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给出了滑移隔震结构等效速度谱的计算公式,以两质点的平面滑移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能量谱的研究,分析了能量谱随着各种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和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对输入能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影响规律较为复杂;输入能量随着隔震层与上部结构质量比的增大基本呈减小的趋势,而隔震层的自振周期对输入能量的影响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有隔震和无隔震的七层框架结构的分析模型,对其分别输入两条典型的地震波进行地震能量反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能较好地满足能量方程,最后以能量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体系的能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铅芯橡胶支座建立了钢桁架结构基础隔震的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计算了有隔震和无隔震钢桁架结构的自振周期,对地震激励下有隔震和无隔震钢桁架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的时程分析,并进一步进行了地震响应的能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后,钢桁架结构通过延长自身的自振周期避开了地震的卓越周期,同时依靠隔震支座的变形耗能,有效地减少了输入到结构中的地震能量,这就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使大部分构件处于弹性工作阶段,从而达到保护主体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介绍了某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隔震设计过程及耗能情况。该结构隔震层设置于地下室顶板与首层之间,共布置了18个天然橡胶隔震支座和40个铅芯橡胶隔震支座;采用ETABS有限元软件建立非隔震结构与隔震结构两个计算模型,分析比较了结构隔震前后的动力特性和隔震效果,并对隔震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验算和抗风承载力验算,最后分析了隔震结构罕遇地震下结构耗能与加速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结构隔震层能够很好吸收地震能量,大大减小地震输入能量往上部传递,显著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和加速度响应,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将消能减震技术与基础隔震技术联合应用于澄江化石博物馆结构中,并对该高烈度区复杂钢结构进行了1/30比例模型的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等问题,分析了BRB,推导了能量方程,应用能量原理对该结构的地震输入能、隔震层耗能和上部结构耗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耗能分布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耗能占地震输入能的90%左右,减震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如何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加强建筑物抗震性能,减少房屋倒塌,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传统抗震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隔震技术应运而生。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以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隔震技术是目前成熟有效的且较为安全、适用、经济的工程抗震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将消能减震技术与基础隔震技术联合应用于澄江化石博物馆结构中,并对该高烈度区复杂钢结构进行了1/30比例模型的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等问题,分析了BRB,推导了能量方程,应用能量原理对该结构的地震输入能、隔震层耗能和上部结构耗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耗能分布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耗能占地震输入能的90%左右,减震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隔震结构在不同特性地震动作用下能量的分配与耗散机制,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利用抗震非线性软件perform3D,对近场和远场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在多遇、设防及罕遇地震下地震能量的输入、分布及耗散规律。研究表明:近场地震动作用对隔震结构耗能形式影响较大,且其对两种结构产生的滞回耗能比例更大;滞回耗能沿结构竖向呈现上小下大的分布规律;结构构件刚度变化对构件滞回耗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基础隔震技术逐渐被重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纳入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通过建立有隔震和无隔震的6层框架结构的分析模型,对其分别输入2条典型的地震波进行地震能量反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能较好地满足能量方程;最后以能量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体系的能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设置铅芯滑移隔震支座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实体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与设置固定支座和无铅铅芯滑移隔震支座计算对比,分析研究铅芯滑移隔震支座的耗能性、自复位性、层间位移、各节点加速度以及地震输入结构能量和动能方面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设置铅芯滑移隔震支座框架结构层间位移比未隔震结构大大减小,比无铅芯滑移隔震框架结构的小,且支座滑动位移小,地震输入结构能量和动能减少。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铅芯滑移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隔震和耗能性能,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更具有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在对跨度大于24m的排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引入屋架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对8度、9度区分别用现行规范规定的方法和振型分解法计算大跨度屋架的竖向地震作用,进而计算屋架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支座反力值,将支座反力值施加在排架柱顶,使之参与排架柱的截面抗震验算,乘以不同的分项系数参与内力组合,对比计算结果得出在进行排架柱抗震设计时应该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Investigation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with STRP (scrap tire rubber pad) seismic isolators by means of pseudo-dynamic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presented. The isolated building is numerically modeled, while the base isolation layer is consider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structure in the pseudo-dynamic tests. The test result verifies that the STRP isolator shows acceptable shear deformation performance predicted by the design methods, and demonstrated that seismic isolation using STRP works as a protective measure to provide enhanced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indicated by the reduction of top floor absolute acceleration, drift and base shear as designated.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反应中高阶振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两个大跨度悬索桥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反应谱法对其进行了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详细讨论了高阶振型对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高阶振型对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反应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主塔的内力反应,而高阶振型对位移反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损伤控制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被动耗能减振装置的地震损伤分析和控制设计。首先,在国 内外有关地震损伤和耗能减振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耗能减振结构地震损伤的分析方法 以及薄弱层地震损伤计算的实用方法;其次,基于我们在文献 [5]中提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 伤的“三水准”性能目标,提出了地震损伤控制设计的方法;最后给出了设计例题,显示了本文所提 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从宏观层面比较了中日建筑抗震规范的发展以及抗震设计和抗震计算方法。两国的抗震设计思路类似,都是采用两阶段的设计,但总体而言,日本的抗震设防标准要高于中国,而且第二阶段的设计易于实现和检查。同时日本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多样化,它是第一个将基于能量的抗震方法写入规范的国家。通过本文的比较与分析,希望对中国的抗震规范编制和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储罐地震响应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双线性恢复力模型模拟铅芯橡胶支座力学特性,探讨了不同类型场地上,隔震储罐在铅芯橡胶支座(LRB)与叠层橡胶支座(RB)两种隔震方式下的地震响应特点.研究表明:铅芯屈服力、场地类型和地震强度是影响LRB减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与RB隔震方式相比,LRB具有降低基底剪力、支座位移、晃动波高等优点,但减震效果并不总是好于RB方式,与场地类型和铅芯屈服力的选取有关.特别是Ⅳ类场地上RB支座更适合储罐隔震设计.支座最优屈服力参数选取需要根据储罐自振特点、场地类型和地震强度共同确定.LRB支座更适合在高烈度地区应用,减震效率高而且稳定.  相似文献   

17.
竖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地震记录的比较分析,提出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简要叙述了计算竖向地震作用的方法以及竖向地震作用的研究进展。从国内外一些震害现象阐述了结构抗震分析中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性,并归纳了地震分析中的一种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选取合理的材料本构模型和混凝土损伤指标,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数值模型,并采用现有试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典型算例,分析典型算例的抗震性能指标,同时描述构件的破坏模态。对轴压比、空心率和长细比这3个对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指标影响较为显著的参数进行分析,探究3个参数对滞回曲线极限承载力、延性系数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规律。比较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与不同截面尺寸的等截面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的差别,探究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与何种截面尺寸的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可以实现抗震性能上的等效。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轴压比和长细比的增大使得构件的耗能性能变差,空心率的增大使得构件的耗能性能变好,但需明确各参数的限值; 截面面积减小使得构件的承载力降低、耗能性能变差; 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抗震性能与距其底部1/4高度处截面大小的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等效。  相似文献   

19.
魏东  阴飞  苗现国 《土工基础》2009,23(6):71-74
根据多点地震动合成方法,考虑地震波的随机性和行波效应,生成非均匀多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在此基础上,运用FLAC3D分析隧道在非均匀性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引入非均匀影响系数η和最大最小位移比Φ描述地震作用下隧道位移反应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的位移反应和地震的空间非均匀性对隧道位移的影响随埋深、侧压系数增加而减小;随地震动振幅的增加而增加;随地震动卓越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地震动持时的增加而增加。非均匀影响系数η和最大最小位移比Φ表现出和位移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一个10层单跨框架结构作为算例,利用ANSYS程序分析了摩擦耗能支撑在局部楼层中的不同设置方式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设置方式中,底部5层设置方式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最好,故耗能支撑宜布置在层间位移较大的下部楼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