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无人机技术助力长江河道管理,丰富了管理技术手段,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从实际工作出发,阐述无人机技术在长江河道管理工作中的部分应用情况,结合现今无人机技术发展情况,借鉴无人机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讨论目前无人机技术应用在长江河道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无人机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渭河水沙条件变化对河床冲淤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渭河下游河道历史及现代的演变规律,分析水沙条件,水库运用变地渭河下游、潼关高程的影响,1986年以来,渭河下游淤积加剧主要是由于不同利的水水沙组合所造成,因此应用加大渭河主要产沙区及河道的治理力度,以缓解渭河下游淤积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渭河上游段水沙特性、河道采砂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加强渭河上游段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渭河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选取渭河咸阳至灞河口段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渭河枯水期(5月初)徒步查勘调查渭河两岸所有的入渭污染源情况,从该河段污染的严重性,进而引申渭河中下游的污染严重程度,呼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渭河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对污染源的惩治力度和治污力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多年来国家对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和整治力度的加大,各种新颖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措施被应用在各地的河道治理实践中,其中之一就是变蜿蜒型河道为微弯型河道。本文以渭河周至段河道为研究背景,结合两种河道特点和渭河周至段实际问题,尝试提出了几种变蜿蜒型河道为微弯型河道的工程措施和护坡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门峡水库建库后渭河下游河道演变及洪水过程实测资料,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渭河下游河道发生冲淤变化对洪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水库建成至2003年间,渭河下游河道发生淤积萎缩引起渭河洪水演变特性发生了显著地改变,渭河下游洪水位抬升、洪水传播历时延长以及洪峰削峰率增大,而这些洪水特性也是造成渭河下游河道发生淤积萎缩的主要原因。2003年之后,因渭河下游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洪水洪峰流量大幅度减小,河道出现冲刷,漫滩流量相较于先前减小,使渭河下游洪水位下降、洪峰传播历时缩短、洪峰削峰率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7.
<正>1渭河下游的基本情况渭河下游河段是指从渭河咸阳陇海铁路桥(渭淤37断面)至入黄口的渭河河段,其河长208km,比降较小,水流较缓,河道泥沙淤积严重,属三门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门峡水库建库前,渭河下游是一条天然的河流,河道两岸未建堤防和河道工程。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后,渭河下游由于泥沙的严重淤积,主槽过洪能力迅速降低,两岸先后修建了堤防和河道  相似文献   

8.
渭河下游河道淤积发展及其萎缩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引入河道萎缩的量化指标.通过建立渭河下游泥沙累积淤积量、河道萎缩量化指标与潼关高程和渭河来水来沙条件的关系发现,潼关高程的抬升是渭河下游淤积发展及河道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渭河来水来沙条件变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技术越来越成熟,被广泛的应用于在电子信息化、数字化、实际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但河道地形图测绘中,较大的水域面积给空三加密带来了一定困难,影响着立体模型的恢复与测图精度的提高。以无人机技术在河道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进行相应阐述,对其作业和关键技术展开讨论,结合工程实例,证明其在河道地形图测绘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对渭河宝鸡段河道滩区的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河道滩区的利用现状,结合河道潍区清障整治方案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河道滩地利用原则和设想,对宝鸡渭河河道滩区整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河床冲淤和横断面面积变化,提出描述河道冲淤及垂向和横向调整的河床演变阶段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1960-2017年三门峡库区和渭河下游河道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反映河道冲淤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溯源冲刷阶段,库区及渭河下游下段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呈现"河床冲刷下切"、"河道冲刷展宽"、"河道淤积展宽"三个演变阶段,这...  相似文献   

12.
渭河下游GPS控制网是渭河下游重要的淤积测验设施,近年来,渭河下游原有GPS控制点受到严重破坏,给渭河下游测量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文结合渭河下游D级GPS控制网重建项目,较细致的阐述了GPS控制网的布设和测量方法,以及GPS控制网在河道淤积断面测量中的应用,为类似项目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渭河下游冲淤分析和治理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来渭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初步认为:1.只要严格控制水库蓄水位,潼关侵蚀基准面高程是可以稳定在326~327m的;2.渭河下游经过自动调整,河道的泄流输沙能力有较大的恢复,河道形态接近建库前水平;3.河口拦门沙淤塞问题仍然是渭河能否平衡的关键。此外,还对渭河下游治理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以渭河下游为例,本文从河相关系、河道摆荡、冲淤演变以及洪水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潼关高程变化及其对渭河下游防洪形势的影响。分析表明,潼关高程抬高和降低时,渭河下游河道分别趋势性地向窄深方向和宽浅方向变化;上游来水的脉动流量可使渭河下游河道每年平均移动120~400 m;因潼关高程抬升,渭河下游还有一定量的淤积;现有潼关高程下降2 m并稳定,渭河下游河道比降和主槽过流面积均有所增加,平滩流量增加,中小洪水防洪压力减小,但大洪水威胁依然存在。认清渭河下游河床演变态势,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降低潼关高程,稳定与整治河道,加强堤防建设,提高防洪能力,是渭河下游防洪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从渭河洪水的特点、渭河下游河道和堤防工程的现状等方面对渭河下游洪水造成的灾害原因进行初步探讨,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以期对今后渭河下游的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渭河下游河道是指渭河咸阳铁路桥至入黄口河段,河长208km,属于典型的冲积性河流。通过对近期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进行分析,发现受来水含沙量较低和大量采砂等方面的影响,渭河下游河道近期以冲刷为主,多数年份非汛期和汛期均发生冲刷,平滩流量有所增大,主河槽过洪能力增加,对渭河下游防洪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门峡水库修建前后渭河下游河道泥沙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三门峡水库修建前后,泾、渭河水沙基本特性、渭河下游河道特征、冲淤变化,以及潼关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升降、渭河口拦门沙消长对渭河河道演变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建库后渭河下游河道比降、河床形态、河床物质组成诸因素的调整过程,以及渭河下游滩、槽淤积末端延伸的基本物理图形和延伸规律。指出河床调整及淤积末端发展的趋势。对影响淤积延伸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渭河咸阳市区段河道为模拟对象对渭河咸阳市区段河道的泄洪能力建立了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渭河下游三个水文站点2002-2009年河道横断面及悬移质中值粒径的变化,发现渭河下游河道近期出现新的变化特点,河道展宽,平滩流量下河道容积扩大,悬移质中值粒径减小,河道冲刷.从水沙变化、潼关高程和中值粒径变化分析了河道近期发生冲刷的原因.结果表明:2003年多次的漫滩洪水,高含沙洪水与低含沙洪水的共同作用及洪水期流量-含沙量特殊的组合特征,拓宽了河道的容积,大大提升了渭河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来沙系数变化是渭河下游近期河道冲刷的主要原因;悬移质中值粒径的减小以及潼关高程的稳定也对河道冲刷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0.
渭河下游河道非均匀沙输沙能力及输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均匀沙挟沙能力级配与床沙级配交换关系基础上,探讨了渭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能力及其表达方法,提出了渭河下游河道的挟沙力级配和主槽输沙能力的计算方法,不同年代分组沙的含沙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较为吻合.依此进一步分析阐述了渭河下游河道来沙悬移质与河道挟沙能力分组不对应特性和泥沙的多来多排多淤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