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导弹头共形阵的射线寻迹及UTD参数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舜连  姚德淼 《微波学报》1997,13(4):363-368
本文根据微分几何原理,导出了与导弹头并形的旋转抛物面上绕射场的UTD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拟椭球积分得到了旋转抛物面上短程线的解析式,避免了数值方法射线寻迹的复杂性,同时简化了UTD参数的计算。这些公式是UTD法计算并形阵的辐射特性和耦合特性时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为测定空间一任意放置的抛物面形状的天线反射面及其形变量,提出了基于天线表面离散点坐标进行抛物面拟合及其误差评定的方法。论述了运用Jacobi变换方法来处理系数相关性问题,并探讨了将通用系数形式转化为标准旋转抛物面方程的方法,从而求得抛物面在空间的位置、方向和大小。阐述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迭代思想的抛物面误差评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拟合精度可达0.1%,适用性广。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场相关定理,应用几何绕射理论(GTD),分析计算主面为抛物面,副面为任意旋转对称面的微波双反射面天线效率.通过实际证实,运算简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宋蕊  冯怡斯  张明 《压电与声光》2015,37(3):398-401
利用抛物面几何结构的自聚焦性能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抛物面换能器阵。基于声场理论,推导出换能器阵的三维指向性函数表达式。数值仿真了阵元数目、抛物面焦距和工作频率等参数对阵列指向性因数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平面圆环阵列而言,在换能器目数相同的情况下,抛物面相控阵列指向性因数增加了1倍,具有较高的指向性和抑制旁瓣能力,是较理想的组合声源。通过优化参数,抛物面换能器阵可获得最佳指向性,进而为声频定向扬声器的设计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简介均匀几何绕射理论已成功地被应用到分析主焦点抛物面的近场方向图。为了证实分析的正确性。在不同的观察距离上对一个典型主焦点抛物面在主平面内的近场振幅和相位方向图进行了计算。这些计算结果与利用西尔弗的近场孔径积分公式所得的数值结果很接近。  相似文献   

6.
GTD应用中任意凸曲面表面爬行波射线寻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射线寻迹是几何绕射理论(GTD)解决高频电磁散射和辐射问题的关键步骤.本文通过引入动态规划的数学优化方法,得到了任意凸曲面表面绕射射线的一般寻迹规划模型.并对无限长圆柱、旋转抛物面和任意构造的一凸曲面上爬行射线进行了寻迹计算,结果表明模型方法是正确的.该方法还可以应用到非均匀媒质任意凸曲面的爬行射线寻迹.  相似文献   

7.
卫星天线普遍采用旋转抛物面天线 ,旋转抛物面天线具有两个重要的特性 :(1)由焦点发出的电磁波经抛物面反射后 ,传播方向与轴线平行 ;反之 ,平行于轴线的电磁波经抛物面反射后会聚于焦点 ;(2 )由焦点发出的电磁波经抛物面反射后 ,到达抛物面天线口径平面及其任一平行面时 ,所有射线波程相等 ,即焦点发出的球面波经抛物面反射后转换为平面波 ,反之亦然。位于地球上空约 3 6万km的同步卫星转发到地面某一点的电磁波可视作平行射线 (平面波 ) ,当抛物面天线对准卫星 ,或者说旋转抛物面的轴线调整到与电磁波射来的方向一致 (夹角为零 )时 ,经抛…  相似文献   

8.
金属电介质旋转曲面在光电子学和电真空器件制造中有广泛应用。半球面、锥面、抛物面、双曲面、环面,以及更为复杂的表面,例如双曲面过渡到锥面常用作旋转曲面。为了在旋转曲面上获得图形,必须研究应用数学的某些问题,以及将物体空间的图形传送在实际旋转曲面的光学方法。该文研究了使用激光器的本子光束将平面光掩模的图形的象传送到实际旋转曲面的方法。激光束穿过光掩模与实际旋转曲面相互作用。有几种将曲面图象传送到平面上的方法,并有相应的数字工具描述它。在大地测量和制图中考察了由球面传至平面,即在变换中仅有一个旋转面。…  相似文献   

9.
徐广州  阮萍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6):617001-0617001(7)
鉴于当前光学抛物面面形参数计算模型的复杂性,为解决直接基于抛物面的有限元分析数据,获取高精度抛物面面形参数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光学抛物面形参数计算方法。首先,提出了光学抛物面有限元离散误差的概念,并对其消除技术进行了研究,这也是高精度算法的关键数据处理环节;其次,采用刚体位移数据处理算法分离了抛物面面形的刚体位移与面形畸变位移;最后,采用最优化设计算法获取了抛物面面形均方根等参数计算所需的基础数据。在对抛物面面形参数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其算法实现,并对算法程序的正确性进行了校验。校验结果表明:高精度抛物面面形参数计算方法计算精度高,算法校验误差在6%左右,该算法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求;为外部热力载荷作用下,光学面形参数的高精度计算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也谈偏馈天线的安装方法我们知道,正馈天线的反射面是整个旋转抛物面,其口径是圆形的,而偏馈天线的反射面则是正馈天线旋转抛物面的一部分。其口径是椭圆形的,正是由于偏馈天线口径的特殊形状.才有了不同的安装方法。一般偏馈天线生产厂家提供的安装图多为"正装",烧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又摸索出"倒装"和"侧装"的安装方法,那么,不同的安装方法是否对信号的接收效果有影响呢?偏馈天线采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几何绕射理论,给出了相邻的背靠背抛物面天线之间功率耦合的计算方法。作为说明此方法的例子,考虑了两个相同的前馈对称抛物面,每一个都是用TE_(11)模圆形波导馈电的。  相似文献   

12.
抛物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系统论述了抛物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法,推导了系统的逆投影计算公式,建立了虚拟像平面内透视全景图像与实际像平面内全景图像的坐标映射关系,为全景视频图像的处理提供了必要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而研制出抛物面反射镜,建立了抛物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天体位置,综合考虑反射面上相邻节点距离变幅度、促动器径向伸缩范围,建立电磁波反射面板调节的线性规划模型,并进行优化设计。首先介绍发射面板调节的工作原理,并论证调整反射面板使之成为可聚焦电磁波信号至焦点的理想抛物面的可行性。利用坐标旋转的方法,针对天体的位置调整反射面板,使接收器尽可能收到多的电磁波信号。利用促动器拉伸主索节点以调整反射面板,借助于球坐标系和坐标旋转的方法得到理想的抛物面,有效的控制整个天体信号反射系统。  相似文献   

14.
积分球出射光在远距离处的大辐照面上辐照均匀性及辐照度受出射光角度影响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复合抛物面聚光器逆用为复合抛物面反射器的积分球出射光角度调制方法。首先,研究复合抛物面反射器光束调制原理并推导抛物线方程;其次,分析复合抛物面反射器的参数对辐照面辐照均匀性及辐照度的影响,确定复合抛物面反射器的发散角与截取比等尺寸参数;最后,建立发散式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模型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抛物面反射器将积分球出射光半角由82°调制为25°;在太阳模拟器有效辐照面Φ1000 mm内,与未使用复合抛物面反射器相比,当复合抛物面反射器的截取比为20%时,辐照均匀性提高了0.24倍,为97.30%,辐照度提高了5.1倍,为553.54 W/m2,实现了远距离处高辐照均匀性的大辐照面模拟。  相似文献   

15.
精确求解了自旋1/2粒子在旋转磁场下的Bloch方程,并用旋转坐标系方法得到此系统的精确波函数。对演化波函数取绝热极限可得到Berry几何相,并将这些结果与Bitter等的慢中子实验做了比较。对旋转磁场下的一般AA循环,本文得到了Aharonov—Anandan(AA)总相位和几何相的解柝结果。当采取正交态的一般方法,即取入射初态为等权重的两个正交态的叠加,可以证明非对角动力学相与非对角几何相同对角动力学相一样在任意时刻抵消,剩下几何相的对角部分。对匀速旋转的圆锥磁场,此几何相类似Berry几何相为时间的线性函数。最后也讨论了正交态方法和最近用实验实现非绝热几何量子门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罗曦  陈培锋  王英  金平 《激光技术》2009,33(3):236-236
为了实现对导弹导引头红外跟踪系统中抛物面反射主镜的装配角度进行监控和调试,提出了一种通过电荷耦合器件接收抛物面反射镜的聚焦光斑,同时旋转抛物面镜,采集光斑重心位置信息,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光斑重心轨迹进行拟合,从而计算出光轴与结构中心轴之间的偏心角的实现方案。对实现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不同于通常的透射聚焦镜关系,得到该环状抛物面反射主镜的装配偏心角α与焦斑重心轨迹圆半径R间的线性关系式中的系数为1.13。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应用于对抛物面反射主镜装配角度的测试和监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投影技术和便携式设备的发展,希望得到具有高亮度、小体积光源模块的微型投影机。研究并分析了球形反射环、绕抛物线过顶点的对称轴旋转得到的双抛物面反射环和绕过抛物线焦点并与顶点和焦点连线垂直的直线旋转得到的双抛物面反射环等三种反射环,来提高多色LED封装的亮度。三种反射环中每个LED的输出光线将返回到与其成中心对称,轴对称或自身所在的位置,系统的亮度可提高0.5倍以上,并有利于减小光源模块的体积。  相似文献   

18.
葛俊  邱小军 《电声技术》2009,33(1):20-22
传声器系统指向性的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特殊的声结构,二是通过传声器阵列。比较了一个带有抛物面形状反射面的传声器系统和与抛物面开口面积相同的圆形传声器阵列的差异。分别使用Kirchhoff-Helmholtz积分方程和阵列理论对这两种传声器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抛物面反射式传声器系统在高频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其指向性通常也好于圆形传声器阵列。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激光推进中激光作用反射面后的温度效应,采用自行设计的温度测量系统对不同激光功率辐照下的旋转抛物面铝合金靶的表面温度进行了测试,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温度-时间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激光吸收率随激光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罩面上的表面温度与位置相关,自辐照点至径向各点上的温度符合高斯分布,激光辐照点与其它各点呈现明显不同的升温和降温特点;激光辐照停止约数秒后,旋转抛物面表面上各点的温度趋于一致,之后按同一种热扩散方式和降温曲线变温.  相似文献   

20.
Nd:YAG连续激光辐照铝合金旋转抛物面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激光推进中激光作用反射面后的温度效应,采用自行设计的温度测量系统对不同激光功率辐照下的旋转抛物面铝合金靶的表面温度进行了测试,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温度-时间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激光吸收率随激光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罩面上的表面温度与位置相关,自辐照点至径向各点上的温度符合高斯分布,激光辐照点与其它各点呈现明显不同的升温和降温特点;激光辐照停止约数秒后,旋转抛物面表面上各点的温度趋于一致,之后按同一种热扩散方式和降温曲线变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