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2号4038 m3高炉的高炉冷却结构、原燃料条件和高炉侵蚀情况.针对高炉炉役末期炉缸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结合定向局部护炉和活跃炉缸的整体护炉理念.通过采取钛球护炉、炉缸压浆、堵风口、大风量和高鼓风动能冶炼、规范出铁操作、发展中心气流等护炉措施,并优化高炉操作,实现了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2.
王书龙 《山西冶金》2010,33(5):23-25
总结了梅钢2号高炉在炉役中后期采取的一系列护炉措施。针对高炉不同部位工作状况及损坏机理,采取了炉身压浆造衬、缩小风口面积、添加钒钛矿护炉、优化操作制度、计算机智能监控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炼铁》2017,(1)
对通钢3号高炉炉缸侵蚀的原因及护炉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3号高炉炉缸侧壁T1107-13点温度最高达到604℃,且高温点有两处炭砖剩余厚处在700~900mm的危险范围。造成炉缸侵蚀的原因,主要是焦炭质量下降、炭砖质量问题和锌的富集。通过采取炉缸压浆、降低冶炼强度、钛矿护炉、增强炉缸冷却强度等护炉措施,炉缸侧壁温度逐渐下降,T1107-13点温度下降至198℃,护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炼铁》2015,(3)
龙钢3号高炉通过采取适度控制冶炼强度、配加钛球护炉、加大冷却强度、调整送风面积和长度、压浆造衬等一系列措施,炉缸炉底水温差逐步回落稳定。  相似文献   

5.
《炼铁》2017,(4)
对长钢9号高炉炉缸温度升高后的护炉操作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9号高炉炉缸二段冷却壁热流强度超出报警值(9.3kW/m~2),多处温度升高(最高达356℃)。为此,采取了加大冷却强度、配加钛球护炉、调整送风面积及长度、压浆造衬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炉效果,炉缸温度呈现下降趋势(降至266℃),炭砖的侵蚀速度得到控制。认为,9号高炉目前炉缸状况具备安全运行基础,但不能长期维持高冶强生产。  相似文献   

6.
废钢渣用于转炉炼钢压渣调渣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洪君 《四川冶金》2009,31(1):12-14
介绍了废钢渣结合增碳剂用于转炉炼钢压渣调渣的实践,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生产实践表明:冶炼终点通过采用废钢渣结合碳质材料压渣调渣,大部分炉次实现了不倒炉直接出钢并获得了较好的溅渣护炉效果,采用该技术能为攀钢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殷欢 《炼铁》2006,25(5):13-16
针对马钢1号2500m^3高炉2号铁口区域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出现异常升高现象,采取了“以炉缸侵蚀模型为预警参数,以不定期开、堵风口为主要手段,加强铁口维护保持稳定的泥包并配合铁口压入含钛精粉炮泥进行局部修复”的护炉制度,逐步将炉缸水温差降至正常范围,保证了高炉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能,达到了护炉保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贺顺  刘利锋  马洪斌 《炼铁》2007,26(1):23-25
首钢2号高炉在炉缸2、3层冷却壁水温差升高后,通过及时采取压入硬质料、提高冷却水压力、堵风口、控制炉前出铁、用钛矿护炉、控制初始煤气流等措施,把水温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使炉缸活跃,炉内顺行,炉况稳定性增强,同时坚持强化冶炼,走出了一条强化冶炼条件下控制炉缸水温差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四高炉不同部位的损坏情况,采取了炉底穿管、灌浆、硬质泥浆压人造衬、安装、使用钒钛矿护炉、操作制度调整、监控预警等措施,保证了高炉在较高冶强下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太钢3号高炉在炉役后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精心操作,稳定煤气流,在冷板损坏部位安装铜柱冷却器并定期进行硬质压入,自创了偏心冷却器的安装、灌浆技术和大面积开裂炉皮的修补技术等等。这些措施使护炉效果良好,实现了高炉长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炼钢》2010,(4)
为解决半钢炼钢终点渣稀、氧化性高,在120t转炉不倒炉出钢时存在炉口涌渣的问题,采取在转炉吹炼终点,炉内加入冷钢渣500~1 000kg和碳质材料50~200kg进行压渣调渣试验,可达到压渣、稠渣与不倒炉直接出钢的目的。与常规工艺相比,减少了出钢下渣量,钢中w(P)多降低0.004%,钢中w(S)多增加0.001%,减少脱氧合金消耗62kg/炉,降低炉衬侵蚀速度0.1mm/炉,减少溅渣护炉料消耗200~300kg/炉,缩短溅渣时间1.0~1.5min,获得了较好的溅渣护炉效果。采用该技术既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钢水质量,又开发了钢渣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炉冶炼强化后,炉缸、炉底寿命一直是高炉长寿的限制性因素。我国自80年代初开发含钛物料护炉技术后,采用该项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炉缸炉底的寿命问题。本书概括地介绍了含钛物料护炉的有关机理、护炉经验、大中小各种类型高炉的护炉生产实践及效果、风口喷吹与铁口炮泥加入新方法等试验结果,以及新型护炉料的开发应用等,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开发、应用护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3种典型炉缸结构的特点及在我国高炉的应用效果;对合理死铁层深度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近年世界上新建的部分高炉的死铁层深度及死铁层深度与炉缸直径之比。介绍了目前已获得应用的炉缸状态监测技术,以及实践证明较好的炉缸缝隙压浆和护炉新技术。指出强化冶炼情况下,炉缸死铁层深度应至少为炉缸直径的20%;炉缸出现缝隙时,用重油压浆比用碳糊效果好;如能开发出含钛化物的炭砖,既能起到较好护炉作用,又不会像添加含钛矿那样会造成焦比升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转炉终点温度降低冶炼过程的变化进行说明,为保证终点温度降低转炉护炉及降成本的需要,从加料优化、枪位控制及将压枪操作纳入智能系统管控,即保证了炉况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又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进行转炉炉型的控制,在酒钢50t转炉生产中应用固渣护炉技术。通过对转炉终渣成分的调整、对固渣护炉过程操作的优化,提高了固渣护炉后转炉炉衬的抗侵蚀能力,延长了炉衬的寿命,降低了护炉费用。转炉护炉材料(补炉料、喷补料、溅渣料)用量较该工艺优化推广前降低了30%,年节约护炉费用300万元;转炉炉龄提高了4 000炉,实现了转炉炉型的有效控制,杜绝了转炉漏钢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了转炉作业率。  相似文献   

16.
结合梅山转炉溅渣护炉的实践,从炉渣的特点、溅渣层的形成及保护炉衬机理、溅渣护炉工艺及参数选择等方面加以分析,对进一步提高梅山复吹转炉溅渣护炉的效果及溅渣护炉技术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钒钛磁铁矿护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心让 《四川冶金》1993,15(4):21-23
本文研究钒钛磁铁矿的护炉机理、护炉作用及使用,实践证明,可保护炉缸、炉底、提高炉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喂线护炉试验情况,对喂线护炉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喂线护炉技术的应用对处理高炉炉缸局部异常侵蚀提供了一种途径,但在适宜的喂线量、喂线强度、风口位置选择等方面还需作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加有效地进行护炉。  相似文献   

19.
从高炉长寿的制约因素出发,总结了首钢高炉长寿的日常及强化维护措施,通过对炉缸工作状态控制、煤气分布控制、操作炉型管理、炉前作业、看水作业等日常维护措施与含钛料护炉、喷补造衬、硬质料压入、冷却壁更换等强化维护措施,较好的解决了高炉长寿与强化冶炼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杨耀明  但家云  谭清涛 《炼铁》2019,38(2):36-38
湘钢1号高炉大修投产后不到两年,1号铁口方向炉缸侧壁炭砖温度急速上升,最高升至740℃究其原因主要是铁口深度偏浅、长时间异常炉况、有害元素负荷偏高及冶炼强度偏高等。通过采取优化装料制度、提高风速和鼓风动能、调整冷却制度、添加钛球等护炉措施,炉缸侧壁炭砖温度得到控制、实践表明,单个护炉措施不会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多种护炉措施融合的综合护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