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分体式平台模式,对现有作业水深(50 m)较浅的圆柱形桩腿自升式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即在其底部增加一套沉垫式刚性支撑结构,利用对接装置将上分体平台桩腿和下分体支撑桩腿对接,使上、下分体结合成一座沉垫型自升式平台。基于三维时域线性势流理论和Morison理论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压载模式下平台上分体对接过程中的平衡位置和位移响应,通过时域分析研究牵引索应力分布和位移响应情况;并通过实验室物理模型实验分析不同对接位置牵引索的动态响应。当环境载荷作用力从平台艏部入射时,纵荡对牵引索的位移响应影响最大。随着水深的增加,牵引索的轴向拉力值逐渐减小,竖向偏离角度逐渐减小。分体漂浮状态下牵引索受平台质量影响较大,下分体拖缆受力远小于上分体;一端分体固定时,牵引索牵引力下降明显。牵引索受力震摇幅值受波浪周期和波高影响显著,总的趋势是随着波浪周期和波高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正钻井事业部是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属的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钻井服务的专业队伍。现有钻井平台15座,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12座、坐底式钻井平台2座、模块钻机1部,曾租赁管理半潜式钻井平台参与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项目,具有1 200 m水深钻完井作业服务经验。  相似文献   

3.
122m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型号对比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122 m作业水深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成为全球石油公司竞相投资建造的热点,其中以Friede&Goldman公司设计的JU2000E型号最多。通过对全球已建和在建122 m作业水深不同设计型号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统计分析和在建四种主要设计型号船型的对比,得出该类型的钻井平台正是我国目前急需发展的结论。同时,概括了未来新一代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特点,可为建造自升式钻井平台提供选型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种自升自航式修井作业船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我国浅海油田的修井作业,进行了自升自航式修井船的方案设计。自升自航式修井船是一种特殊的工程船舶,它装有推进装置,能够自航,又装有桩腿,能像自升式平台一样在海上升起。该船的航行和就位不需要拖轮辅助,使用中机动灵活、工作效率高;该船结构尺度比较小,且比普通自升式修井平台造价低廉,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采用现有OSV平台模式在为自升式平台提供补给时存在的经济性和适应性的不足,自行研制了作业水深70 m的自升自航式修井船,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文章介绍了新型修井船的功能和特点,新型修井船的主要设计参数指标,新型修井船结构特点及其与国外同类船的对比,新型修井船的总体布置,修井船配备的动力及主要设备,修井船的经济性分析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海油气产量高速增长,带来了钻完井工作量的剧增,致使自升式钻井平台数量不足的矛盾突显。本文从自升式钻井平台类型和特点入手,揭示了自升式钻井平台选型所考虑的水深条件、海底地质条件、钻井能力以及海况条件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通过自升式钻井平台选型能够避免钻井平台作业风险和提高自升式钻井平台利用率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我国浅海油田的修井作业,进行了自升自航式修井船的方案设计.自升自航式修井船是一种特殊的工程船舶,它装有推进装置,能够自航,又装有桩腿,能像自升式平台一样在海上升起.该船的航行和就位不需要拖轮辅助,使用中机动灵活、工作效率高;该船结构尺度比较小,且比普通自升式修井平台造价低廉,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渤海油田就位条件的复杂化给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就位作业时带来的升船能力、覆盖能力、防碰避让、插桩安全等问题,即实际作业中经常出现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能力与生产平台实际参数不匹配的问题,总结多年的就位选型经验,建立包括水深、气隙、覆盖能力等指标在内的精准选型计算公式和数学模型。现场应用效果表明,精准选型技术可安全、快速、精准地解决渤海油田自升式钻井平台开发井和调整井安全高效就位技术难题,对渤海海域就位作业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桩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利杰  张福  张辉  魏鹏  吉正金 《石油机械》2014,42(11):101-104
插桩作业是自升式钻井平台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平台出坞以后进行其他工作和平台迁航到作业地进行钻井作业的前提。在介绍国内、外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桩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对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桩作业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海洋调查、工程调查、平台的穿刺问题、平台插桩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升降锁紧等重要设备的性能分析。指出平台穿刺问题基本上都是对地层的地质结构分析不清,对地层的剪切强度计算存在问题造成的;同时也指出了平台插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就我国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桩作业技术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L780 MODⅡ钻井平台是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满足90m作业水深区域海上勘探开发需要而投资建造的,为独立桩腿悬臂梁、桁架自升式钻井平台。文章介绍了该平台桁架桩腿的结构形式、建造流程与工序以及到厂材料的检验,总结了桁架式桩腿结构施工的精度控制和焊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南黄海盆地勿南沙隆起西北部海区的海床表层土质为中密实的粉砂质细砂和砂质粉砂 ,俗称铁板砂。自升式钻井平台在这种土层中就位插桩时 ,桩腿插入困难 ,插桩深度很浅 ,但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平台桩腿又时常发生下沉现象 ,严重影响钻井作业 ,甚至危及平台安全。通过分析平台桩腿下沉原因 ,结合常州 35 - 2 - 1井作业的实践 (该井在作业中桩腿曾下沉 2 8次 ) ,提出对策和建议 ,为今后类似的钻井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深和地质条件的海洋平台的选型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上油田开发的特点,综合考虑初期投资、建造运营期的安全性、维修费用、耐疲劳及腐蚀性能、施工工期、施工难易程度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等多项条件,建立了基于水深和地质条件的海洋平台多目标选型优化模型。针对我国近海油田开发的特点,将水深划分为6个深度区间,为每一深度区间提供备选的平台型式,同时将海底地质条件划分为4种类别。采用层次分析法来求解这一选型多目标优化模型。将水深、地质资料以及备选的平台型式提供给具有丰富设计和建造经验的专家,请他们根据文中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对备选平台方案进行评判。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选择出适合给定水深范围和海底地质条件的最佳平台型式,为海洋平台的初步设计和建造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有效贯通应急救援井与井喷事故井的通道,需要优选应急救援井位置和合理匹配钻井装置。开展水深122 m以内自升式钻井平台救援井就位优选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潮流流向优选、风向优选、浅层地质灾害性特征风险规避、钻井平台优选、救援井钻井设计等。钻井平台优选解决了水深与钻井装置作业能力合理匹配问题,使用全新计算公式后,预测精度由原来的70%上升至90%,有效保障海上大型设施安全,可为国内海上油田井控技术体系建设前期基础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紧式系泊方式对深水半潜平台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紧式系泊是一种适用于深水定位的系泊方式。针对作业水深为2 000 m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了不同的张紧式系泊布置方案,通过系泊系统耦合分析,对方案逐步优化,最终确定系泊系统参数。并在确定的系泊布置形式下,分析了平台作业状态下的运动性能,可为平台系泊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上固定平台一般采用导管架+桩基的结构形式来适应300 m以内水深的环境,导管架的桁架结构的刚度在顺应此水深范围内的环境荷载、节省材料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导管架的建造工艺、安装工序较复杂,成本较高。对于水深较浅的情况,海洋环境荷载要求较低,结构基础绝对高度也较低,不需要考虑利用结构柔性传递释放荷载,因此对于浅水固定式平台提出取消导管架、采用大直径钢桩基础的方案,大直径钢桩直接伸出水面作为上部组块的基础。以乌石项目海域工程为背景,对采用超大直径钢桩基础替代传统的导管架基础进行了计算分析,证明了超大直径钢桩基础在技术上可以满足浅水固定平台的需要,在安全性、经济性方面优于传统导管架形式的浅水固定平台。取消导管架可减少导管架建造和海上安装环节,简化建造和安装工艺,降低工程风险,大幅度降低建造和安装成本。  相似文献   

16.
胜利开发三号采油平台液压升降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胜利油田开发的三号采油平台液压升降系统的组成、原理及控制方式,液压系统中主要回路的技术参数和特点。设计时,在保证升降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简单优化.造价成本低;采用PLC控制,使升降操作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助推海洋钻井装备的持续发展,重点对发达国家钻井平台建造能力及建造水平、平台建造数量和钻探深度、高端钻井装备最新成果及我国在钻井平台自主设计、半潜式平台建造技术、钻井装备自主开发、水下关键装备研究等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海洋装备研发设计能力、大型钻井平台配套开发能力、产品设计实践经验、水下关键装备开发研究、海工试验基础条件和平台整体集成控制研究等方面与国外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海洋钻井装备将逐渐向多类型和多领域、适应超深水高风险和复杂地层、向环境保护和绿色产品及智能化和水下钻井技术发展4点发展思路,并结合实际提出我国应认真做好海洋钻井装备发展规划、努力做好海洋装备基础研究工作、由浅入深做好钻井系统配套开发、集中攻克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等4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航工平1”抛石整平平台进行了强度分析,分析了平台在作业和自存状态下的结构内力和变形,并根据中国船级社《海上移动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进行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19.
对自升式平台处于举升状态桩腿下放和提升过程时的运动响应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针对目标海域实际海况分别研究了不同有效波高和波浪入射角度对平台运动响应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为自升式平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简易平台对海上边际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举足轻重,目前国内简易平台的应用和研究仍局限在40m水深的范围,100m左右水深简易平台的研究较少。文章从设计思路、结构型式和安装方式等角度介绍了国际上适用于百米水深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简易平台。对是否可以照搬墨西哥湾和北海的简易平台结构用于我国的边际油田开发进行了探讨,对我国研发此类简易平台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