌生。而手机病毒与计算机病毒一样,也是一种由计算机编写的程序,与计算机病毒一样,具有传染性、破坏性,可以通过短信、彩信、移动网页浏览、程序下载等途径进行传播。最早的手机病毒出现在2000年的西班牙,但它仅是一个名为"Timofonica"的骚扰短信,最多只能算作手机短信炸弹。该病毒通过西班牙电信公司的一个移动系统向系统内用户发送垃圾短信。直到2004年出现的"Cabir"蠕虫病毒,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它通过入侵诺基亚symbian操作系统进行不断地自我复制,并通过蓝牙接口向外传播。自此,手机病毒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近几年,迅速崛起的安卓操作系统,把智能终端带入了飞跃式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安卓平台病毒也呈现出爆发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11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发展,手机病毒继续保持着从2010年初开始高增长态势。据手机杀毒厂商统计,2011年新发现手机病毒及恶意软件种类超过历史总和,2011年底达到5000个以上。Symbian系统下的病毒数量和感染用户数量占到了全部数量的70%以上,Android系统病毒从2010年底开始持续增长,目前占全部用户数量20%,估计2013年以后,Android系统的病毒将成为手机病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病毒警报     
赛门铁克发现一种新的手机病毒赛门铁克安全响应中心日前证实了一种新的针对手机的威胁—SymbOS.Commwarrior.A。这是一种在基于Symbian Series 60操作系统的手机中反复出现的蠕虫病毒。此威胁已经被赛门铁克定为一级,不过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在扩散中。这种病毒主要是通过彩信(MMS)或者蓝牙连接传播。病毒警报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Symbian系统的结构和历史版本,结合Symbian系统的主要漏洞进行了分析,阐述了Symbian病毒的主要特点,针对流行的Symbian病毒案例浅析了相关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手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向3G/B3G的迅猛演进.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是与此同时.手机病毒也已经开始对移动通信系统构成严峻威胁。本文阐述了手机病毒原理.攻击方式、主要类型以及手机病毒的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同时针对手机病毒所带来的威胁.对整个移动通信安全机制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彩信病毒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出现的CommWarrior和Cabir病毒,文章讨论了彩信病毒的特征和解决思路,介绍通过在WAP网关上实施对MO和MT彩信病毒过滤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宣布推出“OVI”服务转型互联网服务之后,诺基亚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2008年6月24日,诺基亚宣布将以每股3.647欧元。共2.64亿欧元(约合4.1亿美元)现金收购目前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手机厂商所持有的Symbian公司共52%的股权,从而将Symbian变成诺基亚的全资子公司。同时诺基亚承诺,在收购完成后将和三星、摩托罗拉、AT&T、Vodafone、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手机厂商,运营商和芯片厂商联合成立Symbian基金会,对基金会成员免费开放Symbian操作系统的使用授权。  相似文献   

17.
上海发现了首例通过蓝牙染上的手机“Canbe”病毒,这是“Canbe”病毒首次现身内地。虽然此前有关手机病毒的消息时见报端,但是由于没有大规模的出现,手机病毒并没有引起消费的太多关注。但是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却越来越担心,因为专家预测.随着手机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手机病毒将会愈演愈烈,其未来传播能力与危害能力无法估测。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时候,对Symbian系统不太熟悉的人都以为Series60、80是不同的Symbian操作系统版本。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如"Series60操作系统"甚至"Symbian80操作系统"的笑话。而实际上,Symbian操作系统是Symbian公司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它是一个独立于手机硬件的操作系统,因此可以安装在任何符合基本系统资源要求的手机上。不过,由于手机厂商都不希望自己的手机的界面和功能和其他厂商的一样。所以一般都会在Symbian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9.
手机病毒对于人们来讲似乎还很遥远,但自从第一例病毒传播之后,立即引起了用户和厂商的关注。随着手机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5亿,作为世界第一大移动通信大国,手机安全自然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近来出现越来越多的监听软件.恶意软件、间谍病毒,甚至互联网上的病毒可以通过手机传播.则让手机用户们心惊胆战。我们究竞要如何保障自己的通信安全呢?  相似文献   

20.
电脑病毒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估计没有几个人没受过电脑中毒的困扰。但手机病毒,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的,即使听说了,也不会觉得它有多大的危害。最近几天,金山反病毒中心发布了一个名为SymbOS.Doomboot.G的木马手机病毒,该病毒隐蔽性极强,一旦手机用户中招以后,对自己的手机将是一个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