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土基底排土场排土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的对黄土基底排土场排土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排土参数优化流程。该流程充分考虑到黄土基底排土场固有特性,在满足排土工艺及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台阶高度和平盘宽度,然后通过对组合台阶及边坡总体的稳定性进行循环分析,逐步优化排土场的排土参数。  相似文献   

2.
杨钦 《露天采矿技术》2015,(3):29-31,34
以顺兴露天矿北排土场北帮边坡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化Bishop法和传递系数法相结合,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坡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定量影响,确定了不同排弃高度条件下的合理边坡形态与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边坡角增大时,顺倾露天煤矿北排土场北帮边坡稳定性近线性降低;滑坡模式为当排弃高度40 m时,稳定边坡角为22°,最终平盘宽度为37.4 m;当排弃高度60 m时,稳定边坡角为20°,最终平盘宽度为36 m。  相似文献   

3.
魏朝爽  侯克鹏  杜俊  肖慧 《矿冶》2014,23(3):50-53
针对堆排高度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以云南某露天矿小黑沟排土场为工程实例,运用FLAC3D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了排土场稳定性状况,为排土场后续堆排作业及边坡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明,排土场当前及在该基础上加高两个台阶(40 m)后均处于稳定状态;排土场加高三个台阶(60 m)后,总堆排高度达到120 m,此时排土场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采取削坡卸载后,又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保证露天矿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的情况下,优化排土场几何参数,达到在有限排土场范围内排土量最大的目的。根据排放物的物理性质,选择边坡平面滑动和圆弧滑动的安全稳定性系数为安全评价指标,利用排土场底面内接半径把排土场的边坡倾角、台阶高度与宽度联系到一起,分析三个指标之间的制约关系,将台阶宽度转化到台阶高度和边坡倾角的函数,分别对边坡倾角和台阶高度进行分段求取,多次模拟计算,得出一组接近于最优解的值作为排土场设计的最佳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和其他方法比较,本文算法考虑了安全稳定性约束条件下,实现排土场设计尽量多排土、少占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露天采矿技术》2016,(12):10-14
为解决伊敏露天矿地下水渗流对排土场边坡稳定的影响,采用Geo-Studio 2007 SEEP/W软件分析矿东端帮201605剖面的土体渗流规律,确定了各岩层的岩性及渗透参数。以此为基础,利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优化了排土参数:排土场最小工作平盘宽度由95 m缩小至90 m,总体边坡角由11°增大至12°,排土容量增加约3 000万m~3。实践表明,优化参数有效保障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露天煤矿外排土场边坡形态优化问题,基于逐水平形态优化理论,提出了外排土场边坡形态优化方法;以塔尔煤田Ⅱ区块露天矿外排土场边坡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与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原设计外排土场各帮边坡稳定性,对外排土场各帮边坡形态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外排土场形态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外排土场各帮边坡+100 m水平设计平盘宽度为25 m,+120 m水平设计平盘宽度为20 m,新设计参数的外排土场比原设计参数的外排土场可多容纳9.16 Mm3的排弃物料,实现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外排土场收容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南寺沟排土场的增高扩容问题,分析了影响该排土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可能的滑坡模式,介绍了排土参数的优化方法及工作程序。通过优化分析,使南寺沟排土场最小工作平盘宽度由65m缩小至60m,总体边坡角由17°增大至19°,增加排土容量约5000万m~3,在保证露天矿生产安全、增加排土场容量、缓解排土压力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平朔东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经常会造成最下部煤台阶推进滞后,导致内排土场跟进慢,排土空间紧张;合理提高内排土场排土台阶高度,可有效缓解排土空间紧张问题,同时可降低卡车运距与排土场排土重心高度;通过分析自变量内排土场基底倾角与平盘宽度,得出超高段排土时局部边坡与整体边坡稳定临界参数.实践表明:基底倾角在-8...  相似文献   

9.
系统分析了露天矿排土场综合优化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分别对露天矿采、运、排系统统筹优化、排土规划、剥离运输系统优化、堆置顺序、排土场稳定性及内排土场参数等关键问题及技术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露天矿排土参数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广龙 《金属矿山》1995,(9):23-26,5
本文针对目前露天矿排土参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排土场结构模型及滑坡模式,介绍了优化排土台阶高度和安全平台宽度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这一方法对增加排土场容量、提高排土场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矿山排土场胶带排土机广泛使用的现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排土机的排岩能力,减少排土机轨道的移动次数,降低矿山生产成本,对胶带排土最大段高和胶带排土机距排土场坡顶线的安全距离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基础资料研究及渗流稳定性分析、抗滑稳定性分析,并采用FLAC3D对某露天矿排土机的安全距离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工况分析确定了设备载荷作用下排土场台阶边坡的潜在垮落形式,建立了该露天矿排土机排弃台阶的安全距离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排弃台阶高度为75 m时,排土机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0 m。最后结合经验,综合确定排土机排土的最大台阶高度和排土的安全距离,对铁矿胶带排土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祝家排土场堆浸排土台阶高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国山 《金属矿山》2003,(12):16-17,49
德兴铜矿成功利用含菌的酸性水浸出含铜废石中的铜,经过几年生产实践,目前还存在浸出液含铜浓度不高,产生电铜量少和成本较高等问题。为此,以不同台阶高度铜的浸出率和不同台阶高度的运输功、排出成本为基础,从提高浸出率及降低排土成本两方面研究了排土台阶高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排土台阶高度为10m、20m、30m的情况下,其排土成本以10m台阶高度最大,20m、30m的成本变化不大。考虑堆浸时的排土台阶高度以10~20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排土场极限高度确定方法研究及工程实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4.
露天矿排土场合理台阶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汪勇 《金属矿山》2004,(2):24-26
从安全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建立起了确定露天矿排土场合理台阶高度的数学、稳定性分析模型,进行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该软件进行了凤凰山铜矿金牛露天采场排土场合理台阶高度的确定,与设计相比,优化后,节约排土成本2.76元/m^3。  相似文献   

15.
矿山排土工艺正朝高阶段排土、高强度排土和设备大型化方向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排土平台或其地基失稳剧增,如降低堆置高度则容量减少,如加固或清除地基软土层,巨额的工程费用又难以承受。分析了矿山排土场拦碴坝、坡脚挡墙等被动的过程调控措施的实用性,评价了排(截)水沟的有效性;基于对环境的影响后果,从排土场边坡与基底的相互作用机理出发,采用允许变形和部分破坏的设计原则。基于空间效应,构架了合理使用排土空间,调整排土场形成过程的时空关系的主动调控机制:1对凸形排土场应控制排弃强度,确保土场沉降正常,以废石流量为安全调控关键指标;2对软弱地基,首要是控制第一层排土段高,采用堆载预压原理提高基底承载力,作为上覆土场基础,规避大面积清除软基层;3当场址内梁、谷交错且地基软弱,对称均衡纵向推进的排土,可规避侧向挤压作用触发的牵引式滑坡危害。同时,利用分区间隔点排法和基于界面疏导原理,构筑的泄流基底确保降雨不诱发排土场滑坡及突变成泥石流。经过现场试验论证,利用排土工艺的主动调控方法符合矿山需求,可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南芬铁矿大东沟排土场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排土场滑坡的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排土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排土场继续以目前单台阶排土方式排土前推200 m之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由分析得到排土场稳定性与目前排土场稳定性相比,变化不大.遂从排土方式的角度,对分台阶排土的情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进而提出了排土场边坡的综合治理措施,得出结论:①在雨季或融雪季节,当排土场内地下水来不及及时排出时,排土场的稳定性将大幅度降低,有很大的安全隐患;②改用分台阶排土方式对稳定性没有明显改善,作用不大;③建议做好排土场安全监测工作、排水工作及支挡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晓龙  胡军  赵天毅 《金属矿山》2016,45(10):171-176
为研究粒径分级对超高台阶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以弓长岭独木排土场为例,建立考虑粒径分级的2种边坡模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分析其稳定性,并研究散体物料粒径大小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考虑粒径分级或增加大粒径散体物料的含量时,排土场的安全系数明显增大。以此为依据,通过增加大粒径散体物料的含量和使散体物料按粒径由大到小沿排土场高度方向分层排放2种方法,进行排土工艺的改进,但需注意消除因粒径分级引起的坡内软弱层面。研究工作提供了2种有效的超高台阶排土场稳定性分析方案,对其他类似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台阶排土场滑坡机理研究及稳定性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中国矿山排土场大多采用高台阶排土方式,高台阶排土场的稳定性成为矿山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在高台阶排土场滑坡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某排土场高台阶排土现状,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优化单台阶高度及平台宽度。计算结果能对优化下一步排土方案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极限平衡法就本钢南芬铁矿2号排土场现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对排土场前推200 m和分台阶排土的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排土场目前处于稳定状态,雨季或融雪季节,当排土场内地下水来不及及时排出时,排土场的稳定性将大幅度降低,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改用分台阶排土方式对稳定性没有明显改善,意义不大;建议做好排土场安全监测、排水及支挡工作。  相似文献   

20.
德兴铜矿西源排土场高台阶排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德兴铜矿西源排土场排土量大,排土台阶高达200m以上,300m台阶局部在尾矿库水中排土,排土台阶多次发生大规模沉降的状况,开展了不同部位排土场的稳定性评价,分析了引起排土场沉降、滑坡的不稳定因素,对300m排土台阶滑坡引起的尾矿库水涌很进行了估算,提出了控制排土场安全的综合治理措施,对西源排土场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