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采用新型的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Al-3.8Li-0.8Mg-0.4Cu-0.13Zr(No.1)和Al-2.15Li-1.28Cu-1.26Mg-0.1Zr(No.2)合金,对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快速凝固Al-Li合金的δ相粒子与铸锭冶金法Al-Li合金的δ粒子有较大差异,高Li低Cu含量的No.1合金δ相的体积分数明显高于低Li高Cu含量的No.2合金,  相似文献   

2.
Cu—C—Ti系和Cu—CuO—Al系合金粉末的机构合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Cu-C3.3%-Ti13.3%和Cu-CuO2.5%-Al1.1%二合金粉末分别进行机械合金化,结果发现,经20h球磨后,C的衍射峰已经消失,Ti,Al,CuO的衍射峰强度显著降低;60h球磨后,二合金粉末都形成了Cu基过饱和固溶体;100h球磨后,部分Ti,C,Al,O溶质元素脱溶析出,并反应生成TiC和Al2O3。  相似文献   

3.
机械合金化Cu-5Cr合金的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机械合金化制粉、热静液挤压致密制备的Cu-5Cr合金的组织与性能。机械合金化Cu-5Cr合金由于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强度(σb≥750MPa),经热处理后,合金具有较高的延伸率(δ≥8%)和导电性(≥60%IACS)。材料晶粒达到0.1μm级,析出的Cr粒子达到纳米级。  相似文献   

4.
机械合金化Cu—5Cr合金的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机械化金化制粉,热静液挤压致密制备的Cu-5Cr合金的组织与性能,机械合金化Cu-5Cr合金由于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强度(σb≥750MPa)经热处理后,合金具有较高的延伸率(δ≥8%)和导电性(≥60%IACS)。材料晶粒达到0.1μm级,析出的Cr粒子的达到纳米级。  相似文献   

5.
(99001)飞机用高强度Al┐Mg┐Si┐Cu合金的开发铝合金比强度大,飞机机体板使用的铝合金通常为高强度的2000系(Al-Cu-Mg)、7000系(Al-Zn-Mg-Cu)合金。对于承受往复载荷的主翼下部的铝材应采用断裂韧性和疲劳强度好的202...  相似文献   

6.
微量钐对银铜基合金再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银铜基合金中添加轻稀土元素钐对合金再结晶温度、再结晶激活能及再结晶速度的影响,并与添加重稀土元素钆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Ag-Cu合金中添加0.2wt%Sm后,其再结晶温度比含铜量相同的Ag-Cu和Ag-Cu-0.2Gd合金均有大幅度提高;再结晶激活能高于相应的Ag-Cu合金,但比Ag-Cu-0.2Gd合金低;再结晶速度快于Ag-Cu-0.2Gd合金且与Ag-Cu合金相近。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型的喷射沉积技术制备Al-3.8Li-0.8Mg-0.4Cu-0.13Zr(No.1)和Al~2.15Li-1.28Cu-1.26Mg-0.1Zr(No.2)合金,对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快速凝固Al-Li合金的δ'相粒子与铸锭冶金法Al-Li合金的δ'粒子有较大差异.高Li低Cu含量的No.1合金δ'相的体积分数明显高于低Li高Cu含量的No.2合金,δ'相的粗化速率较大,但仍然符合Ostwarld粗化规律;长时间的时效处理使δ等平衡相在晶内或晶界析出,导致晶界无析出区的形成和宽化。  相似文献   

8.
高宝东  千东范 《稀有金属》1993,17(6):405-409
研究了锰对Cu-An-Al形状记忆合金的Tβ(α+β/β)点、晶粒度、相变温度和形状恢复率的影响。研究结构表明Cu-An-Al合金中添加少量锰,可以降低Tβ点、细化晶粒、降低相变温度、不影响形状恢复率,添加少量的锰是细化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粒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铜基合金制备方法日本专利(No3260074)提出一种处理铜基合金新方法。铜合金中含有Sn、Fe、Ni、Co、Mn、Cr、P、Zn、Si、Al、Mg、Be、Zr、Pb、Ag、Au、B、Ti。进行热处理的条件:温度<200℃;在O2气氛中;压力2-2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膦氧化物Cyanex923从盐酸溶液中萃取Au(Ⅲ)的萃取率与各种参数如平衡时间,温度、有机相稀释剂,金属和萃取剂浓度的函数关系,以及水溶液中有机盐的存在对Au(Ⅲ)萃取率的影响,在20℃和70℃下,分别获得了Au(Ⅲ)的平衡萃取和反萃取等温线,用计算机程序LETAGROP-DISTB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可以通过假定萃取物在有机相中呈HAuCl4L2形式来解释,其中L代表要  相似文献   

11.
LD10合金可溶强化相及高强度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康 《铝加工》1996,19(1):35-40
对LD10合金的可溶强化相的组成、固溶性质和强化固溶以发挥其高强度潜力的措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LD10合金的主要可溶强化相是θ(CuAl2)和W(Cu2Mg8Si6Al5),它们的量很多,固溶强化的潜力很大,但它们的固溶速度慢,高强度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宜采用高温扩散退火等措施,以强化固溶,从而可充分发挥合金的高强度潜力。  相似文献   

12.
在pH5.2左右的水溶液中,Cu与乙酸根(Ac)可形成1:4型蓝绿色配合物,其与Ac-形成1:6型紫色配合物,其溶液中CuAc,Cu(Al)2,Cu(Ac),Cu(Ac)四级配离子的累积稳定常数β=1.41x107(u=0.1,NaClO4,22℃):溶液中CrAc,Cr(Ac),Cr(Ac)3,Cr(Ac),Cr(Ac)5,Cr(Ac)6六级配离子的累积稳定常数β6=1.88x1011(u=0.1,NaCl4,25℃)。  相似文献   

13.
从Fe-(8~40)Ni-(10~30)Cr-(3~8)Al合金中筛选出3种γ相合金,它们的抗氧化性与FeCrAl合金相同,热强性,抗脆化能力与塑性与Cr20Ni80合金相当,而且有良好的铸造,冷加工和焊接性能,合金生产成本只有Cr20Ni80的1/3,在耐热和电热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选出了2种γ+α双相合金,与FeCrAl合金相比,其抗氧性相同,热强性和抗脆化能力略高,塑性稍低,可用于高使用温  相似文献   

14.
25AgCuZnCd钎料在加工成形时常出现脆性。为此,本文对Ag25Cd20Cu55-xZnx钎料显微组织、微区化学成分、相及其结构、强度、塑性和熔化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发现钎料的脆性与合金中的组织和相结构有密切联系,并指出,当w(Zn+Cd)≤45%、合金中出现塑性相时,能同时满足钎料的钎焊性和加工成形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法(RS/PM)制备Al-Li-Mg-Cu-Zr合金(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测试了合金的拉伸性能,并借助于SEM、TEM探明了该合金的时效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16.
FeNiCrAlRE高使用温度耐热合金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Fe-(8~40)Ni(10~30)Cr-(3~8)Al合金中筛选出3种γ相合金,它们的抗氧化性与FeCrAl合金相同,热强性、抗脆化能力和塑性与Cr20Ni80合金相当,而且有良好的铸造、冷加工和焊接性能,热加工工艺已被掌握。合金生产成本为Cr20Ni80的1/3,在耐热和电热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选出了2种γ+α双相合金,与FeCrAl合金相比,其抗氧化性相同,热强性和抗脆化能力略高,塑性稍低,可用于高使用温度耐热结构元件。α相合金塑性很低,但可从它极高的强度和硬度特性开发实际应用。添加稀土元素对发展新合金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匡建平  袁冠森 《稀有金属》1995,19(2):88-102
采用快速末冶金法(RS/PM)制备Al-Li-Mg-Cu-Zr合金(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测试了合金的拉伸性能,并借助于SEM、TEM探明了该合金的时效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热锻形变工艺制取各向异性PrFeBCu永磁材料,研究热锻工艺和后道热处理对铸造Pr-Fe-B-Cu合金磁必能和组织的影响。热锻PrFeBCu合金永磁性能可达到(BH)max=169.6kJ/m^3、JHc-960kA/m,它们与成分、形变和热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从Fe-(8~40)Ni-(10~30)Cr-(3~8)Al合金中筛选出3种γ相合主,它们的抗氧化性与FeCrAl合金相同,热强性、抗脆化能力和塑性与Cr_(20Ni_(80)合金相当,而且有良好的铸造、冷加工和焊接性能,合金生力成本只有Cr_(20)Ni_(80)的1/3,在耐热和电热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选出了2种γ+α双相合主,与FeCrAl合金相比,其抗氧化性相同,热强性和抗脆化能力略高,塑性稍低,可用于高使用温度耐热结构元件。α相合金塑性很低,但可从它极高的强度和硬度特性开发实际应用。添加稀土元素对发展新合金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混合稀土变质处理对Al-4.5%Cu合金热裂倾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稀土变质处理缩小Al-4.5%Cu合金有效结晶区间,减小合金的线收缩、净化合金、提高合金的导热率,从而有效地降低Al-4.5%Cu合金的热裂倾向,混合稀土加入量为0.2%时,裂纹的最大宽度和裂纹的总长度都出现最小值,合金的热裂倾向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