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锰酸盐指数作为水质评价的重要双因子指标之一,在水质监测和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研究工作选定包括能力验证考核样品、有证标准物质、地表水、地下水和水华污水共5类水样,全部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对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进行测定.然后分别从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试验结果准确度、试验结果数据集的稳定性以及与国家标准方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已知样品的高锰酸盐指数,验证连续流动分析法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实验室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标准溶液RSD为1.05%,测定标准样品的结果在允许范围内,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连续流动分析仪节省人力,结果可靠,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勤 《江苏水利》2010,(9):38-39,41
1问题的发现 近年来做高锰酸盐指数标准样品时,尽管严格按照国标GB11892—89操作和计算,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标准样品结果仍然偏高,甚至超出不确定度范围。经过多次实验,反复查找分析,发现由于标准样品稀释时带入大量的蒸馏水,如果象日常做水样时直接套用国标中的公式就忽略了稀释用蒸馏水的空白响应值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许凯  李永丽  殷世芳 《治淮》2015,(1):43-44
一、研究目的根据水利部重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达标考核工作要求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技术方案,近期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主要控制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或COD)和氨氮,因此有必要从方法原理和操作细节上分析提高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时效性和准确性的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要求,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准确详实的水质基础数据。二、研究思路高锰酸盐指数适应于饮用水、水  相似文献   

5.
通过收集分析深圳市某河的连续水质监测数据,发现流域各断面的监测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基于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法,利用SPSS25. 0软件实现对流域水质指标的降维处理,得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线性回归方程研究和验证聚类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证明该河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具有较强相关性。体现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流域水环境治理、水质评价中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质中氨氮对于水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水质中氨氮一直是水质监测的重点项目,文章依靠纳氏试剂比色法为分析手段,来检测水样中的氨氮浓度。文章利用100g/L硫酸锌将水样进行预处理,30%NaOH将水样pH调节为10,1mL纳氏试剂与样本中氨氮发生化学反应显色10min后,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2.0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式为y=0.207 6x+0.010 3,R2=0.999 1。该方法的精密度为2.25%~8.39%,加标回收率为97.5%~107.5%,经过实际样品验证后,说明该方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的测定水质中氨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SKALAR连续流动分析仪,对污水中的总磷进行测定,并对仪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总磷在0~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不大于0.01 mg/L,测定有证标准物质的结果均在保证值内,方法检出限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加标回收率在85.0%~115.0%合理范围内。与国标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污水样品的比对实验发现,SKALAR连续流动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总磷,需要加装混匀装置,其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使用该仪器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测定数据稳定性好,对环境的污染少,且对检测人员毒害小,适用于实验室大批量水样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SKALAR连续流动分析仪,对污水中的总磷进行测定,并对仪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总磷在0~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不大于0.01 mg/L,测定有证标准物质的结果均在保证值内,方法检出限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加标回收率在85.0%~115.0%合理范围内.与国标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污水样品的比对实验发现,SKALAR连续流动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总磷,需要加装混匀装置,其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使用该仪器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测定数据稳定性好,对环境的污染少,且对检测人员毒害小,适用于实验室大批量水样分析.  相似文献   

9.
省界河段的水质保护是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选取8个具有代表性的省界水质测站监测数据,对珠江流域的省界水质状况进行分析.2006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珠江流域省界河段的水质现状尚好,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均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2002~2006年的水质数据进行浓度变化趋势分析,发现8个测站中有2个测站的高锰酸盐指数和4个测站的氨氮浓度呈高度显著上升趋势,2个测站的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最后对水质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水中还原性物质浓度,是水资源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主要指标。GB11892-89有分别适用于非稀释和稀释样品的公式。实际操作中,分析人员常将多种样品一批次分析,统一使用非稀释公式处理数据,对使用标准物质作实验室质量控制非常不利。采用理论结合实验探讨数据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标准物质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值用非稀释公式计算的结果大于用稀释公式计算的结果,导致标准物质对未稀释的水样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失效。对标准物质和非稀释水样应分别使用稀释公式和非稀释公式计算。公式的正确选用对提高实验数据可靠性、优化河流、湖库富营养化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连续流动分析法,分别检测了石佛寺水库富营养化影响因子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氨氮的浓度,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判别石佛寺水质级别为Ⅴ类,并通过综合营养评价指数法,全面地计算出石佛寺水库营养程度为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水样中的氨氮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氨水和新鲜蒸馏水对空白吸光值的影响不大,试剂配制、实验环境、有机废水样品的保存时间对氨氮的测定影响较大,为提高氨氮测定的准确度,应对废水样品进行预处理,仔细配制纳氏试剂,可用预蒸馏一比色法去除水样中的干扰物质。  相似文献   

13.
王延安 《陕西水利》2011,(1):140-141
通过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08年、2009年、2010年汉江干支流49处断面水样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汉江干支流水质变化情况,认为汉中市境内的汉江干流断面、主要支流入汉河口断面均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标准,其中有2个城镇排污口断面为严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体中总氮的大量试验,验证了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总氮的准确、可靠、实用和可操作性。通过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结果的比对,探讨流动分析法测定水体中总氮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氨氮测定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勇强 《水资源保护》2004,20(1):13-13,30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样中氨氮浓度。结果表明:无氨水和新鲜蒸馏水对空白吸光值的影响不大;试剂配制、实验环境、有机废水样品的保存时间对氨氮的测定影响较大。为提高氨氮测定的精准度,应对废水样品进行预处理,仔细配制纳氏试剂,可用预蒸馏 比色法去除水样中的干扰物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水样中的氨氮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氨水和新鲜蒸馏水对空白吸光值的影响不大,试剂配制、实验环境、有机废水样品的保存时间对氨氮的测定影响较大,为提高氨氮测定的准确度,应对废水样品进行预处理,仔细配制纳氏试剂,可用预蒸馏-比色法去除水样中的干扰物质.  相似文献   

17.
付常璐  邢昱臻  刘蕾  刘芠升 《治淮》2013,(12):69-70
高锰酸盐指数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本文通过对《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ll892—1989)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条件的分析,对草酸钠称量配制步骤进行改进,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实际检测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在丹东地区水体中氨氮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对其检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剖析。试验表明: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可实现水体氨氮的快速、连续检测,检测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国家水质检测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系统研究水质自动监测数据与实验室人工监测数据的差异,以南京大胜关水质自动监测站为研究对象,选取水温、pH、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浊度、电导率等9个项目,分别进行了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数据的对比实验研究。监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地表水评价类别分析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的人工监测数值较自动监测数值偏小,氨氮则偏大。两种方法测得的总氮及高锰酸盐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的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结果所反映的水质类别基本一致。自动监测结果可为该断面水质评价提供定性参考,而定量判断必须基于实验室标准方法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选定澄清样、混合沉淀30 min的水样、超声30 min、不超声等几种因素做连续流动分析法(CFA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交叉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对含有多相液体的作用是多元复杂的,对澄清样上清液主要为絮凝作用,而对悬浮物较多的水样则主要是水氧化和机械剪切作用;同时也显示混合沉淀30 min+超声30 min的水样预处理方式,其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结果最为接近,且通过F检验和t检验,证明该方法误差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