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协同综采技术原理,总结了协同综采的技术特征。从协同综采生产系统、协同综采关键设备和系统综采工艺等方面,阐述了协同综采的关键技术,对比传统的垮落法开采、充填开采的工作面覆岩移动规律,指出协同综采面覆岩存在一个“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煤矿井下综采设备协同作业能力差,液压支架无法满足自动跟机运行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矿井智能化联控综采技术,通过建立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三机联动控制系统,实现了综采面核心综采设备的跟机自动综采。应用表明,新的智能化联控综采技术能够将井下综采面作业人员数量降低70%,将综采效率提升23.6%,为实现"无人化"综采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效综采发展趋势与重大装备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向东  李学来  胡敬东 《煤》2005,14(3):1-5,26
分析了高效综采技术发展趋势、高效综采生产取得的最新成果,剖析了国内外综采矿井案例,探讨了高效综采重大成套装备核心与关键技术,说明我国高效综采技术研究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提供煤矿综采装备成套解决方案,联合相关采、支、运等制造及控制厂家,集成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和Ethernet/IP通信协议,设计了综采机器人一体化智能控制平台系统;研究了综采机器人控制技术,建立了三维环境复杂约束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控制模型,提出了综采工作面内"1人巡视、无人操作"的采煤模式;建立了综采一体化控制中心,设计了综采设备通信接口和协议标准方案,实现了综采机器人控制设备安全生产。最后,通过在煤矿综采过程中运行该系统平台,使基于Ethernet/IP综采机器人一体化智能控制平台较好地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新郑煤电公司31106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薄煤层综采装备进行优化升级。实践表明,此次升级改造从根本上消除了薄煤层综采面综采装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满足了正常安全生产需要,提高了产能和功效,实现了矿井综采工作面综采装备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薄煤层滚筒采煤机综采、刨煤机综采和螺旋钻综采等综采工艺方式,指出了薄煤层各综采工艺方式的地质适应性和应用优缺点,对开采薄煤层时选择合适的综采工艺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述了发展薄煤层综采对合理利用有限的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我国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展薄煤层综采技术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薄煤层滚筒采煤机综采和刨煤机综采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薄煤层综采技术的地质适应性和应用特点,对开采薄煤层时选择合适的综采工艺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东河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各种环境条件、工作面从事生产的人员素质、综采设备的配套和运行条件等方面对东河煤矿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为东河煤矿工作面的综采设备建立起关于可靠性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故障发生的函数的分布类型,计算出东河煤矿综采设备的各个子系统和总体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分析综采工作面设备系统的可靠性情况,找到了综采工作面的薄弱环节,为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杨善冲  丁强  刘思佳 《煤矿开采》2005,10(5):30-31,62
介绍了采空区侧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准备工艺和综采支架安装方法、顺序以及综采工作面大角度调采方法,分析了采空区侧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安装及综采工作面大角度调采的技术要点、安全关键。  相似文献   

10.
矸石充填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充填综采顶板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充填综采基本顶关键块力学模型,并通过分析矸石充填体与破碎直接顶压实变形规律,推导出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力学关系式。对比传统综采,引入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修正系数η,理论分析得出工作面采高变化在1.6~3.5m时,修正系数η的变化范围为0.49~0.84,得出充填综采工作面所需支护强度明显小于传统综采的结论。现场工程应用进一步证实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没有明显的矿压显现。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综采智能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其结构体系,提出了综采群组机器人协同作业的技术思路,构建了综采装备机器人化的设计方案。通过液压支架推移控制和工作面直线度控制,详细描述了以局部精确控制、全局坐标定位的综采装备机器人化控制系统,提出了构建装备、工艺、生产等多维度构建神经网络系统,赋以综采机器人机器学习的能力,实现综采装备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煤炭工业发展的技术方向之一,近10年来我国在引进综采技术并使其适合于开采条件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1983年有8个综采队年产达百万吨,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充分显示了综采的技术威力。但综观我国综采技术的发展,不论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还未发挥出综采技术的潜力。第一,发展不平衡。仅有少数综采面年产达百万吨,大多数综采面达不到50万吨,有的还不到10万吨,同时综采设备的使用率也很低。其次,使用领域较窄。目前综采多用于部分条  相似文献   

13.
太平煤矿综采工作面大倾角俯斜开采扇形调面采煤,为大倾角俯斜综采技术奠定了基础,对扩大综采的使用范围、加大综采的连续推进距离、提高综采的技术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超  黄辉  朱栋栋  张豪 《中州煤炭》2018,(10):198-202,206
陈四楼煤矿于1997年投产,随开采年限的增加矿井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综采工作面回采条件日益复杂,综采工作面布置受地质构造影响越来越大,致使小储量的综采工作面出现次数和综采工作面搬家次数逐渐增多,综采工作面收尾越发频繁。采取合适的综采工作面收尾方法,对提高综采工作面收尾速度、确保综采工作面收尾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确保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撤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对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也起到一定作用。介绍了陈四楼煤矿2802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主要生产系统及设备布置,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和说明了综采工作面收尾上网上绳阶段及扩通道阶段采用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综采工作面收尾方法的选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临矿集团邱集煤矿直接将综采支架存放在原综采工作面上,既解决了综采支架在井下无处存放的难题,而且减少了综采支架因搬家撤面所带来的运输环节,提高了功效。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国内综采设备现状及与国外综采设备的差距,介绍了国内几个典型的长壁综采工作面设备状况,提出长壁综采工作面国产与引进设备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难题之一的开采设备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综采装备仿人智能协同控制模型,重点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综采装备的协同控制知识自学习、开采行为自决策、分布协同自运行等关键技术理论与方法。具体包括:从数据应用的角度分析了智能综采系统的数据特点,阐明了智能综采的3大数据化特征:泛在感知(数据获取)、信息融合(数据挖掘)、智能控制(数据决策);构建了面向经验操作员决策过程表征的综采装备协同控制框架;提出了基于扩展有限状态机的综采装备运行状态演化方法和基于多标记决策信息系统的综采装备运动行为模式学习方法,来实现数据驱动下智能综采装备行为决策知识的获取;提出了面向经典采煤工艺过程的综采装备行为模态类的决策知识划分方法和基于CBR与RBR融合的决策行为混合推理方法,来实现智能综采装备动作行为的自主决策;探讨了人工控制模式下综采装备驾驶员控制策略的表征方法,发展了具有自学习、自决策、工况自适应的综采"三机"仿人智能协同控制方法;给出了基于平行系统理论的平行综采技术逻辑,为综采装备协同控制的研究提供方法。所提综采装备协同控制系统为大数据背景下的综采生产系统的协同控制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综采设备的稳定运行是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开采的关键。桦甸市丰泰油页岩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对大倾角综采面设备倒滑机理进行研究,采取了适宜的防倒防滑技术措施,保障了综采设备的安全运行,实现了矿井稳产高产,为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煤矿机械》2017,(7):95-97
针对神南矿区现有综采设备通用性差、利用率低、备品备件库存量大等问题,研究实施了神南矿区综采设备综合协调管理技术。根据神南矿区各可采煤层厚度,进行了煤层赋存条件分类分析,研究确定了综采工作面合理开采高度、工作面长度,在分析现有综采设备适应性的基础上,以实现神南矿区综采设备型号、参数、配套方案的最全、最简、最优为原则,编制了综采设备系列型谱,提高了神南矿区综采设备的适应性、通用性和流转使用效率,降低了备品备件的库存量,为类似条件矿区的综采设备集中化统一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益德煤业井下综采面的实际情况,针对综采面煤炭采出率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大采高综采面的一次采全高综采作业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升了煤矿井下综采作业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