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确定主辅装药的选型原则,对主装药在两种辅装药滑移爆轰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着重考察了辅装药爆轰性能和主辅装药间的隔爆层对冲击波衰减的影响,并结合非均质炸药的冲击起爆临界能量判据,得到传人主装药内的脉冲压力和脉冲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引起主装药殉爆的主要因素是主装药的爆轰感度和辅装药的爆轰压力,隔爆层位置应位于辅装药和外壳体之间。  相似文献   

2.
分步压装装药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分步压装工艺中装药结构的特点,利用大型冲击模拟加载装置对不同密度的高能炸药药柱进行了安全性模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无缺陷条件下,装药点火阈值较高;在含缺陷条件下,孔隙率越大,点火阈值越高,说明提高装药质量,可以提高装药的抗过载安全性;装药中保持一定的孔隙率可以提高装药的抗过载能力,从而说明了分步压装工艺装药密度分布对装药的抗过载安全性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炮射杀爆弹装药安全失效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分析炮射杀爆弹装药安全失效的影响因素,综合得出炸药装药的安全失效主要是由装药缺陷和使用不当引起的。详细论述了常用炸药的装药缺陷,分析了装药缺陷形成的原因及其对杀爆弹安全失效的影响;杀爆弹装药过程中装药底隙、装药密度和杂质及使用过程中温度、勤务、贮存对安全失效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杀爆弹炸药装药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稳定可靠的飞行初速,研究了某小型火箭发动机毛刷式装药结构参数对初速的影响。选取该装药15个批次的产品,就影响火箭飞行初速的装药结构中药管尺寸、固药胶胶板厚度、装药量等要素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满足该类装药技术指标和提高火箭飞行初速可靠性的最佳装药结构参数。适当增加装药质量,合理匹配药管外径和装药根数.保持固药胶胶板厚度一致,可保证飞行初速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炸药装药工艺对发射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大落锤撞击模拟加载装置,对铸装和压装两种装药条件下的B炸药进行了模拟火炮膛内发射主要加载应力试验,结果表明,在装药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压装药相对钝感,其发射安全性略优于铸装药。  相似文献   

6.
模块装药研究近期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国强 《火炸药》1997,20(4):49-50
模块装药研究近期进展王国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西安710065)在现代火炮的发展中,模块装药(也称作刚性组合装药)系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欧洲、美国及南非研究得很广泛。模块装药系统的优点是,能够代替长期使用的布袋式装药,可以根据射程范围和身管...  相似文献   

7.
从榴弹发射器对装药的要求入手,探讨了1,5—二叠氮—3—硝基氮杂戊烷(DIANP)发射药用于榴弹发射器装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叠氮硝胺发射药用于榴弹发射器装药,不仅具有良好的内弹道性能,而且可以克服多—125发射药装药存在的缺陷,如吸湿性大、能量低,尤其是瞬间速燃特性使得装药的燃烧过程显得很不合理,提高初速潜力有限,也可以改善榴弹发射器目前采用高硝化甘油含量双基发射药装药所存在的烧蚀大、枪口焰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宪荣 《火炸药》1995,(2):46-48
介绍了无壳枪弹装药的研制过程,重点叙述整体无壳枪弹装药的基本结构及要求,可供无壳弹药及密实装药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BC系列粒状铵油炸药装药车是露天矿山机械化混药、装药设备。简述了该装药车的结构原理、主要技术性能,混制铵油炸药的性能以及现场应用情况。实践表明,该装药车是对传统的人工加工和装填炸药的一次重大改革,给矿山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外弹药战斗部增材制造技术,按照增材制造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方向,综述了增材制造技术在弹药战斗部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原理和主流增材制造方式;其次分别阐述了战斗部装药、典型战斗部(侵爆、杀爆、破甲)的毁伤元结构增材制造的研究进展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该技术研究所面临的基础问题,如装药的安全性、复杂形状装药、高精度装药等炸药装药问题,以及壳体复杂异形结构加工难、成型精度低及成本过高等壳体(毁伤元)制造问题;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异形、高精度、安全性装药制造,弹药战斗部壳体与炸药装药一体化成型等展望,为我国弹药战斗部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提供借鉴。附参考文献84篇。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含能材料稳态爆燃过程,提出了以稳态爆燃作为随行装药推进能源的概念,分析了稳态爆燃随行装药的物理过程,建立了稳态爆燃随行装药的经典内弹道模型,并编写出相应的计算程序,对经典内弹道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表明,利用稳态爆燃作为随行装药的参源显著提高火炮弹丸的初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火炮发射技术。  相似文献   

12.
发射药装药温度系数的塑性调节原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调节发射药装药温度系数的一种新原理,塑性调节原理,该原理得到了众多实验现象的技术,该原理的推广应用,将促进新型的低温度系数发射药装药,特别是高性能轻武器和中小口径火炮低温度系数发射药装药的研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3.
侯尚清  黄裕龙 《火炸药》1995,18(4):22-26
叙述了PHL130mm远程弹1/94批装药静试中发生的发动机喷管底被吹掉的问题,通过分析验证与装药参数计算,确定了装药通气参量的变化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体发动机装药排气羽烟激光测试系统,测试了某激光制导导弹装药排气羽烟的激光透过率。分析了点火药、包覆层、推进剂对装药激光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黑火药作点火药时,少量的黑火药对排气激光透过率有明显的影响;采用醋酸纤维素包覆层的装药排气激光透过率较低。指出了在包覆层配方设计时,应选择氮、氧含量较高的聚氨酯高聚物基体,加入N、O含量高的有机填料,以减少包覆层在推进剂燃烧时的烟雾,从而提高装药的激光透过率。当推进剂配方中不含铝、镁等金属添加剂时,添加少量、高效的催化剂以及低分子量、高含氧量的增塑剂,可以提高装药的激光透过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乳化炸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其中有2起事故是在乳化炸药大口径装药机装药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对民爆行业目前大量使用的RZZY6000型非标乳化炸药装药机进行问题分析,提出有效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6.
陈鲁英 《火炸药学报》2002,25(3):26-27,30
一种新型的破甲战斗部装药-聚奥黑炸药是以HMX/RDX二种单质炸药为主体炸药的压装高聚物粘结炸药,其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改变HMX/RDX的组成比例,得到不同爆炸能量的系列化产品,更为突出的是,合理选择HMX/RDX比例,使PBX装药具有与HMX相近的高爆炸能量,而成本费用大幅度降低,经过在破甲战斗部中应用试验表明,聚奥黑炸药的装药密度高,破甲威力大,是一种适合装填各类破甲战斗的新型装药。  相似文献   

17.
约束条件对传爆药输出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锰铜测压实验测定了较小装药直径下,强约束、弱约束及无约束条件下传爆药HMX/F2641的输出压力,并运用冲击动力学进行了探讨,混合炸药实验密度为90%的理论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在较小装药直径下,约束条件对传爆药输出压力的影响总趋势表现为传爆药的输出压力随约束条件阻抗的增加而增大;装药直径为3.0~5.0mm,这种影响较小;装药直径为1.5mm时,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平板扫描仪获取装药药管端面图像,经计算机对图像进行一系列技术处理,实现了对小型推进剂管状装药药形尺寸的高精度数字化检测。详细研究了基于图像噪声面积的图像去噪、白适应的图像阈值分割等技术的开发过程,研制出一套小型推进剂管状装药药形尺寸数字化检测设备。按照国军标要求,分别对3种典型小型推进剂管状装药药形尺寸进行实际检测,检测结果的精度、检测工作的速度及效率等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串联攻坚战斗部前级爆轰场对后级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串联战斗部前级爆轰场作用下,后级随进子弹炸药安全性及其速度降的大小,建立了一维冲击波传播理论分析模型,由图解法得到了后级装药的初始压力。通过与炸药引爆阈值压力比较,判断了后级装药的安全性。根据动量守恒,得到了后级子弹的速度降表达式。进行了串联装药的数值计算,得到一定隔板厚度情况下后级装药受到的冲击压力和后级子弹速度降,计算得到的后级子弹变形情况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高能气体压裂弹发射药装药压力波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长栓  陈晖 《火炸药》1995,(3):26-29
根据中国专利89208915.6“套管井高能压裂弹”所存在的深井压裂易发生掉弹、卡弹等事故,通过靶场试验分析研究了压力波和该种装药结构的关节及对压裂效果的影响,并依此提出了发射药包覆装药结构。该种装药克服了前的弊端,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