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多时相遥感影像在河床平面演变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以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图为信息源,套绘成多年代河道图,目视解译分析河床平面形态演变。其结果表明:1986年以后黄河内蒙三盛公至托克托段河 道曲折系数、摆幅、河势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河势恶化的趋势仍没有得到全面的扼制,据此提出以控制河势为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水量计量不准、设备管控不力、水费收缴困难、水资源浪费严重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长期制约着灌区的运行管理。如何实现灌区管理由粗放到精准化的过渡,将节约用水,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水量计量的高度精准、用水环境的公平公正、水费收缴的阳光合理、用户水量的精准计量、运行管理的科学高效,是灌区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借鉴城市生活用水计费管理经验,深入研究现有阀控技术并二次开发,采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化控制、信息处理、软件编程等技术深入研究,结合灌区运行管理的特点,研究开发出应用于灌区的水量精准化计量收费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在隆德县渝河灌区的应用,确实有效解决渝河灌区存在的灌区管理难题,为渝河灌区创建良好的用水环境,使灌区管理水平整体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了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建设现状,指出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技术不成熟等一系列难点,并针对我国灌区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了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建设现状,指出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技术不成熟等一系列难点,并针对我国灌区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盐碱地改良取得的巨大成绩根据最近初步统计,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四亿余亩,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黑龙江、华北地区、以及从辽宁到广东的滨海地带。所在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于机耕,潜在肥力很大,是一个巨大的土地资源。但主要由于含盐量大,限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幅员广阔有许多大型灌区,每个灌区的干渠和支渠分布都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灌区内的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而且灌区内的洪水具有突发性及区域性的特点,旱情又具有持久性与广域性的特性。灌区内不仅水务调度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而且防洪抗旱的任务也十分艰巨。这些困难要求我们有必要对灌区实现信息化,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背景的描述基础上,结合对内蒙急控中心工作的需求分析,设计了一套适合内蒙急控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还重点对报表管理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数字灌区网格GIS的系统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灌区信息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是数字灌区建设的重要目标,网格GIS是实现数字灌区建设目标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灌区网格GIS系统框架,包括灌区数据标准、规范与共享;空间数据库群和业务数据库集成管理;灌区服务体系和灌区应用示范等方面内容,在系统中数据库群之间的集成依靠虚拟数据库技术和联邦数据库技术,系统的服务划分为本地服务和协同服务,各种服务采用注册机制实现共享和协同。  相似文献   

9.
一、低洼盐碱地的形成新民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辽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境内有辽河、柳河、绕阳河、养息牧河、秀水河、蒲河和小浑河等七条较大的河流,纵贯南北,水流汇集,低洼易涝面积达160万亩,素有“九河梢下,十年九涝”之称。特别是柳河、绕阳河发源于内蒙,流经沙漠地区,地形是上陡下坦,造成上冲下淤。每年汛期从上游输送来大量的  相似文献   

10.
织女星灌区地理信息系统是通用的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基于通用性、可定制、可扩充的原则,实现了织女星地理信息系统、灌区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监控采集系统、水源调度系统、防汛抗旱报警系统的无缝集成,该平台在灌溉领域中得到了应用,推动了灌区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灌区管理水平,本文针对玛纳斯灌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空间信息与灌区业务管理信息有机融合的理念,依据业务管理需求,设计了灌区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定义了系统功能。在对灌区的量测水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玛纳斯灌区信息系统实现了灌区信息管理中的监测监控、量水测水、配水调度、水费计收以及防汛和工程运行管理等业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以沈阳市浑北灌区为例,通过建立灌区用水管理信息系统,探求灌区用水管理的新模式,以促进灌区管理的现代化进程,简要介绍了灌区的系统设计,功能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全球环境变化视角下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环境变化需要精确和最新的区域到全球尺度的土地覆盖数据集以支撑生态系统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研究和环境建模。然而,在土地覆盖分类数据集建立过程中,建立科学标准的分类系统至关重要,它影响着数据产品的集成与共享,数据的应用领域与范围。通过对区域尺度、全球尺度及可扩展的FAO土地覆盖分类系统进行评述,指出:① 目前国内外没有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的标准土地覆盖分类系统,这种分类系统的非标准化影响了数据产品的应用以及对土地覆盖变化的监测;② 复合特征是土地覆盖的固有属性,有效地表达与特征量化复合类型是需要不断努力去解决的问题;③ 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一方面能够与国际土地覆盖产品接轨,另一方面充分体现我国的自然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4.
根据灌区田间实测资料,利用地统计学法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对灌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典型斗渠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灌区土壤水分监测分区原则、各分区取样数目的确定及取样点分布方法,为建立合理的灌区土壤水分监测系统,获得实时准确的灌区土壤水分状态,进行适宜的灌溉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87年6月18日,内蒙古大革原上空的太阳格外红、天分外游。山东大学术机电公司及山东大学的领导、员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光明日报的记者等一行十余人风尘仆仆来到美丽的青城呼和浩特,向内蒙教育厅献上自己十余年研究的产品——“鸥玛”光标同读s;归于教学管理软件及设备。参m#予仪式的有:自治区人瓦政府副秘书长、内蒙教育厅厅长、副厅长、内蒙电视台、内蒙教育台及35所学校的教师共60余人。内蒙与山东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千山万水而不断两地人民的深深思念之情。流开中国地图,就会看到祖国的北部有一片狭长辽阔的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处理系统现代化、标准化、系列化更好地推动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中文信息研究会少数民族专委会成立及学术会议,于1985年10月16~18日在内蒙呼和浩特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1个少数民族,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的76名代表。内蒙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志宏,内蒙科委主任许志妊,中文信息研究会副理事长阎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灌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理顺管理体制,深化水价和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鼓励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发展灌区信息化系统等措施,使灌区发展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发挥灌区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各级土地管理单位建设支持土地管理业务的应用系统。本文从我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入手,探讨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灌区内需水量、可供水量的分析,计算出在不同频率年份(50%,75%,90%)下东风渠灌区的总缺水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阐述了水资源的调度原则,为灌区抗旱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智慧水利是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样,灌区现代化也必需通过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推动其发展与实现。针对灌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业务职能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及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通过示例探讨这些业务职能智慧化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信息获取、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模型、工程运行的智能监控和非常态调度与控制等,为全面、深入开展智慧灌区建设提供发展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