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分析工业上应用的流量调节阀出现的阀门噪声问题,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思想的噪声测试系统。在声音传感器、数据采集卡构成的硬件基础上,利用Lab VIEW软件平台,实现了数据采集、储存、回放等基础功能。通过加窗、滤波以及傅里叶变换等信号分析功能,实现了对某型流量调节阀在不同工况下所测噪声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噪声测试系统能较好地分析噪声信号,得出流体噪声和异常噪声的特征频率。为进一步研究流量调节阀噪声机理、噪声治理以及低噪声阀门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压力和流量的控制调节部件,阀门被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企业中。 阀门的种类很多,有板阀、球阀、角阀和膜阀等,工作介质有液体和气体之分。阀门噪声的强度由其机械功率,结构参数和工作介质的种类决定。要想制造低噪声的阀门,必须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作改虑,对用户来说,只能在设备的改造中对已有阀门作降噪治理。本文先介绍设计低噪声阀门的一般原理,然后介绍一种工作介质是液体的阀门的治理实例。  相似文献   

3.
介绍特大型空分设备配套关键阀门:分子筛纯化系统专用三杆阀、低温多级降压调节阀、特种合金多级降压调节阀的国产化研发内容,分析国产化关键阀门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安装于核电站二回路的主给水调节阀通过控制给水流量来调节蒸汽发生器内的水位高度,因此主给水调节阀的流动特性影响着核电站的运行安全与效率.首先,提出了无量纲的节流窗口周向布置不平衡度δ,进行主给水调节阀节流窗口周向设计;其次,利用经网格无关性与流量实验验证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阀内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特性;最后,探讨了节流窗...  相似文献   

5.
多级降压套筒疏水调节阀的节流内件为穿孔套筒,可兼备消声和流量调节两种功能。针对多级降压疏水调节阀噪声过大的问题,基于对冲孔结构消声传递损失理论,对套筒孔径、套筒壁厚及套筒间隙等内件参数不同的疏水调节阀进行传递损失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不同套筒孔径、不同套筒壁厚及不同套筒间隙对疏水调节阀消声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套筒孔径对消声性能影响较小,平均传递损失最大相差1.4 dB;在消声频率段范围内,套筒壁厚对消声性能有明显影响,平均传递损失最大相差3.8 dB;而套筒间隙对消声性能影响主要体现在消声频率超过3 000Hz之后,平均传递损失最大相差3 d B。有关结论可为多级降压疏水阀内件降噪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换流站阀冷系统无法准确获知阀外冷系统流量值及其散热量的问题,利用流体分析软件Flowmaster对换流阀水冷系统三通调节阀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以上海某直流输电工程换流阀水冷系统作为参考,收集设备参数及控制策略,建立换流阀水冷系统流体仿真模型,通过控制三通调节阀阀门开度模拟计算得出内外冷流量值,同时以流量系...  相似文献   

7.
多级降压疏水调节阀流致噪声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工况用高参数调节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高噪声是阀门参数化设计和优化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建立高压降多级降压疏水调节阀三维模型,以流致噪声理论为基础,结合RNG k-ε和声学边界元方法(BEM),研究了套筒式减压结构不同结构设计参数对噪声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套筒节流区域的流体压力脉动程度最强,是诱发噪声的主要区域;不同套筒结构参数的调节阀噪声频谱均呈现明显的宽频特性;声压级随套筒孔径的增大而增大,较小的套筒孔径对调节阀的流致噪声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声压级随套筒间隙的增加呈先递减后递增的变化规律,在套筒间隙为8 mm时声压级达到极小值51.02 dB(A)。  相似文献   

8.
对楼宇自控工程中应用较多的直线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阀门的理想流量特性进行了推导、分析,指出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阀门适用于建筑环境设备系统中空调水系统;阀门的实际流量特性与阀权度S关系密切.实际工程中S的取值应合理选定,对于调节阀一定要按照其流通系数来选择口径.  相似文献   

9.
阻塞流是阀门的一种极限工况。此工况呈现复杂的多相流状态,是常用于标定调节阀的重要特性参数。此外,阻塞流对阀门损伤较大并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从而研究阀门的阻塞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活塞式调节阀阻塞流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活塞式调节阀两相流仿真模型,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依据该仿真模型得到活塞阀阻塞流流量并计算液体压力恢复系数;最后依据仿真结果对阻塞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塞阀液体压力恢复系数为0.86,初生空化系数为2.45;阻塞流时活塞阀空化指数为1.11,节流元件壁面和射流中心区域压力过低,严重的闪蒸和持续的两相流是造成阻塞流的原因。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仿真技术的阻塞流可视化研究和阀门特性参数获取方法,对调节阀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程实际应用中调节阀普遍出现的空化及其产生的噪声问题,采用基于流声场声振耦合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开度与不同压差对空化噪声的影响。调节阀的空化噪声是阀门产生噪声的原因之一,传统的方法很难准确的分析和预测这种噪声。首先利用CFD软件计算调节阀内的三维瞬态流场,然后将瞬态流场的计算信息作为声场计算的激励信号施加到调节阀阀体上,最后基于声振耦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声学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调节阀空化噪声随着开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调节阀进出口压差增大时,空化噪声也随之增大,在出口压力为0.45MPa时,噪声达到了93.2dB;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云图可作为分析噪声产生位置的依据,计算得到的噪声大小可作为判断空化程度的依据,为声学检测阀门空化程度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区分输气管道泄漏音波与阀门噪声,为输气管道音波法泄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库、控制阀门噪声提供解决办法,从音波产生机理角度采用CFD软件耦合专业声学软件方法对输气管道气体流经阀门产生的气动噪声进行研究,建立气动噪声模型,探究气动噪声产生机理及传播、衰减规律。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软件中采用大涡湍流模型对气体流经阀门时的瞬态流场求解分析,获得流场分布如脉动压力、脉动速度数据;将CFD计算所得数据导入专业声学软件进行联合仿真,生成气动噪声源项,包括偶极子声源及四极子声源,建立气动噪声产生传播模型,求解输气管道气体流经阀门的气动噪声。  相似文献   

12.
针对煤化工专用控制阀易磨损失效的问题,提出基于数值模拟的阀内流场分析方法.今基于可实现k-ε(Realizable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对控制阀的多相流流场中的湍流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湍流流场内的压力、速度的分布,并结合Preston磨削经验公式,得到控制阀内最易磨损的区域,从而为后续控制阀的结构优化设计及表面强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全回转舵桨液压系统出现的回转抖动现象,基于AMESim搭建了含平衡阀的回转液压系统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平衡阀的最大节流流量、阀芯行程-通流面积特性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平衡阀控制压力的周期性波动会导致阀芯位置、通流面积的波动,是含平衡阀系统发生回转抖动现象的根本原因;当CB系列平衡阀的最大节流流量略小于或...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水压场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测量.解决了自动测量系统中的低噪声、低功耗、高分辨率、大容量存储等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自动运行、电池供电、记录时间长等特点,适用于高海况条件下的海浪水压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采用高压天然气井井下节流降压工艺时存在浪费天然气压力能的现象,提出了利用三角转子气动机将高压天然气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的思路。首先,借鉴传统三角转子发动机结构特点,对三角转子气动机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并提出全新的降压方案;然后,利用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气动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利用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对三角转子气动机机械系统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运用赫兹接触理论校核了径向密封片与气缸的接触强度,利用ABAQUS分析软件校核了缸体耐压强度。仿真结果表明,第1级气动机设计合理,第2级气动机的设计存在缺陷,将第2级气动机入口温度从343 K提高到353 K后,解决了气缸中因压力、温度下降产生水合物的问题。仿真结果为后续三角转子气动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直接空冷系统采用大型轴流风机群对汽轮机排汽进行冷却,因此直冷系统噪声成为电站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该文利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直接空冷单元和5×6规模的空冷岛进行流场模拟和噪声预估,并模拟增加消音墙后的空冷岛流场和噪声的变化情况。流场模拟的紊流模型采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噪声预估采用非稳态隐式求解。结果表明,在挡风墙内侧布置多孔吸声材料对空冷岛流场基本没有影响,但是它可以有效降低整个空冷岛的噪声水平,主要是降低了低频率的噪声。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调节阀的流量测量方法,以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为基础,通过测量调节阀前后的差压,计算得到流经调节阀的流体流量.通过多点压力采样实验,确定了阀前相对靠近调节阀,阀后相对远离调节阀的压力采样点选定原则.通过稳态流量测量实验,发现较大的阀前后差压和较小的阀门开度时,测量精度最佳.通过非稳态流量测量实验,发现在正弦信号和随机信号阀位启闭过程中都有良好的累积流量测量精度,误差的主要来源包括阀芯的快速行进和阀芯运动方向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Diaphragm pumps dominate the field of rough vacuum (down to 1 mbar) in modern industry and science. Their construction is quite simple and therefore warrants great reliability. Diaphragm pumps are oil‐free, maintenance free, have a low noise level and a long lifetime. Up to now, problems occurred in generating lower vacuum pressure. With a completely new tangential diaphragm insertion as well as with improvements of the gas flow, and the form and position of the valves, the of a Puchheim pump company now solved this problem: The tangential diaphragm pumps reach an ultimate pressure of 20 mbar (single‐stage) and less than 1 mbar (double‐stage). A pump head provides a pumping speed of 36 l/min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相似文献   

19.
王代华  艾红霞 《功能材料》2006,37(7):1183-1186
介绍了一种可同时实现定位(驱动)与可控阻尼的磁流变复合液压执行器的原理及系统结构,研究了在入口压力较高时磁流变阀不可能完全理想关闭情况下桥式磁流变阀路的效率问题,建立了基于桥式磁流变阀路的磁流变复合液压执行器定位(驱动)时的效率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