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医用级聚丙烯单丝为原料,设计了1种三针经平组织、1种五针经平组织和3种变化经平组织共5种组织结构,并采用4种牵拉密度和2种送经量,以及单梳栉和1穿1空的工艺条件,在E28高速特里科经编机上,编织成40块试样,然后对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牵拉密度与试样的纵、横向拉伸断裂强力均呈二次函数关系,且纵向拉伸断裂强力都大于横向;牵拉密度与试样顶破强力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试样横向撕破强力都大于纵向。  相似文献   

2.
以镀银纤维、涤纶不锈钢包芯纱和不锈钢导电纤维为原料,在LXC-252SCV型电脑横机上编织单面集圈、纬平针、半畦编织物和双罗纹针织物,测试纱线种类、密度、组织结构对针织物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银纱线织物的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最大,导电性能最好;镀银纱线织物中,双罗纹组织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最大,单面集圈组织导电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经编提花间隔织物结构的顶破性能差异,采用在拉舍尔双针床贾卡经编机上编织的8种不同提花结构的织物进行顶破性能试验,分析不同织物的顶破强力大小和顶破曲线特征,解释了经编间隔织物的顶破机制,并从提花面结构角度讨论对织物顶破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布层和提花层分别影响间隔织物顶破过程的第1、2阶段;间隔层结构决定间隔织物顶破高度;提花面结构决定间隔织物顶破强力大小,厚组织顶破强力大于薄组织,顶破强力与网孔尺寸成反比关系;在鞋用经编提花间隔织物的设计中,可根据鞋面部位和功能需求进行灵活的组织搭配,丰富鞋材的花纹图案。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经编长效蚊帐在使用过程中的顶破性能,采用不同组织与材料编织经编网眼织物,对这些织物进行顶破性能测试分析。对比各试样顶破强力与顶破伸长的差异,观察织物破裂时结构的瞬间变化情况,以及研究在试验中织物受力与形变的关系,并建立了一套经编织物顶破性能的观察系统。结果表明:涤纶和聚乙烯经编网眼织物的力学性能有明显不同;相同材料的网眼织物,纱线线密度越大、织物克质量越大,抗顶破性能越好;六角网眼结构比四角网眼结构抗顶破性能好,但四角网眼结构能在织物破裂后更好地阻碍织物的脱散。  相似文献   

5.
介绍几种经编菱形网格织物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测试这几种织物的面密度、厚度,以及单向拉伸断裂强力和顶破强力等力学性能,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经编组织结构对织物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影响很大,面密度随牵拉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横向断裂强力和纵向断裂伸长率随牵拉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顶破强力与网格边长大小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金属丝网状织物特殊的工作要求,对不同规格金属丝网状织物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研究原料、金属丝直径和机号等工艺参数对金属丝网状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织根数与断裂强力和横纵向断裂伸长率的差异呈正比;金属丝直径与金属丝网状织物断裂强力呈正比,增大金属丝直径对改善横纵向断裂伸长率的差异不明显;在相同编织原料和组织结构条件下,采用16针/25.4 mm机器编织的金属丝网状织物力学性能的各向同性比32针/25.4 mm机器编织的织物好。  相似文献   

7.
横编成形提花鞋面织物目前一般以涤纶长丝为原料,为提高鞋面材料的吸湿性和舒适性,通过对比8种染色后的棉/锦纶/羊毛(60/30/10)包芯纱的性能,探讨其对提花鞋面织物性能的影响。对色纱的条干、毛羽指标、拉伸性能进行了表征,用8种包芯色纱,采用常用的纬平针、1+1罗纹和1+1双反面组织等织物结构,织成鞋面针织物,研究其顶破性能、起毛起球性能及保暖性能,同时分析了包芯色纱在横编提花鞋面材料成形时的可编织性能。结果表明,黑色纱线的拉伸性能指标最低,断裂强力比淡绿色纱线下降39.9%,其织物的顶破强力也最低,可编织性能最差,尤其是在编织提花组织及翻针形成网眼结构时易出现破洞;淡绿色纱线毛羽指数最低,为34.58根/10 m,织物起毛起球最少。  相似文献   

8.
在相同材料及编织工艺的情况下,用龙星电脑横机编织四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纬编针织物,分别对其纵横向进行拉伸性能测试,探讨其作为增强体的承载能力及纱线在织物中的强力贡献率。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四种组织结构织物作为增强材料的优劣次序为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罗纹空气层组织、间隔组织、双反面组织;增强材料中沿纵横向受力的纱线越多,其强力越大,但并非呈线性关系;用无捻涤纶长丝编织的增强材料结构中,纱线的强力贡献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基于竹炭纤维和涤纶DTY长丝的性能特点,采用16.7 tex/144 f的竹炭纱和16.7 tex/288 f的涤纶DTY长丝,在TSGE-85型割圈绒针织机上开发针织起绒织物。详细介绍编织工艺,如原料选择、设备参数、工艺设计等,通过原料种类和排列方式的变化设计不同结构的起绒织物,并对织物的保暖性能、透气性能、芯吸性能、顶破性能和拉伸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竹炭纱和涤纶长丝的原料配比以及织物组织结构对针织起绒织物的各项性能影响显著,优化编织工艺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竹炭针织起绒织物,该研究可用于竹炭纤维面料的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探讨棉与黄麻棉混纺纱交织物的拉伸性能、顶破强力、耐磨性能,并与棉与亚麻棉混纺纱交织物进行对比。选取了1种亚麻棉混纺纱、5种不同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纱与棉纱交织成6种试样,测试、分析、对比了其纬向断裂强力、纬向断裂伸长率、顶破强力、织物失重率。结果表明,同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交织物与亚麻棉混纺交织物相比,其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小,但其耐磨性能却较好;黄麻纤维含量的增加使交织物的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蜂巢棉织物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蜂巢组织类织物在增强复合材料中得到更合理的应用,采用相同的原料和经纬密度织制不同蜂巢类组织织物,并对织物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顶破强度进行测试,分析不同蜂巢组织对其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织物原料和经纬密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蜂巢组织的织物其力学性能有明显的不同;纱线的交织次数越多,蜂窝越小,织物的断裂强力越大;而织物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力和顶破强力随着蜂窝尺寸的变小,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12.
以锦纶长丝、氨纶弹力丝为原料,在龙星LXC-252SCV型电脑横机上编织纬编空气层组织织物,并填入聚甲醛塑料(POM)球体缓冲物质,设计研发功能性全成形针织鞋垫。并对无填充物、填充POM球体两种织物进行服用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填充POM球体的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更好;无填充物的织物磨损后质量损失较大;无填充物、填充POM球体的两种针织鞋垫织物的顶破性能、拉伸回复性能、起毛起球性能无明显差异;有填充物的空气层组织结构适用于全成形功能性鞋垫织物的设计与生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格针织物顶破性能的研究较少,而在多方向受力情况下顶破强力直接反映网格针织物在受外力顶压作用变形和破裂时的耐用性指标,鉴于此,对3种柔性金属网格材料进行了顶破试验研究。首先,分析了3种金属网格材料的顶破特征曲线和破坏形态;然后,阐述了顶破速度和受力面对金属网顶破性能的影响,以及顶破性能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并比较了3种金属网格材料的顶破强力。结果表明:镀金钼丝(MAL)的顶破强力优于不锈钢丝(FOL);随着顶破速度的不断增加,顶破强力逐渐减小;经编金属网正面的顶破强力大于反面;顶破性能与织物本身的拉伸性能及试样尺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XL-PL/2型单面提花毛圈圆机上,可编织一种网眼织物,现就其编织工艺介绍如下。一、编织原理 1。编织图图l为特殊网眼织物的编织图。从图1可看出,  相似文献   

15.
对镀银锦纶电磁反射面织物材料进行拉伸、撕裂、顶破力学性能测试,得到了材料的抗拉强力、撕裂强力、顶破强力、双轴拉伸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实验结果表明:反射面织物材料拉伸性能符合机织物拉伸性能特点;双轴拉伸求得的织物弹性模量较小;织物的经向撕裂强力大于纬向;顶破试样裂口形式表现为纬纱的断裂。  相似文献   

16.
在机号为9针/25.4mm的横机上,以芳砜纶、棉、毛70%腈30%混纺纱、凯夫拉等4种纱线为原料.采用相同的工艺编织出4种针织物.并分别测试了它们的服用性能。结果表明:(1)芳砜纶针织物的顶破强力和棉、毛腈针织物相当;悬垂系数较小,织物较柔软:透气透湿性能也比棉、毛腈、凯夫拉针织物好:保暖性能较棉和凯夫拉针织物好:因此.芳砜纶针织物除了具有阻燃性能外,还具有较好的服用舒适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局部编织凸点行数变化对织物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斯托尔电脑横机局部编织技术,以保持凸点宽度不变依次增加局部编织行数的方式设计并编织4种具有不同大小凸点的凸点针织物,将4种不同凸点大小的织物进行厚度、克质量、透气率、起毛起球和顶破强力的测试,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局部编织行数的增加,织物的凸点效果越来越明显;局部编织行数和厚度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克质量、顶破强力呈显著性线性正相关,与透气率不呈显著性相关,但随着局部编织行数的增加,透气性越来越好,抗起毛起球性能越来越差。可见局部编织行数的变化对凸点针织物的外观效果及织物性能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腈氯纶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设计了6种混纺比纱线并织成同一规格织物,通过垂直燃烧试验法和极限氧指数法测试分析织物的阻燃性能,并测试分析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顶破强力。研究结果表明:腈氯纶含量大于44%时,混纺织物极限氧指数大于27,并且混纺织物垂直燃烧测试达到了阻燃机织物阻燃性能B1级要求;腈氯纶含量在56%~71%之间时,混纺织物拉伸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顶破强力出现最低值。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导电针织物的传感性能,以涤纶/石墨烯导电复合纱线为导电材料,选择纬平针和1+1罗纹2种织物结构,分别采用3种密度,在电脑横机上编织了6种导电针织物。通过重复拉伸实验,测得织物的电阻—应变关系,分析了组织结构和密度对织物传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纬平针织物的电阻随应变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5%~25%的应变范围内近似呈线性关系;罗纹织物的电阻随应变先快速增大后趋于稳定,在3%~24%的应变范围内近似呈指数增长关系;罗纹织物的灵敏度、稳定性优于纬平针织物。导电针织物的灵敏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密度过大或过小会降低织物的稳定性;纬平针的重复性随着密度的减小而增大,罗纹的重复性随着密度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佘如芳  吴志明 《纺织学报》2013,34(1):101-105
 针对经编成形服装袖子的缺陷,本文首次提出经编成形服装采用装袖结构,并对其装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9种具有代表性的贾卡组织在不同机上牵拉密度下的成品密度,分析成品密度变化规律,揭示装袖工艺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成品密度是影响经编成形服装衣袖部位尺寸的主要因素;织物成品密度与机上牵拉密度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牵拉密度相同时,织物成品横密及纵密随贾卡组织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揭示了基于密度参数的经编成形服装装袖工艺设计与样板尺寸之间的定量关系,为装袖工艺的快捷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