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像处理技术在煤位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生产企业都会在煤矿井上以及井下设计一定数量的煤仓,主要用于煤矿所产出的原煤的储存和中转,在一定意义上讲,煤矿产煤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煤仓工作状况的正常与否,特别是位于井下的煤仓,更要注意,应随着煤位的变化而适当的调整煤炭的生产和运输。文章在对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煤位检测系统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煤位图像处理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蔡世新 《煤炭技术》2012,31(2):204-206
煤炭生产企业都会在煤矿井上以及井下设计一定数量的煤仓,主要用于煤矿所产出的原煤的储存和中转,特别要注意位于井下的煤仓,随着煤位的变化而适当的调整煤炭的生产和运输。在对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煤位检测系统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煤位图像处理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和兖州矿业(集团 )公司济宁二号煤矿在特大型井底煤仓群改扩建设计和施工中 ,充分利用原装载胶带输送机巷道进行储、装、运系统布置 ,基本上都是采用普通施工方法完成的 ,技术经济效果较好 ,丰富了我国井下特大型煤仓群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为了满足高效生产需要及提高煤炭质量 ,济宁二号煤矿决定在现生产水平井底车场增加 3个净直径 10 .7m、净高 2 6 .6m的煤仓。由于施工时先用反井钻机打了泄水、溜矸孔 ,工作面涌水通过溜矸孔自然泄下 ,矸石由人工攉入溜矸孔后落入煤仓下口巷道 ,既改善了作业环境 ,又提高了…  相似文献   

4.
赵鸣 《煤矿安全》2019,(5):269-272
为解决同煤大唐塔山煤矿西翼煤炭运输线路过长,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设计增加了大容量调节煤仓缓冲系统。该系统包含5个斜煤仓(总计容量16 000 t),并配套辅助运输和供电系统。设计提出了2套布置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得出了最优方案。推荐方案提出了在正常煤流运输系统上补充调节煤仓缓冲系统的双系统设计,提高了井下煤炭运输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申李华  岳龙旺 《煤》2018,(1):26-29
煤矿井下煤仓堵塞是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的重要原因,煤仓疏通是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离散单元法理论,利用EDEM离散元软件,通过构建煤仓的3D实体模型,进行煤仓内煤体流动规律研究,从而揭示了煤仓堵塞的力学机理,研究结果对于井下煤仓设计及煤仓疏通机构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煤矿井下顺槽运输的具体情况,通过调研分析,开发设计了大倾角、大运量上运,为煤炭生产的高产高效创造了条件,对煤炭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恺 《西部探矿工程》2022,(12):172-174
煤炭现阶段仍作为主要能源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大部分煤炭主要是来源于地下开采,煤炭井下开采的安全性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测监控,保证井下工作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性。通过对煤炭开采工艺过程以及井下生产环境的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煤矿井下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对煤矿井下的环境以及相关设备进行监测,提高煤炭开采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刊首语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电力是煤炭生产的主要动力。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的特殊性,为保证安全高效生产,国家对煤矿供电可靠性、供电安全性、供电质量、供电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我国煤炭产能大幅度提高,煤矿电网迅速发展的同时,煤矿用电环境突出存在着电网结构不合理,抵御故障能力弱,运行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因此,煤矿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于煤矿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煤炭工程》刊登的煤矿供电方面论文,在理论与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煤》2017,(7)
煤仓是矿井生产中的主要硐室,是井下运输系统的调节器,在促进运输系统有效规避煤流高峰、调节煤流量稳定均衡、缓解井下运输压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常村煤矿+470 m水平集中煤仓设计为例,对煤仓设计与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造成煤矿井下煤仓堵塞有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大块煤炭或异物卡口及煤粒起拱堵仓;对于前者,只要在煤仓上口处加铁蓖子即可防止大块煤炭和异物混入;对于煤粒起拱,选择最优的煤仓下出口形式及其合理参数是解决起拱堵仓的主要措施.本文根据调研和曲线型出口煤仓的设计体会,就采用曲线煤仓的必要性、曲线煤仓的防堵原理、计算公式、内衬材料、施工方法及其存在问题等方面作简单介绍,并对曲线煤仓的设计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