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厂和松江电炉厂、航空部第四研究院共同协作、对锻工车间的加热炉进行彻底的改造,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改造了三台新型节能重油自身预热烧嘴加热炉。改造后的炉子特点是节约能源、无烟尘,基本上解决了锻造车间的污染问题。而且炉子升温加热速度快,炉温均匀,有助于改善产品质量。重油自身预热烧嘴是把烧嘴、换热器和排烟装置有机地组合为一体的新型烧嘴装置。这样,从炉膛内排出的废气热量能将空气预热,  相似文献   

2.
大型锻造加热炉通常使用的是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鉴于气体燃料的特有性能,已在锻造加热中广泛地使用。但因能源不足,难以使加热炉在较稳定的情况下运行。液体燃料(重油、废柴油等)虽有来源较易、价格较低、发热值高等特点,但因燃烧操作工艺较复杂,在一些工厂仍未广泛采用,经综合分析和对原加热炉进行改造后,变单一燃料(天然气)为多用燃料(天  相似文献   

3.
我厂的锻造加热炉虽然经过敞炉、油炉、反射炉、机械反射炉等阶段的改进,但都没有除尘装置,没有解决烟尘对周围环境污染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调研、总结,归纳了各类燃烧方式及除尘设备的优缺点,分析了烟尘生成的因素及条件,最后对锻造加热炉进行了改进,设置了除尘装置(见附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型锻造厂和锻造车间里,有大量烧煤的锻造加热炉。其中,有不少锻造加热炉普遍存在着耗煤量大、热效率低、烟尘严重、操作条件差等缺点,这与当前消除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是很不适应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工厂不断地对锻造加热炉进行改造,建造了不少节煤、无烟、操作方便的新型锻造炉。上海汽车发动机厂建造的往复式消烟、除尘、节煤锻造炉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在无烟反射炉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而成功的。此种锻造炉与一般无烟反射炉比较,有下列的优点:烟尘浓度下降70%;煤耗下降了20%;还能充分利用余热;并能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燃煤锻造加热炉有上、下排烟两种排烟方式。由于我厂锻工车间地质较差,若采用下排烟,则烟道因积水而影响排烟,故我厂锻造加热炉大都采用上排烟方式。过去,我厂上排烟的锻造加热炉是按传统的图纸将烟囱安放在预热段的拱顶上的。由于拱顶承受很大的载荷,加上热胀冷缩的影响,烟囱容易倒塌。更伤脑筋的是,进料口处的内炉门损坏及炉子大修时,往往要拆除烟囱,造  相似文献   

6.
燃煤锻造加热炉有上、下排烟两种排烟方式。由于我厂锻工车间地质较差,若采用下排烟,则烟道因积水而影响排烟,故我厂锻造加热炉大都采用上排烟方式。过去,我厂上排烟的锻造加热炉是按传统的图纸将烟囱安放在预热段的拱顶上的。由于拱顶承受很大的载荷,加上热胀冷缩的影响,烟囱容易倒塌。更伤脑筋的是,进料口处的内炉门损坏及炉子大修时,往往要拆除烟囱,造  相似文献   

7.
优选前:锻造车间加热炉采用100%柴油或重油燃烧,油耗为:20号柴油29公斤/小时;重油66.5公斤/小时,车间黑烟滚滚,劳动条件差。优选及效果:用0.618法对油中渗水量进行优选,当炉子温度较高时,把在强化器作用下均匀混和或乳浊的油水混合液喷入炉内代替纯油燃烧,火势更猛,升温更快,炉温高达1400℃。优选结果:烧20号柴油时,渗水率为55%,油耗降为9.6公斤/小时;烧  相似文献   

8.
王渝南  朱茂林 《轴承》1991,(5):37-38
贯通式节能锻造加热炉除进行了炉体结构改造外。还采用了高效节能的预热烧嘴和温度-油量自动控制系统。加热炉的热效率达36.66%,炉温变差△T=5~7℃,节油率为73%,锻件加热氧化率为l~1.5%。附图4幅。  相似文献   

9.
锻造加热炉钢结构水封炉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较高的炉温,使用液、固、气体燃料的锻造加热炉在燃烧过程中,炉内一般都保持正压,因此常出现炉门处向外喷火的现象。这种状态使长期处于高温中的铸铁炉口常常发生断裂、变形,炉门前温度高,工作环境恶劣。同时,装取料时的碰撞又加快了铸铁炉口和砖砌体的损坏,影响加热炉的正常使用寿命。我厂现有3台7.5m~2室式加热炉,采用重油作  相似文献   

10.
结合现有加氢装置管式加热炉燃气系统工艺流程和加热炉设有单台高性能燃烧器的特点,通过详细分析常规管式加热炉点火操作过程和方法的利弊,利用DCS系统组态充分发挥加热炉长明灯组件(高能点火器和离子火检)以及主燃烧器紫外火检的功能,实现了炼化装置管式加热炉远程点火自动化、程序化与模块化,为具有单台高性能燃烧器(配件齐全)的管式加热炉实现远程自动点火功能提供了参考方法。在保证加热炉点火操作的安全性基础上,加热炉远程点火功能的实现不但可降低加热炉点火操作所需人数和工作量,而且可提高炼化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推进智能化炼厂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轴承》1972,(4)
去年初,厂里遵照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教导,派人到上海去参观学习轴承生产工艺,见到上海有的兄弟厂是使用烧柴油的加热炉来加热锻件的,烧油的加热炉有很多优点,如锻件的氧化层较薄,炉温升得快,炉温也容易控制,操作方便,车间整洁。但柴油是较难得到的,回厂后,又听说本市玻璃厂及有色金属轧延厂使用的是烧重油的加热炉,重油在我们广东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到的,价钱也比柴油低得多,于是我们又组织了人员到这些厂学习。当时厂里正开展着群众性的压缩毛胚留量大会战,因为轴承钢是一种贵重的钢材,我们国家每年都要生产大量的轴承,钢材的需要量非常大,因此如每一套轴承的用料都能节省一点的话,意义就很重大。由于  相似文献   

12.
SMH 重油(原油)乳化添加剂及配套乳化装置可使重油(原油)和水形成稳定的油包水型乳化燃料,节油率为5%—10%,结焦、积炭明显减少,烟度、CO、NO_x、SO_x 等有害气体排放量大幅度降低。该装置的结构见图1和2。SMH 添加剂及乳化装置已在三十多家工厂的轧钢加热炉、平炉、锻造加热炉、锅炉、搪烧炉、退火炉等100多只炉子上长期生产性应用,最长使用期已超过两年,累计总燃油量超过十五万吨,燃烧工况稳定,受到操作工人的  相似文献   

13.
在电站里锅炉的点火方式主要是轻油点火、燃气点火和重油点火,其中重油点火有难以点火、火力不稳定、容易造成环境问题等缺点,在我国大型的新建电站工程一般不采用重油点火形式。机组工程基本上采用重油-煤粉二级点火方式,但是在刚开始点火时存有不燃烧、油枪底部燃烧不顺畅、枪身接焦等不足。本文结合越南沿海三期工程从锅炉点火系统构造、装配、测试等方面介绍重油燃烧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在以后工程装配、测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大型加热炉中应用较多,但用于机械和兵器行业的中小工业炉及热处理油炉在我国尚无先例。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改善工人作业环境,国营和平机器厂首次应用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改造热处理油炉,取得显著成效,其预热空气温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厂改造前的热处理油炉多年来一直采用未经预热的常温助燃空气(即冷风)作为重油雾化剂,  相似文献   

15.
我厂是50年代建立起来的集体企业,以锻造为主。现在全厂有加热炉42台,年耗煤量4000多吨。由于炉型落后,浪费能源,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劳动条件太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983年建起了一座小煤气站,安装  相似文献   

16.
锻造加热是锻造生产的主要工序之一,锻造加热炉是锻工车间的重要设备。目前国内的锻造加热炉以煤和油为主要燃料,根据一机系统的不完全统计,约有一万台锻造加热炉,按加热锻件重量计算,锻造加热炉煤炉占55%,油炉33%,煤气炉10%,电炉2%,  相似文献   

17.
我单位使用的1台林太阁CSD3000型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以下简称搅拌站),生产中使用柴油作为燃料。随着市场柴油价格不断上涨,该设备运行成本越来越高,效益不断降低。为降低生产成本,决定选用一种价格低廉、燃烧性能好且符合要求的燃烧专用油(简称重油)来代替柴油做为燃料。  相似文献   

18.
在特殊气候和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液压挖掘机时,维修者和操作者应适时采用不同方法和措施来保证挖掘机的完好率和机能率。1.特殊气候条件下的使用与保养(1)低温条件下①挖掘机的柴油机务必使用冬季柴油(如-10号柴油);柴油机机油和空压机机油也要更换成冬季用油(如CC级油);但所用的润滑脂、齿轮油和液压油可不用更换。②及时清洗柴油箱、机油和柴油滤清器,以及液压油粗、细滤器。③调整好蓄电池电解液的比重。④柴油机起动困难时,不得用明火加热进气管,要使用预热装置预热。⑤当柴油机刚刚起动时,不得猛加油门,应怠速运…  相似文献   

19.
在锻造加热炉的烟道内我们安装了自行设计的板式冲击空气换热器,它能将助燃空气预热,从而实现了余热利用,改善了燃油雾化条件,收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换热器在加热炉内的位置见图1。换热器结构如图2所示。整个构件由3毫米的钢板焊接加工而成。外套与烟气接触,被加热。冷空气从内套的密  相似文献   

20.
(1)忌起动前不做例行检查 因个别操作手责任心不强,或长时间使用柴油机未出现过故障,易使人麻痹大意,认为没有必要在柴油机每次起动之前都进行例行检查,即使检查,也仅仅是对柴油、机油和水的数量进行检查。 (2)忌长时间起动起动电机 电机每次起动的时间不得超过10s,两次起动应间隔30s以上,若连续3次不能起动柴油机时,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起动。对于有预热装置的柴油机,起动前应检查是否已预热,若未预热,应打开预热塞,先预热40~50s;严冬季节,还应重复预热,否则会因起动电机长时间运转而发热烧毁,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