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群尧  黄林 《防腐指南》2004,(12M):45-50
1.概述 钢质管道聚乙烯热涂敷技术俗称单层PE技术,是将改性后的聚乙烯粉末通过淋涂的方式涂敷在中频加热的钢质管道表面,使其热融化,利用熔融液体的自然流平性能,均匀地附着在金属的表面,经过冷凝后,形成严密的防腐覆盖层。该覆盖层一次成型,与聚乙烯三层复合结构(俗称三层PE)相比,减少了涂敷施工工序,且不会造成焊缝处的挤压减薄;虽然,成型工艺与三层PE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
介绍快速成形技术和铸造技术相结合的快速铸造技术.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直接或间接制造铸造用消失模、消失模凹模、铸造模样、模板、铸型、型芯或型壳等,结合传统铸造工艺,快捷地制造金属零件.将快速成形原理引进到铸造造型工艺中,在型砂或陶瓷粉末上喷射粘接剂和催化剂,固化后即得一定厚度的铸型,形成快速铸型制造工艺,在铸型的内表面涂敷或浸渍涂料即可用于浇注金属件.快速铸造技术能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各种复杂零件的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模具对热塑性塑料而言,可通过对注射成形预制件固化阶段的变形,使制件的内部强良增加。采用注射压缩工艺,对制件内部分子结构排列方向进行校准,这样可获得高强度制件或使制件局部区域强度增加。为此就需要有预制件成形模具和附加模具,在附加模具中使预制件压缩成增强型制件。这种加工工艺和其他工艺的区别,一方面是在于它能使制件的内部强度增加,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使制件内部增强而产生了新工艺。  相似文献   

4.
本发明涉及保护涂料。用这种涂料涂敷在和Al或Zn合金等侵蚀性金属液接触的铁系材料上,以图防止其侵蚀,提高寿命。 作为保护涂料不仅要求附着力大和覆盖性好,而且要求耐热性好,加热干燥需要的时间少,加热时不起泡。 本发明保护涂料的配制:把水玻璃水溶液经干燥处理后得到的粉末硅酸钠1份加上1.5~3.0份(重量)骨料,涂敷时至少再加进一种阴离子系和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使糊状组成物的表面张力在35达因/厘米以下。 下面,谈谈确定上述组成比例的理由: 粉末硅酸钠是本发明涂料的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5.
金属、陶瓷粉末注射成形工艺技术是一种将粉末冶金工艺、粉末陶瓷工艺与塑料注射成形工艺相结合的新型制造工艺技术。简单地说,就是采用塑料注射成形工艺技术,制造金属、陶瓷零件。该工艺技术适合批量生产小型、精密、复杂以及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金属、陶瓷零件。该工艺的基本过程是:将微细的金属或陶瓷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均匀混合成为具有流变性的物质,采用先进的注射机注入具有零件形状的模腔形成坯件,新技术脱除粘结剂并经烧结,使其高度致密成为制品,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后处理。1 国外粉末注射成形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金属、陶瓷粉末注射成形…  相似文献   

6.
张学勇 《钢管》1995,(1):53-54
用高压聚乙烯粉末涂敷钢管作电缆套管可大大提高钢管的耐化学腐蚀性和电绝缘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并且产品美观。介绍了聚乙烯粉末的主要性能和涂敷工艺。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涂敷技术,将聚乙烯粉末通过淋涂的方式涂敷在加热的钢质管道表面,形成严密的防腐覆盖层。该防腐施工工艺简单,防腐性能优良,较三层PE和FBE具有更好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环氧粉末外涂层在海底管道中的应用现状及其特点,对环氧粉末外涂层的涂敷工艺和增阻工艺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粘胶剂+聚乙烯颗粒的增阻工艺时,防腐层具有很强的抗剪切力,可以在海底管线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少华  曾幼宗 《钢管》1998,27(1):61-62
介绍了用于油气输送管线钢管表面防护的三层涂层系统。该系统采用喷丸除鳞,中频感应预热,静电喷涂环氧树脂粉末,挤合聚乙烯表层的涂层工艺。使用该系统环境污染小,所涂敷的防护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管道三层PE粉末防腐层成型技术的工艺及优缺点,采用环氧粉末、粉状中间胶粘剂和粉末状聚乙烯涂料,按照不同的喷涂方式在加热的钢管表面熔融后一次成膜,形成三层PE涂层。讨论了这种新工艺所具有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1.
陆刚 《金属世界》2011,(1):49-53
塑料的金属化工艺广泛应用在塑料制品的金属涂镀上,它们结合了"两个世界"——"金属世界"和"非金属世界"的优势,既保持了塑料制件重量轻,抗蚀能力强的特点,又赋予其金属的耐磨性和装饰性,在机械、电子、家电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塑料制品金属化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塑料制品电镀前的表面处理工艺;塑料制品装饰性化学镀方法;塑料制品电镀工艺特点及工艺流程;塑料件表面直接金属化的工艺特点;塑料零部件的综合表面涂层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仁秀 《模具工业》1993,(10):24-26
<正> 1 产品简介 图1所示制件是用在饮料过滤器上的一个阀体,原是采用金属件制作,现改用塑料件代替,材料为ABS。设备采用SZ—68/400塑料注射机。当制件注射成型后,对其表面进行金属电镀,使制件呈银白色,光亮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3LPE钢管外涂层涂敷的新方法。该方法是:3LPE涂料中3种不同涂料都以粉末态呈现,3种涂料同时用不同的喷枪进行静电喷涂,涂敷在加热的铜管表面一次成膜。该方法不仅解决了钢管焊缝上与管体涂层不一致的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作业线的能耗和运转精度,因此这种新方法将是钢管外防腐技术一次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4.
舒工 《钢管》2004,33(2):60-60
据英刊报道,荷兰Selmer公司研制出钢管的内外表面涂敷及精整新设备。该公司采用的钢管内外表面涂敷工艺十分可靠,涂层抗机械损伤、防腐蚀性能优良。涂层由厚度为60~250μm的环氧树脂层、100~350μm的粘胶层及1.0~4.0mm的聚烯烃外涂层组成。可按照钢管不同的使用环境,涂敷不同的聚烯烃类材料。如使用温度为60℃的钢管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涂层;使用温度为80℃的采用中密度聚乙烯(MDPE)涂层;而使用温度达85℃的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涂层;对于使用温度高达130℃的,可采用聚丙烯(PP)涂层。该公司采用两种多层涂敷工艺,即横向(环状)…  相似文献   

15.
葛伍群  张惠庆 《铸造》1992,(6):13-16
研究了流涂用涂料的性能和流涂工艺参数。采用流涂工艺涂敷型芯,可以生产出无刷痕的光洁表面铸件,并能提高涂敷效率6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被焊铝合金工件表面涂敷涂料以减少点焊时电极的烧损,提高电极的使用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在工件表面涂敷凡士林、矿物油等涂料,都能有效减轻电极的烧损.表面涂料为矿物油和B4C粉末的混合物时,点焊时产生飞溅较少,工件和电极粘连较轻,焊点质量较高,各个点焊阶段电极直径变化量较小,电极烧损较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你问我答     
正塑料电镀产生于何时、何种情况?答:随着塑料(树脂)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它的使用范围扩大到金属制品领域。但是,从装饰的情况看,要求具有类似金属的外观。为此开发了新的涂料,进而出现了真空蒸发镀技术,但真空金属镀层的厚度非常薄,耐久性差。到了1950年初,提出了印刷线路板的通孔镀覆问题,在化学镀铜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却成了现在的塑料电镀的开端。开始是用机械的方法使塑料表面粗化来获得结合力,但缺点是不适合于规模化大生产。1960年,由于对ABS塑料采用化学腐蚀法,发现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很好,随后塑料电镀就获得迅速发展。而国内进行塑料电镀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电镀工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铸造工程》2010,(1):4-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薄壁件金属型铸造用焓变涂料及其涂敷方法。焓变涂料主要由三氧化二铁与镁粉组成,其焓变放热是通过金属浇注过程中加热涂料使三氧化二铁与镁粉发生反应放热而产生。该焓变涂料的涂敷方法为:第一层先涂敷一层氧化锌涂料,其成分质量比为:氧化锌:水玻璃:水=14:4:82;  相似文献   

19.
王塘 《腐蚀与防护》2003,24(6):251-251
上海哈佛耐腐蚀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冶炼厂联合研制开发出以旋转成型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塑料 (LLDPE)衬里制品与普通硅酸盐钢筋混凝土壳体相组合的新颖耐腐蚀电解槽。旋转成型工艺俗称旋塑成型、滚动成型、摆动成型 ,系将粉末状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置入金属模具内 ,通过对模具的施热和纵横向的旋转、摆动 ,使树脂物料依靠自身的重力和离心作用 ,均匀地于模具内侧表面熔融并逐渐成型 ,当熔融物达所需厚度时停止加热 ,待其冷却、脱模后 ,可制得无接缝、整体结构的塑料耐腐蚀容器或塑料耐腐蚀衬里制品。将该塑料耐腐蚀衬里制品置于预制的普…  相似文献   

20.
铸件表面合金化工艺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铸件表面合金化工艺的发展过程铸件表面合金化,是将能形成表面特殊性能层的各种铁合金粉末粘附,贴固或涂刷在铸型的特定表面上,然后浇注液体金属,利用其热量使表面金属材料熔化而与母材金属结合,从而在铸件表面形成特殊性能层。铸件表面合金化工艺是本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最初美国学者Jacksoh“’和Davis[2]等人试图用铁合金,镍基和钻基材料以及钨、铬碳化物合成的烧结块铸渗到铸件表面,但遇到了粘砂、气孔、冲刷、烧结块的变形和不平整等许多问题。后来,通过改进出现了更加合理的工艺,将烧结块换成粉末,让粉末比较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