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广东省建筑节能基本情况 1、能耗分析与建筑节能现状 工业能耗、建筑能耗和交通运输业能耗是我国总能耗的主要方面。随着建筑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建筑直接能耗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20亿m^2,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的阶段,工业能耗、建筑能耗和交通运输业能耗是我国总能耗的主要方面。在建筑方面,随着建筑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的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为应对日益显著的能源危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做好新建建筑物节能降耗的同时,对既有建筑节能降耗的改造更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建筑内的机电设备能耗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的改造方案,从而实现延长设备寿命、降低建筑运行费用,实现资源的节约。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我国,建筑能耗目前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5%左右,且呈递增趋势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巨大潜力。建筑能耗不仅影响国家能源供应,还影响环境。有关测试表明城市建筑四层挂满分体式空调,将造成局部“热岛”现象,空调机的运行能效比COP显著下降,建筑周围热环境也被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4.
《住宅产业》2007,(2):50-55
金坛金谷华城康居示范工程针对常州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与建筑能耗现状,集成开发降低建筑能耗的新能源利用,有光热集中利用系统、光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及河水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对人居环境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所关注的问题。无论在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还是在提高人居舒适度,创造新型的住宅建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对这个庞大的建筑领域,建筑能耗依然是显而易见的,微小的能耗变化,都将决定对能源的如何分配。文章阐述了建筑耗能的现状及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分析节能型居住建筑应从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细部构造设计、建筑设备设计、系统组织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引言: 在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为了降低建筑能耗和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并相应地建立了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出一系列的规范标准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发展.降低建筑能耗,增强建筑的环境和社会友好性占据了绿色建筑指标的大块内容,也是可持续设计的核心所在.建筑、能源、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绿色建筑立足于建筑和能源使用的有机结合,促进环境的友好发展,而建筑表皮作为分隔建筑与建筑环境的界面,是建筑从外部环境获得能量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工业能耗、建筑能耗和交通运输业能耗是我国总能耗的主要方面。随着建筑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建筑直接能耗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占总能耗的10%,上升到近年的30%。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20亿平方米,约99%为高能耗建筑。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途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江亿 《新建筑》2008,(2):4-7
介绍了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的现状,包括总体的建筑分类和能耗数据,并通过中外分类建筑能耗的差异分析,以及对能耗差异产生原因的归纳,提出从我国目前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出发,我们只能根据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采用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技术、政策和机制,实现“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用能途径和室内环境营造方式。  相似文献   

9.
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建筑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热冬暖地区夏季能耗较高,其建筑节能的重点是降低夏季的空调能耗。自然通风可以为居住建筑改善空气品质,并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使用时间,改善室内热环境;而建筑外遮阳技术也可以有效降低空调能耗,同样可以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在夏热冬暖地区自然通风和建筑外遮阳技术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建筑节能及节能建材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建筑节能》2007,35(4):10-12
建筑节能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其核心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因此,积极开发和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对于改善人们居住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保价值。概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节能建材在建筑节能中的地位,同时阐述了外墙外保温技术,指出了节能建材的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