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农村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涵盖广泛。文章通过调研勘察、走访访谈和资料查找,主要选取了专业相关、农村目前较为迫切的几项进行研究。大致从生活性基础设施、生产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性基础设施出发,综合分析了冀北部分农村部分基础设施的现状,运用建筑设计相关手法,提出了从各户到全村的整体改造规划、帮助改善贫困现状的方案建议,进而推至对冀北农村整体情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业农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第四十章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县近年"三年两旱"灾害的分析,探讨湖区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以来如何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灾害过后如何治理水患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性公共产品,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研究一般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现状,分析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组织形式、融资机制、管理和退出机制等方面构造了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框架,并阐述了其运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满意度,基于现有研究情况,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构建了农村基础设施满意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实地调查,基于获得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民对基础设施满意度。研究发现,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满意度的评价主要由五个因素组成,按满意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生产性设施、饮用水电设施、环境与服务设施、基本出行设施和文卫娱乐设施。研究结果有利于掌握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偏好,为国家有针对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8)
结合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征,从政府财政投入、金融机构贷款与社会资金投入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与金融机构参与的角度,提出将BOT、TOT与PPP等运用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以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在参与编制《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导则》的过程中,通过广泛的调研,深入地分析了西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及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5):116-121
本文论述了建设美丽乡村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必要性。并对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了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途径与方法,以期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的重要支撑载体。为解决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单一供给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现实需要的问题,PPP模式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模式逐渐备受关注。然而不同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分别适合何种具体的PPP模式是其实施前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为此在农村基础设施的传统功能分类基础上,分析不同农村基础设施的经济特性,阐述其引入PPP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结合PPP管理模式主要类型及特征,提出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为分类的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管理框架,为不同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匹配合适的PPP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关于流域综合整治系统化方案编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流域治理中凸显的缺乏统筹、碎片化建设、项目混乱等问题,提高城市涉水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需要对现有的常规规划设计方法和模式进行创新,为流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工作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针对如何落实流域综合整治的系统性建设思路,对现有规划、设计进行协调衔接,使流域综合整治的各项目得以统筹协同,达到最佳建设效果,首先探讨了系统化规划方案的定位和需求以及编制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其次结合编制经验对系统化规划方案技术路线和系统方案编制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提高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在调研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将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果评价的方法,可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为例,利用2006年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和农民访谈,采用指标综合评价法,全面评价了北京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揭示了需要加大投资和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地区,指出了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利用问题,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成效评估、进一步的建设规划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风景道作为一种绿色基础设施,其所具有的多重功能近些年来逐渐被重视,并广泛运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但目前研究缺乏风景道客观、综合的识别体系。提出寻常风景的概念,从空间格局、空间质量和空间多功能性3个维度重新定义乡村景观,并将其融入现有的风景道识别体系中,以空间视觉评价、景观空间综合质量评价、游憩吸引力评价、潜在生态性评价为一级指标,以景观空间多样性、聚落风貌、交通可达性、潜在生态廊道等为13个二级指标,形成乡村风景道综合识别体系。同时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例,在保护乡村自然基底的基础上较为客观地识别现有道路所具有的风景道构建潜力并对其做出初步规划,对同类型区域的风景道识别与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市政基础设施抵御低温冰冻灾害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面总结我国近年来市政基础设施在暴风雪低温冰冻环境中受灾性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市政基础设施诸如供电、供水、供暖管网系统以及城市道路、建筑基础等在低温冰冻环境下破坏与失效的原因,并结合现行各种基础设施抗冻防裂设计规范与标准的规定对基础设施的抗冻避灾方法进行了探讨,基于大量调查资料提出有效克制和避免低温冰冻灾害发生的对策,为今后我国相关部门补充修订防冻抗裂相关规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低能耗、低污染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适用建筑材料,建立兼顾材料技术性能及经济性能的建筑材料评价体系。利用统计方法,引入VE模型,综合分析各种农村基础设施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环境性能及经济性能,寻找出价值最高的建筑材料。得出结论:1)传统的建筑材料选用并不符合低能耗的要求;2)建筑材料“本土化”是重要手段;3)改变人们对建筑材料传统的认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庞永师 《城市规划》2002,26(10):44-47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周边小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小城镇规划建设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就要编制科学的城镇规划 ,并认真执行。要有效控制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建设的无序状态 ,将城乡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 ,防止产生新的“城中村”。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三方面对策 :加大力度 ,消除小城镇发展在体制上的制约 ;建设工业小区 ,积极推进乡镇企业的集中发展和规模经营 ;统一规划 ,分片建设 ,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化。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背景之下,寻求 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已成为普遍 共识,由高碳粗放的发展模式向集约高效的 低碳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变将是未来乡村人居 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现有乡村 “高碳排”与“低碳汇”的现实问题基础上, 认为保护乡村生态空间布局,协调乡村生产 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价值平衡是构 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模式的关键所在。随后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核心技术,构建了 适宜乡村的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同时将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评价体系中, 并对所研究区域的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分析评 价。最后,结合“增汇减排”的低碳目标,进 一步提出乡村景观格局优化和重组的具体策 略,旨在为探索适合生态敏感区乡村的低碳 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建设历经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阶段,其建设重点从乡村基础建设转向探索“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这与二战后西方乡村发展与转型过程极为相似,只是各发展阶段滞后于西方国家.因此,西方乡村景观风貌的研究成果对正面临转型的中国乡村研究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以ScienceDirect为主要数据源,将乡村景观风貌分为人工景观风貌、自然景观风貌和人文景观风貌,梳理其研究发展脉络,并提炼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及趋势特征.对比西方乡村景观风貌的发展经验和中国乡村的现状,中国乡村景观风貌建设应构建乡村景观空间数据库,为量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乡村景观风貌的发展底线;促进跨学科合作,推动乡村景观风貌的交互性研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19.
喻岩 《工业建筑》2006,36(Z1):376-380
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已建工业钢结构建筑中,通过分析已建钢结构工业建筑当前技术状态,建立起综合评价体系,对建筑物给出安全与否评价结论,为建筑的废止或修缮等处理措施提供切合实际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贾铠针  叶青  赵强  田名川 《工业建筑》2014,(Z1):57-60,7
基于对新型城镇化特征、核心目标、城乡生态建设所涉及的社会、经济、环境需求层面以及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概念、内涵、作用等层面梳理和概述,针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相互关系研究,厘清并建构二者在核心价值、目标体系、空间尺度的同构关系,最后指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